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工位铁模覆砂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7622发布日期:2019-07-31 22:23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双工位铁模覆砂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覆砂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工位铁模覆砂机。



背景技术:

铁型覆砂(Iron based coated sand),铸造生产技术。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铸造工作者在国内外铸造同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铸造技术方法,是有别于砂型铸造、消失模实型铸造、V法铸造、金属型铸造、壳型铸造、石蜡铸造、陶瓷铸造、钢丸铸造等铸造方法的一种半精密铸造方法,该方法采用金属模型——铸铁模型(故有时也叫铁模覆砂Iron mold coated sand)以及与铸件外形近形的铸铁型腔作为砂箱铁型,近形的铁型上覆盖一层6~10㎜的覆膜砂砂胎形成铸型用于浇注成铸件——此即铁型覆砂铸造。

CN201220033859.9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工位射芯机,包括储气罐、底座、机架、用于对所述双工位射芯机进行操作控制的控制台和气动上砂装置,所述气动上砂装置上设置有上砂管,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射砂组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模架组件,所述射砂组件包括存砂斗、砂筒、射砂头、射砂头升降汽缸和射砂头平移汽缸,所述模架组件包括滑杠、成型模板和合模汽缸。”上述方案中射砂头或模架组件使用不能移动配合,并不能很好的适用不同工况的使用。

基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持久而有益的探索与反复的设计,并且进行了非有限次数的试验,终于找到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办法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配合灵活的双工位铁模覆砂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工位铁模覆砂机,包括底座,底座一侧固定有底座侧板且底座侧板上固定有气包,底座上部固定有中轴管,中轴管为中空结构且其中部设有中轴管内腔,中轴管内腔从中轴管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中轴管底部固定于底座上且中轴管的侧边固定有倾斜支杆,中轴管与底座通过底座孔道连通且通气软管穿过底座孔道进入中轴管内腔内并穿过中轴管内腔,通气软管与气包连通,中轴管两侧设置有模板装置;

所述模板装置包括模板基座、模板基座连接板、模板限位板、气缸、固定板和动模板,模板基座通过模板基座连接板与中轴管连接;

所述模板基座连接板包括轴承基座和模板基座轴承,轴承基座为圆形结构,模板基座轴承内圈与中轴管外壁固定连接,模板基座轴承外圈固定于轴承基座中部,模板限位板设置于模板基座连接板上部和下部,模板限位板上开设有模板限位板孔,轴承基座上开设有轴承基座孔,轴承基座孔和模板限位板孔内壁均设置有螺纹并且模板螺栓穿过模板轴承基座孔和模板限位板孔将模板基座连接板固定模板限位板上,固定板固定于模板基座上,气缸固定于固定板一侧,动模板设置于固定板一侧并且与气缸的活塞相固定连接。

所述中轴管外围设置有套圈,套圈上均匀开设有套圈螺栓孔,中轴管上均匀开设有中轴管螺栓孔,套圈螺栓孔和中轴管螺栓孔匹配设置,套圈螺栓穿过套圈螺栓孔和中轴管螺栓孔将套圈固定于中轴管上。

所述套圈一侧通过第一套圈管与第二套圈管连接,第一套圈管上开设有第一套圈管孔,第二套圈管上开设有第二套圈管孔,第一套圈管孔和第二套圈管孔匹配设置,套圈管螺栓穿过第一套圈管孔和第二套圈管孔将第一套圈管与第二套圈管相固定,第二套圈管一端通过金属套环将射沙斗固定,金属套环焊接固定于射沙斗外围。

所述射沙斗上部设置沙斗仓,射沙斗下部连接射沙头,通气软管端部穿过中轴管内腔上部与射沙斗连接,沙斗仓上部设置有给料装置。

所述给料装置包括螺旋给料机、给料固定架和储料仓,储料仓设置于螺旋给料机中部并且与螺旋给料机的内腔相连通,中轴管上部一侧固定有给料固定架,给料固定架包括连接杆和料斗架,储料仓固定设置于料斗架内,料斗架底部与螺旋给料机外壁上部固定连接,螺旋给料机出口对应设置于沙斗仓中上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灵活,结构布局合理,模板装置可以自由转动和固定,能灵活的配合射沙斗的移动,而同时射沙斗可以自由灵活转动,并且第一套圈管与第二套圈管的设置可以调节射沙斗相对模板装置的横向长度,可以很好的调节射沙斗和模板装置的位置,增加了操作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模板基座连接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中轴管和外围设置有套圈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双工位铁模覆砂机,包括底座2,底座2一侧固定有底座侧板21且底座侧板21上固定有气包22,底座2上部固定有中轴管4,中轴管4为中空结构且其中部设有中轴管内腔41,中轴管内腔41从中轴管4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中轴管4底部固定于底座2上且中轴管4的侧边固定有倾斜支杆42,中轴管4与底座2通过底座孔道24连通且通气软管23穿过底座孔道24进入中轴管内腔41内并穿过中轴管内腔41,通气软管23与气包22连通,中轴管4两侧设置有模板装置3;气包22设置于底座2上不影响其它部件的使用,通气软管23通过中轴管内腔41进行排线,使得设备整体结构简洁合理,通气软管23在不影响其它部件工作的情况下实现对相关部件的供气,所述模板装置3包括模板基座31、模板基座连接板32、模板限位板33、气缸36、固定板37和动模板35,模板基座31通过模板基座连接板32与中轴管4连接,在不移动射沙斗72的情况下,模板基座连接板32的可旋转设置可以使得模板装置3进行工位的旋转和固定,满足了不同工况的使用要求,模板基座连接板32包括轴承基座321和模板基座轴承322,轴承基座321为圆形结构,模板基座轴承322内圈与中轴管4外壁固定连接,模板基座轴承322外圈固定于轴承基座321中部,模板限位板33设置于模板基座连接板32上部和下部,模板限位板33上开设有模板限位板孔331,轴承基座321上开设有轴承基座孔3211,轴承基座孔3211和模板限位板孔331内壁均设置有螺纹并且模板螺栓34穿过模板轴承基座孔3211和模板限位板孔331将模板基座连接板32固定模板限位板33上,固定板37固定于模板基座31上,气缸36固定于固定板37一侧,动模板35设置于固定板37一侧并且与气缸36的活塞相固定连接。

中轴管4外围设置有套圈5,套圈5上均匀开设有套圈螺栓孔51,中轴管4上均匀开设有中轴管螺栓孔,套圈螺栓孔51和中轴管螺栓孔匹配设置,套圈螺栓52穿过套圈螺栓孔51和中轴管螺栓孔将套圈5固定于中轴管4上。套圈5可在中轴管4上转动,因为中轴管4和套圈5上均开设有圆孔因此可以通过套圈螺栓52及时将中轴管4和套圈5在套圈5旋转一定角度后将两者固定。

套圈5一侧通过第一套圈管61与第二套圈管62连接,第一套圈管61上开设有第一套圈管孔611,第二套圈管62上开设有第二套圈管孔621,第一套圈管孔611和第二套圈管孔621匹配设置,套圈管螺栓63穿过第一套圈管孔611和第二套圈管孔621将第一套圈管61与第二套圈管62相固定,第二套圈管62一端通过金属套环64将射沙斗72固定,金属套环64焊接固定于射沙斗72外围,套圈5的可旋转与固定可以实现射沙斗72的可旋转固定,从而在一定工况下在不移动模板装置3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射沙斗72的多工位注沙,适用不同工况,使用灵活。

射沙斗72上部设置沙斗仓71,射沙斗72下部连接射沙头73,通气软管23端部穿过中轴管内腔41上部与射沙斗72连接,沙斗仓71上部设置有给料装置8。

给料装置8包括螺旋给料机81、给料固定架83和储料仓82,储料仓82设置于螺旋给料机81中部并且与螺旋给料机81的内腔相连通,中轴管4上部一侧固定有给料固定架83,给料固定架83包括连接杆831和料斗架832,储料仓82固定设置于料斗架832内,料斗架832底部与螺旋给料机81外壁上部固定连接,螺旋给料机81出口对应设置于沙斗仓71中上部。给料装置8与中轴管4合理一体配合结构合理同时可以不间断的将储存的原料输送给沙斗仓71,不影响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所示”、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