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磨机粉尘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6351发布日期:2019-08-16 21:3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砂磨机粉尘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的粉尘收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砂磨机粉尘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打磨,是机械加工领域中涉及的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通过摩擦来改变材料表面的物理性能,主要目的地是为了获取特定的表面粗糙度。例如,通过打磨可以清除材料表面的毛刺、浮锈等,还可以增加平滑表面的粗糙度从而增强材料的附着力。在操作室中进行打磨时,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漂浮于空气中,污染了空气环境,影响了操作室的现场能见度,并且,这些粉尘因其颗粒细小,很容易被操作室中的工作人员吸入肺部,从而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因此,需要在操作室中安装粉尘收集装置,以改善操作室中的空气环境,提高操作室的现场能见度,降低工作人员将粉尘吸入肺部的可能性,防止粉尘吸入对其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在现有技术中,一些技术文献将粉尘收集装置连接于打磨装置上,从而将打磨过程产生的粉尘直接收集至其自带的收集桶中,但其存在粉尘收集装置位置不可调节的缺陷,不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在另一些技术文献中,通过滑轮的设置实现了粉尘收集装置的水平移动,但其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不可调节。

此外,上述现有技术中提供的粉尘收集装置均为将打磨过程产生的粉尘直接收集至其自带的收集桶或收集箱中,因此往往还需要进一步的人工操作将所收集到的粉尘转移到粉尘过滤或处理装置中,该操作也难以避免粉尘被吸入工作人员的体内,从而同样存在严重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水平移动的、高度可调节的并且能将粉尘收集进入通风管道的砂磨机粉尘收集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砂磨机粉尘收集装置,用于将砂磨机在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收集至通风管道,其包括:支架,其具有底板和立架,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滑轮;收集罩,其具有进粉口和出粉口,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架上;以及空心软管,其一端与所述出粉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通风管道连接,并且,所述立架上具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收集罩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支架上设置调节装置和滑轮,以及将连接管设置为空心软管,可以更加便捷的实现对粉尘收集装置的垂直位置和水平位置的任意调节,适用性更加广泛;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粉尘收集装置直接与通风管道相连接,由此,在打磨过程中收集到的粉尘可以随通风管道流动到粉尘后处理装置中,更加有效的实现了粉尘的收集和净化,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工作人员接触到粉尘的可能性,进一步防止了粉尘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危害。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粉尘收集装置中,可选地,所述收集罩的形状为喇叭状,其中,所述进粉口的内径大于所述出粉口的内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出粉口和空心软管的内径大致匹配的情况下,将进粉口的直径设置得足够大,从而使进粉口与空气具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以便更加有效的将粉尘吸入收集罩内。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粉尘收集装置中,可选地,所述滑轮为万向轮。由此,滑轮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实现360度的任意旋转,以带动粉尘收集装置实现水平方向的任意位置的调节,提高其对粉尘收集的有效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粉尘收集装置中,可选地,所述空心软管为空心的半透明硅胶增强管。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通过将空心软管设置为半透明状态,可以实时观察到其内部通畅情况,以便于堵塞时的维修等操作;另一方面,通过硅胶增强管的使用,可以保证空心软管在具有足够的抗破裂和耐扭结性能的同时,又能保持足够的耐久性能和较大的压力承受性能,可以有效提高粉尘收集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粉尘收集装置中,可选地,所述空心软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出粉口的内径。由此,可以便于将空心软管套设于收集罩上,以便更加便捷的实现二者的连接,并且,可以更加方便的保证粉尘收集装置的连接管路的气密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粉尘收集装置中,可选地,所述立架为三脚架。由此,可以充分保证立架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保证位于立架之上的收集罩的稳定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粉尘收集装置中,可选地,所述调节装置为卡扣式调节装置。由此,采用卡扣式的调节装置,可以较为便捷的实现对收集罩的高度的调节与固定。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粉尘收集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储物槽。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储物槽可以用于存放物品、工具等,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在储物槽中添加沙袋等重物,以实现对粉尘收集装置的位置的固定,以防止在压力过大或意外碰撞情况下粉尘收集装置的移动或倾倒。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粉尘收集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储物槽为可开合的抽屉状。由此,可以更加便捷的实现上述物品、工具、沙袋等的取放,提高粉尘收集装置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可水平移动的、高度可调节的并且能将粉尘收集进入通风管道的砂磨机粉尘收集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砂磨机粉尘收集装置与通风管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砂磨机粉尘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砂磨机粉尘收集装置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砂磨机粉尘收集装置的收集罩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砂磨机粉尘收集装置;10、支架;11、底板;12、立架;110、滑轮;111、储物槽;120、调节装置;20、收集罩;21、进粉口;22、出粉口;30、空心软管;2、通风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砂磨机粉尘收集装置1可以包括支架10、收集罩20和空心软管30。在一些示例中,支架10可以具有底板11和立架12,具有进粉口21和出粉口22的收集罩20可以固定连接于支架10的立架12上,并且底板11上设置有滑轮110、立架12上具有用于调节收集罩20的高度的调节装置120。在另一些示例中,空心软管30的一端可以与收集罩20的出粉口22连接,另一端可以与通风管道2连接。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砂磨机粉尘收集装置1,通过在支架上设置调节装置和滑轮,以及将连接管设置为空心软管,由此,可以更加便捷的实现对粉尘收集装置的垂直位置和水平位置的任意调节,适用性更加广泛;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粉尘收集装置直接与通风管道相连接,由此,在打磨过程中收集到的粉尘可以随通风管道流动到粉尘后处理装置中,更加有效的实现了粉尘的收集和净化,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工作人员接触到粉尘的可能性,进一步防止了粉尘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危害。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底板11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底板11的形状可以为规则的图形,例如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等。在另一些示例中,底板11的形状可以为不规则的图形,也可以为规则的图形和不规则的图形的组合。由此,可以形成多种结构的粉尘收集装置,以提高其实用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底板11上可以设置有储物槽111。在一些示例中,储物槽111可以为一个。在另一些示例中,储物槽111可以为两个以上,并至少设置于底板11的两侧。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储物槽可以用于存放物品、工具等,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在储物槽中添加沙袋等重物,以实现对粉尘收集装置的位置的固定,以防止在压力过大或意外碰撞情况下粉尘收集装置的移动或倾倒。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储物槽111可以设置于底板11上远离立架12的一侧端部。在一些示例中,储物槽111可以设置于底板11上设置立架12的一侧端部。由此,可以更加便捷的实现其储物功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储物槽111可以为可开合的形状。在一些示例中,储物槽111可以为可开合的抽屉状。在另一些示例中,储物槽111可以为可开合的其他形状。由此,通过储物槽的开合,一方面可以更加便捷的实现储物功能,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粉尘落入储物槽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立架12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也即,组成立架12的立柱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立架12可以为三脚架,也即,立架12可以由三条立柱组成。在另一些示例中,立架12可以由两条立柱组成。由此,可以充分保证立架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保证位于立架之上的收集罩的稳定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立架12与底板11形成固定连接,其固定连接的方式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立架12与底板11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固定连接。在另一些示例中,立架12与底板11可以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形成固定连接。由此,可以提高立架与底板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提升粉尘收集装置的稳固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节装置120可以为灵活式调节装置。在一些示例中,调节装置120可以为卡扣式调节装置。在另一些示例中,调节装置120可以为螺纹式调节装置。由此,可以较为便捷的实现对收集罩的高度的调节与固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滑轮110可以为万向轮。由此,滑轮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实现360度的任意旋转,以带动粉尘收集装置实现水平方向的任意位置的调节,提高其对粉尘收集的有效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滑轮110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滑轮110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在另一些示例中,滑轮110的数量可以为四个以上。由此,可以使粉尘收集装置的结构更加稳定,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的意外侧翻等情况的发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收集罩20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收集罩20的形状可以为喇叭状,其中,进粉口21的内径大于出粉口22的内径。在另一些示例中,收集罩20的形状可以为规则图形的喇叭状结构,例如圆形喇叭状、方形喇叭状,也可以为不规则图形的喇叭状结构,例如曲面形喇叭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出粉口和空心软管的内径大致匹配的情况下,将进粉口的直径设置得足够大,从而使进粉口与空气具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以便更加有效的将粉尘吸入收集罩内。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收集罩20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收集罩20可以为无机金属材质。在另一些示例中,收集罩20可以为有机高分子材质,例如塑料材质、橡胶材质等。由此,可以满足不同条件下对材料性能的不同要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空心软管30的材质没有特别要求。在一些示例中,空心软管30的材质可以为空心的半透明软管。在另一些示例中,空心软管30的材质可以为空心的半透明硅胶增强管。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通过将空心软管设置为半透明状态,可以实时观察到其内部通畅情况,以便于堵塞时的维修等操作;另一方面,通过硅胶增强管的使用,可以保证空心软管在具有足够的抗破裂和耐扭结性能的同时,又能保持足够的耐久性能和较大的压力承受性能,可以有效提高粉尘收集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空心软管30的内径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空心软管30的内径可以大于收集罩20的出粉口22的内径。在另一些示例中,空心软管30的内径可以小于收集罩20的出粉口22的内径。由此,可以便于将空心软管套设于收集罩上,或将收集罩套设于空心软管上,以便更加便捷的实现二者的连接,并且,可以更加方便的保证粉尘收集装置的连接管路的气密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空心软管30的长度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空心软管30的长度可以设置为刚好可以将粉尘收集装置置于操作室任何一个角落的长度。由此,可以根据操作室具体的空间大小,对空心软管的长度进行调整,以提高粉尘收集装置的适用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粉尘收集装置1连接的通风管道2的出口方向还可以接负压装置(未图示)和净化系统(未图示)。由此,可以通过负压装置设置通风管道的为负压状态,实现粉尘吸入的效果,并且通过净化系统可以将粉尘过滤净化,实现粉尘收集和净化的连续操作,以提高粉尘收集与处理的效率和减少工作人员接触粉尘的机会,从而有效降低了粉尘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危害。

虽然以上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可以理解,上述说明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