组装式弹性磨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0256发布日期:2019-02-19 18:35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组装式弹性磨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打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装式弹性磨块。



背景技术:

随着抛光、抛釉、抛晶以及石材市场的火热,其加工工具消耗也逐年大幅提升。目前市面上主流磨块刀头和基体都是采用胶水粘接、热压结合以及螺钉拴紧工艺,该工艺的制作过程繁复,工序时间长,基体回用困难。大部分生产厂家的磨块都采用一次性消耗模式,生产浪费、环境污染极大、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重复利用底座和弹性体的组装式弹性磨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组装式弹性磨块,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具有容置腔和连通所述容置腔的顶面开口,所述底座的顶面开口的边缘具有第一内折边;

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包括上弹性体和下弹性体,所述上弹性体位于所述下弹性体上并形成第一外台阶,所述下弹性体紧密容置于所述底座的容置腔内,所述上弹性体从所述底座的顶面开口露出,所述第一外台阶对应于所述第一内折边;

定位卡座,所述定位卡座包括顶板和延伸部,所述顶板具有定位孔,所述顶板的定位孔的边缘具有第二内折边,所述延伸部自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并形成外折边,所述定位卡座罩设在所述上弹性体上,所述外折边夹持在所述底座的第一内折边与所述弹性体的第一外台阶之间;

刀头,所述刀头的底端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外台阶,所述刀头从所述定位卡座的定位孔露出,所述第二外台阶夹持在所述上弹性体与所述定位卡座的第二内折边之间。

可选地,所述底座的顶面开口的相对的两个边缘具有第一内折边,所述上弹性体位于所述下弹性体上并形成两个相对的第一外台阶,所述顶板的定位孔的相对的两个边缘具有第二内折边,所述刀头的底端具有向外延伸的两个相对的第二外台阶。

可选地,所述组装式弹性磨块还包括封盖,所述底座还具有侧面开口,所述封盖可拆卸地打开和封闭所述底座的侧面开口。

一种组装式弹性磨块,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具有容置腔和连通所述容置腔的顶面开口,所述底座的顶面开口的边缘具有第一内折边;

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包括上弹性体和下弹性体,所述上弹性体位于所述下弹性体上并形成第一外台阶,所述下弹性体紧密容置于所述底座的容置腔内,所述上弹性体从所述底座的顶面开口露出,所述第一外台阶对应于所述第一内折边;

定位卡座,所述定位卡座包括顶板和延伸部,所述顶板具有两个定位孔,所述顶板的每个定位孔的边缘具有第二内折边,所述延伸部自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并形成外折边,所述定位卡座罩设在所述上弹性体上,所述外折边夹持在所述底座的第一内折边与所述弹性体的第一外台阶之间;

两个刀头,每个所述刀头的底端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外台阶,每个所述定位卡座的定位孔内容置有一个所述刀头,所述刀头从所述定位孔内露出,所述第二外台阶夹持在所述上弹性体与所述定位卡座的第二内折边之间。

可选地,所述底座的顶面开口的相对的两个边缘具有第一内折边,所述上弹性体位于所述下弹性体上并形成两个相对的第一外台阶,所述顶板的定位孔的相对的两个边缘具有第二内折边,所述刀头的底端具有向外延伸的两个相对的第二外台阶。

可选地,所述组装式弹性磨块还包括封盖,所述底座还具有侧面开口,所述封盖可拆卸地打开和封闭所述底座的侧面开口。

一种组装式弹性磨块,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具有容置腔和连通所述容置腔的顶面开口,所述底座的顶面开口的边缘具有第一内折边;

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包括上弹性体和下弹性体,所述上弹性体位于所述下弹性体上并形成第一外台阶,所述下弹性体紧密容置于所述底座的容置腔内,所述上弹性体从所述底座的顶面开口露出,所述第一外台阶对应于所述第一内折边;

定位卡座,所述定位卡座包括顶板和延伸部,所述顶板具有多个定位孔,所述顶板的每个定位孔的边缘具有第二内折边,所述延伸部自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并形成外折边,所述定位卡座罩设在所述上弹性体上,所述外折边夹持在所述底座的第一内折边与所述弹性体的第一外台阶之间;

多个刀头,每个所述刀头的底端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外台阶,每个所述定位卡座的定位孔内容置有一个所述刀头,所述刀头从所述定位孔内露出,所述第二外台阶夹持在所述上弹性体与所述定位卡座的第二内折边之间。

可选地,所述底座的顶面开口的相对的两个边缘具有第一内折边,所述上弹性体位于所述下弹性体上并形成两个相对的第一外台阶,所述顶板的定位孔的边缘周向具有第二内折边,所述刀头的底端周向具有向外延伸第二外台阶。

可选地,所述组装式弹性磨块还包括封盖,所述底座还具有侧面开口,所述封盖可拆卸地打开和封闭所述底座的侧面开口。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组装式弹性磨块的各组件组装时直接通过机械咬合方式,装配、拆卸简单,基体可循环使用,具备仿形能力,比传统的磨块磨削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组装式弹性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组装式弹性磨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A和图5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定位卡座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底座和弹性体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组装式弹性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A和图9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定位卡座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两个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1A和图11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定位卡座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组装式弹性磨块的截面示意图。

图14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组装式弹性磨块中的刀头无受压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

图14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组装式弹性磨块中的刀头受压后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0、底座;11、容置腔;12、顶面开口;13、第一内折边;14、侧面开口;20、弹性体;21、上弹性体;22、下弹性体;23、第一外台阶;30、定位卡座;31、顶板;32、延伸部;33、定位孔;34、第二内折边;35、外折边;40、刀头;41、第二外台阶;50、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7,本实施例的组装式弹性磨块包括底座10、弹性体20、定位卡座30和刀头40,该组装式弹性磨块的各组件组装时直接通过机械咬合方式,装配、拆卸简单,基体可循环使用。可选地,组装式弹性磨块还包括封盖50。

具体地说,底座10具有容置腔11和连通容置腔11的顶面开口12,底座10的顶面开口12的边缘具有第一内折边13。本实施例中,底座10的顶面开口12的相对的两个边缘具有第一内折边13。较佳地,底座10还具有侧面开口14,封盖50可拆卸地打开和封闭底座10的侧面开口14。

弹性体20包括但不限于是橡胶垫、弹簧、气垫等。弹性体20包括上弹性体21和下弹性体22,上弹性体21位于下弹性体22上并形成第一外台阶23,本实施例中,上弹性体21位于下弹性体21上并形成两个相对的第一外台阶23,使弹性体20整体呈“凸”字形。下弹性体22紧密容置于底座10的容置腔11内,下弹性体22基本充满底座10的容置腔11,使下弹性体22不易松动,上弹性体21从底座10的顶面开口12露出,第一外台阶23对应于第一内折边13。

定位卡座30包括顶板31和延伸部32,顶板31具有定位孔33,顶板31的定位孔33的边缘具有第二内折边34,本实施例中,顶板31的定位孔33的相对的两个边缘具有第二内折边34,定位卡座30沿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大致呈“几”字形。延伸部32自顶板31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并形成外折边35,定位卡座30罩设在上弹性体21上,外折边35夹持在底座10的第一内折边13与弹性体20的第一外台阶23之间。

刀头40的底端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外台阶41,本实施例中,刀头40的底端具有向外延伸的两个相对的第二外台阶41。刀头40从定位卡座30的定位孔33露出,第二外台阶41夹持在上弹性体21与定位卡座30的第二内折边34之间。

装配时,首先,将刀头40的工作面穿过定位卡座30的顶板31的定位孔33后露出,刀头40的第二外台阶41抵接在定位卡座30的第二内折边34上;然后,将弹性体20的下弹性体22从底座10的侧面开口14置入底座10的容置腔11内,接着将带刀头40的定位卡座30的外折边35置入底座10的容置腔11内,其中,刀头40的第二外台阶41夹持在上弹性体21与定位卡座30的第二内折边34之间,使刀头40保持相对固定和不易松动,定位卡座30的外折边35夹持在底座10的第一内折边13与弹性体20的第一外台阶23之间,使定位卡座30保持相对固定和不易松动;最后,用封盖50封住底座10的侧面开口14,完成组装式弹性磨块的组装。

拆卸时,可以沿相反的步骤完成。重新组装时可以更换上新的刀头40,使底座10、弹性体20和定位卡座30得到重复利用。

使用过程中,刀头40的工作面无受压状态下,在弹性体20的上弹性体21的挤压状态下,刀头40的第二外台阶41的两面分别紧贴上弹性体21和定位卡座30的第二内折边34,使刀头40无法掉落。

刀头40的工作面受压状态下,刀头40的与弹性体20的上弹性体21接触的表面挤压上弹性体21,刀头40的第二外台阶41离开定位卡座30的第二内折边34,并与定位卡座30的第二内折边34产生一定的间隙,但受压状态下,刀头40不会掉落。刀头40的工作面受压结束,刀头40的第二外台阶41复位并重新紧贴上弹性体21和定位卡座30的第二内折边34,复位后的刀头40也无法掉落,该结构的组装式弹性磨块具有较佳的可靠性,具备仿形能力,比传统的磨块磨削效果更好。

实施例2

参照图8至图10,本实施例的组装式弹性磨块与实施例1的组装式弹性磨块的结构类似,其区别在于,定位卡座30的顶板31具有两个定位孔33,顶板31的每个定位孔33的边缘具有第二内折边34,组装式弹性磨块包括两个刀头40,其中,每个刀头40的底端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外台阶41,每个定位卡座30的定位孔33内容置有一个刀头40,刀头40从定位孔33内露出,第二外台阶41夹持在上弹性体21与定位卡座30的第二内折边34之间。

本实施例的组装式弹性磨块可以依需要安装两个刀头40,安装两个刀头40的组装式弹性磨块的各组件同样能够通过机械咬合方式进行组装,装配、拆卸简单,底座10、弹性体20和定位卡座30可循环使用,具备仿形能力,比传统的磨块磨削效果更好。

实施例3

参照图11A至图图14B,本实施例的组装式弹性磨块与实施例1的组装式弹性磨块的结构类似,其区别在于,定位卡座30的顶板31具有多个定位孔33,顶板31的每个定位孔33的边缘具有第二内折边34,组装式弹性磨块包括多个刀头40,其中,每个刀头40的底端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外台阶41,每个定位卡座30的定位孔33内容置有一个刀头40,刀头40从定位孔33内露出,第二外台阶41夹持在上弹性体21与定位卡座30的第二内折边34之间。

本实施例的组装式弹性磨块可以依需要安装多个刀头40,安装多个刀头40的组装式弹性磨块的各组件同样能够通过机械咬合方式进行组装,装配、拆卸简单,底座10、弹性体20和定位卡座30可循环使用。

使用过程中,刀头40的工作面无受压状态下,参照图14A,在弹性体20的上弹性体21的挤压状态下,刀头40的第二外台阶41的两面分别紧贴上弹性体21和定位卡座30的第二内折边34,使刀头40无法掉落。

刀头40的工作面受压状态下,参照图14B,刀头40的与弹性体20的上弹性体21接触的表面挤压上弹性体21,刀头40的第二外台阶41离开定位卡座30的第二内折边34,并与定位卡座30的第二内折边34产生一定的间隙,但受压状态下,刀头40不会掉落。刀头40的工作面受压结束,刀头40的第二外台阶41复位并重新紧贴上弹性体21和定位卡座30的第二内折边34,复位后的刀头40也无法掉落,该结构的组装式弹性磨块具有较佳的可靠性,具备仿形能力,比传统的磨块磨削效果更好。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