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珩砂条排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6057发布日期:2019-02-01 19:52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珩砂条排布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缸套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滑珩砂条排布结构。



背景技术:

气缸套作为内燃机发动机的核心零部件,在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气缸套内孔珩磨网纹对于发动机的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等有着直接的影响。气缸套内孔网纹采用珩磨加工的方式制成,砂条粘接在砂条板上,砂条板安装在珩磨头上,珩磨头随机床上下往复运动的同时做旋转运动,在气缸套内孔表面形成给定角度的珩磨沟槽。

德国的纳格尔珩磨机采用的是双进给系统加工,即一个珩磨头上装有拉网纹和平顶两付砂条,这两付砂条根据粒度的不同,分为拉网珩磨和平顶珩磨两种,这种加工工艺可以保证工件在一次装夹中进行拉网纹和平台两次(种)不同工序的加工,这样可以保证工件在两次加工中在夹具中的安装位置和受力变形保持一致,提高加工参数的均匀一致性和稳定性。双进给珩磨机的工作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平台基础珩磨阶段,拉网纹砂条先后在两种不同的压力下径向进给,加工到缸孔直径的公差下极限,确保缸孔的圆柱度,并在缸孔表面上形成储油沟槽(网纹);平台珩磨阶段,开始于半精珩加工达到尺寸之后,由自动测量装置发出信号,拉网纹砂条退回,与此同时平顶砂条径向进给(为避免珩磨头的摇晃,两者之间有短时的重叠),开始平台珩磨。平台珩磨作为最后一道工序,由时间继电器来控制预定的平顶时间,保证平台珩磨阶段加工余量的均匀稳定,提高平顶网纹加工质量,砂条定时缩回,珩磨头退出缸孔。

基于使用寿命、内孔形状等方面的考虑,普通灰铸铁气缸套珩磨砂条多采用6-8mm宽,砂条长度大于气缸套长度的1/2。传统的珩磨砂条在珩磨头中的排布,一般为6根、8根、10根或12根等间距排布(拉网砂条与平顶砂条各一半)。高强度贝氏体由于自身的高硬度、高强度、高抗拉对于提高发动机的抗磨损性、耐久性有着显著的提高。但由于本身材质硬度≥330HB,较普通灰铸铁高50-80HB,自身的抗磨削性能较好。若使用传统的珩磨砂条,由于接触面积过大,在珩磨过程中很难造成足够的磨削力,难以加工出合适的沟槽,且在长时间的磨削过程中,容易造成砂条表面砂粒钝化,造成越磨越光的情况,难以保证珩磨网纹的稳定性。现有技术中双进给珩磨头砂条的排布方式如图1所示,沿珩磨头圆周依次交替均布5根拉网砂条和5根平顶砂条,拉网砂条间形成的圆心角均为72°,平顶砂条间形成的圆心角均为72°,所有相邻砂条的角度间隔均是36°。这种砂条排布方式在工作时,气缸套内表面的受力均匀一致,但若珩磨加工一些高硬度、高强度、高抗拉材料气缸套时,由于磨削力不足可能对气缸套产生轻微的震动现象,造成气缸套内孔尺寸和网纹质量的不稳定。

针对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滑珩砂条排布结构,以解决珩磨高强度材质气缸套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滑珩砂条排布结构,以解决珩磨高强度材质气缸套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滑珩砂条排布结构,包括在珩磨头上依次交替布置的拉网砂条及平顶砂条,拉网砂条在珩磨头圆周不等间距分布,平顶砂条在珩磨头圆周不等间距分布,并且相邻拉网砂条和平顶砂条之间的间距均不相同。

优选地,所述拉网砂条及平顶砂条的砂条宽度为2-3mm,长度为气缸套长度的1/3。

优选地,相邻拉网砂条和平顶砂条之间形成圆心角,且相邻圆心角之间的角度差小于等于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珩砂条排布结构,通过增加砂条宽度同时减小长度,使砂条与气缸套的接触面积减小,在相同的作用力下单位面积受力大,使砂条磨粒能够压入气缸套内表面中,在磨削过程中加工出合适的沟槽结构,形成合适的珩磨网纹;同时砂条沿珩磨头圆周不等间距分布结构,对珩磨气缸套的加工起到了减震和消振的作用,在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能够始终保持内孔尺寸和珩磨网纹质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滑珩砂条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滑珩砂条分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珩砂条排布结构,包括在珩磨头上依次交替布置的拉网砂条1及平顶砂条2,拉网砂条1在珩磨头3圆周不等间距分布,平顶砂条2在珩磨头3圆周不等间距分布,并且相邻拉网砂条1和平顶砂条2之间的间距均不相同。

所述拉网砂条1沿珩磨头3圆周不等间距分布,相邻的拉网砂条1之间形成的圆心角分别为69°、72°、75°、73°、71°。相邻的平顶砂条2之间形成的圆心角分别为68°、76°、74°、72°、70°。相邻砂条间形成的圆心角分别为36°、33°、35°、37°、39°、36°、38°、35°、37°、34°,所述相邻拉网砂条之间的角度间距也不相同,且相邻拉网砂条与平顶砂条间圆心角差小于等于3°。采用滑珩砂条沿珩磨头3圆周不等间距分布结构,在珩磨加工高强度贝氏体气缸套时,使砂条与气缸套之间的磨削力可以互补,能够起到减震和消振的作用,同时保证气缸套内孔尺寸和珩磨网纹的稳定。

所述砂条宽度为2-3mm,长度在气缸套长度的1/3;在整个珩磨的加工过程中,该滑珩砂条与气缸套内孔表面的接触面积为传统珩磨砂条的1/6-1/3。由于接触面积小,在相同的作用力下单位面积受力大,使砂条磨粒能够压入气缸套内表面中,在磨削过程中加工出合适的沟槽结构,进而形成合适的珩磨网纹;气缸套内表面对于砂条的反作用力在单位面积上同样增大,挤压珩磨砂条,加速钝化砂条表面磨粒从砂条上脱落,后续的锋利砂粒继续对气缸套内表面进行加工,从而提高了砂条的自锐性,保证砂条始终锋利加工。由于砂条自身始终保持锋利状态,在加工过程中能够在更短时间之内加工掉相同的珩磨余量,缩短了工序节拍,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滑珩砂条排布结构能够在高强度贝氏体材质的气缸套内孔珩磨加工过程中,使砂条始终保持锋利的状态,同时砂条沿珩磨头圆周的不等间距分布结构,对珩磨气缸套的加工起到了减震和消振的作用,在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能够始终保持内孔尺寸和珩磨网纹质量的稳定性。

虽然已按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根据本文的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其他方式修改也是显而易见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为限,但其他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无实质性区别的技术方案,也应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