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粒度金刚石均匀分布锯片刀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8401发布日期:2019-04-23 23:25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粒度金刚石均匀分布锯片刀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刚石锯片刀头制作技术,具体是指一种细粒度金刚石均匀分布锯片刀头。



背景技术:

普通金刚石工具的生产中,金刚石通过三维机械式混料,分布于胎体粉末中,该过程会受到粉末粒度、金刚石粒径、润湿剂种类和添加量、混料时间等的影响。因而时常发生金刚石聚集偏析的情况,严重降低了金刚石在切割过程中的有效利用率,造成浪费,而且降低了工具的使用寿命。

金刚石有序排列技术,可以使金刚石在胎体中均匀分布,每一颗金刚石都可以发挥加工的作用,锋利度可以提高30%以上,很快在高端产品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但是在对一些特殊石材,或特殊质量要求的工厂,对切割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工具要有较好的锋利度之外,要求切边要整齐,不崩边,这就要求使用粒径更小的金刚石,但是传统的有序排列工具只能排布45/50以粗的金刚石,这就对有序排列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发明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种细粒度金刚石均匀分布锯片刀头及其制作方法,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粒度金刚石均匀分布锯片刀头的制作方法,实现细粒度金刚石有序排列均布,所制得锯片刀头切割性能十分优异,并且具有节省成本、效率提升等优势。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细粒度金刚石均匀分布锯片刀头,刀头本体具有均匀分布的金刚石球体,该金刚石球体包括细粒度金刚石和球化包覆在该细粒度金刚石表面的粉末包裹层。

所述粉末包裹层采用粉体多次包裹球化而自然堆积冷压成型的方式球化包覆在细粒度金刚石表面上。

所述粉末包裹层为胶水层和粉末层交替包覆的球化叠层结构,粉末包裹层的最内层为利于与细粒度金刚石粘结合的胶水层。

所述细粒度金刚石采用50/60-80/100粒度金刚石,金刚石球体粒径控制在400-450μm。

所述粉末包裹层的粉末目数采用400目粉末。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一种细粒度金刚石均匀分布锯片刀头及其制作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案以细粒度金刚石作为母球,对该母球进行表面球化包覆设计,使粉末包裹层粘在细粒度金刚石的表面,从而使细粒度金刚石“长大”成我们需要的特定的较大粒径“球体”。于此实现细粒度金刚石有序排列均布,所制得锯片刀头切割性能十分优异,改善了传统的采用负压吸盘定位式的均布方式效率低、加工费用高、模具清理困难、细粒度金刚石无法均布的劣势,节省成本达10-20%;效率提升15-25%。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锯片刀头压制前的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锯片刀头压制后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刀头本体1,金刚石球体11,细粒度金刚石111,粉末包裹层1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案涉及一种细粒度金刚石均匀分布锯片刀头,如图1-2所示,刀头本体1具有均匀分布的金刚石球体11,该金刚石球体11包括细粒度金刚石111和球化包覆在该细粒度金刚石111表面的粉末包裹层112。

优选的,粉末包裹层112采用粉体多次包裹球化而自然堆积冷压成型的方式球化包覆在细粒度金刚石111的表面上。为了实现有效的球化包覆作用,粉末包裹层112的结构为胶水层和粉末层交替包覆的球化叠层结构,胶水层利于相邻两层粉末层的粘结作用,粉末包裹层112的最内层为利于与细粒度金刚石111粘结合的胶水层,利于粉末包裹层112与细粒度金刚石111间的粘结作用。细粒度金刚石111经过多次粉体包裹球化,自然堆积冷压成型,“长大”成我们需要的较大粒径的金刚石球体11。

所述细粒度金刚石111优选地采用50/60-80/100粒度金刚石,该特定粒度的金刚石通过表面粉末包覆,并球化到我们需要的粒径,所制得的刀头产品性能最佳。金刚石球体粒径控制在400-450μm。具体实施例,细粒度金刚石111从粒径250μm球化成为粒径425μm的金刚石球体11。球形度超过90%,球化直径偏差≤50μm。

所述粉末包裹层112的粉末目数采用400目粉末。粉末成分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作适应调整,可以包含铁、钴、铜、锡、镍等元素。优选一实施例,采用如下成分质量份数比:Co20-35份、Fe15-30份、Cu15-25份、Ni1-8份、Sn3-8份。

所述胶水层采用的胶水是苯烯酸甲酯丙烯酸共聚物,采用雾化喷涂方式实现球化叠层结构。雾化喷涂采用自动精细雾化喷嘴,在盘式球化设备内,每滚动球化两周喷涂一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和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