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滚动体模具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6162发布日期:2019-08-16 21:34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工位滚动体模具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滚动体模具加工维修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工位滚动体模具抛光机。



背景技术:

滚动体模具具有与待加工滚动体相对应轮廓形状的型腔,广泛应用于滚动体的冷镦冲压生产中。由于模具在滚动体冲压生产中需要频繁受到巨大的冲击力,因而其使用寿命较短,企业对于滚动体磨具的需求量也较大。

滚动体模具的生产方式通常为铸造成型后通过机加工对其型腔进行抛光处理。其中的抛光工序中通常为单人单机模式,效率低下,型腔抛光效果因操作者技能程度不同而产生较大的差异,不便于质量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多工位滚动体模具抛光机,提高滚动体模具内孔抛光效率,便于把控产品质量。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工位滚动体模具抛光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用于夹持滚动体模具的夹持装置和用于对夹持装置上的滚动体模具进行抛光作业的抛光装置;抛光装置包括多个滑动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伺服电机和用于分别驱动多个第一伺服电机沿竖直方向往复滑动的多个震荡机构,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向下分布并可拆卸连接有抛光头;夹持装置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抛光装置下方的多工位夹持板,多工位夹持板为条状板,在多工位夹持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与多个第一伺服电机一一上下对应的卡盘,任意一个卡盘均转动设置在多工位夹持板上并用于固定滚动体模具,在机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多工位夹持板沿水平方向平移以同步调整多个卡盘与对应第一伺服电机上的抛光头之间的偏心距的偏心调整机构。

优选的,机架包括供夹持装置配合安装的水平底座和供抛光装置配合安装的背板;在背板上设有多条沿竖直方向分布的线轨,第一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滑动分布于线轨上的基座上。

优选的,震荡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设置在第二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凸轮以及连接在凸轮上的连杆,第二伺服电机设置在基座对应的线轨的上端位置,且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沿水平方向分布,连杆的一端与凸轮铰连,另一端与基座的上端铰连。

优选的,震荡机构为活塞气缸,活塞气缸的缸体端固定在背板上并位于基座对应线轨上端的位置,活塞气缸的伸缩端与基座上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在多工位夹持板的下沿设有沿其长度防线分布的滑座,在水平底座上开设有供滑座滑动配合的条形滑孔,偏心调整机构包括丝杠和分别设置在丝杠两端的两个手轮,在滑座上位于水平底座下方的部分贯穿开设有供丝杠配合安装的螺孔,在水平底座的下沿还设有供丝杠端部转动配合并避免丝杠轴向移动的轴座。

优选的,抛光头为砂轮;卡盘为三脚式。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有效降低人工,一人一机多工位多坯料同步抛光作业,大幅提高了现有技术中的抛光效率。

2、由人工抛光变为机械设备抛光,可以根据各个工位的工艺要求单独调整抛光参数。

3、可以标准化产品的生产工艺,便于提升效率。

4、每种产品按照其特定的抛光头旋转速度和特定的震荡频率,使得同种产品生产品质统一,便于质量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机架,101、背板,102、水平底座,2、线轨,3、震荡机构,301、连杆,302、凸轮,303、第二伺服电机,4、手轮,5、轴座,6、丝杠,7、条形滑孔,8、滑座,9、卡盘,10、多工位夹持板,11、第一伺服电机,12、抛光头,13、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工位滚动体模具抛光机,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夹持装置和抛光装置。机架1由水平底座102、固定在水平底座102上的竖直背板101以及固定在水平底座102底部的多根支腿组成。夹持装置设置在水平底座102上并具有多个用于固定滚动体模具的工位。抛光装置的数量与工位数相同并设置在背板101上,通过抛光装置对对应工位上的滚动体模具的内孔进行抛光。

本实用新型的抛光装置包括多个输出轴竖直向下分布的第一伺服电机11。第一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上均固定设有抛光用的抛光头12,抛光头12为砂轮并与第一伺服电机11输出轴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更换。第一伺服电机11固定设置在基座13上,基座13滑动设置在沿竖直方向固定于背板101上的线轨2上,并可通过震荡机构3驱动第一伺服电机11上下往复移动,以对对应滚动体模具内孔的各个高度位置进行抛光。线轨2的截面为燕尾型,在基座13上相背于第一伺服电机11的一侧设有与线轨2配合滑动且截面相对应的轨道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中的震荡机构3包括第二伺服电机303、凸轮302以及连杆301。第二伺服电机303设置在背板101的顶部,且第二伺服电机303的输出轴沿垂直于背板101的水平方向分布。凸轮302设置在第二伺服电机303的输出轴上,连杆301的一端通过通过销轴结构偏心销接于凸轮302的外缘,另一端同样通过销轴结构销接在基座13的顶端。从而使将第二伺服电机303输出轴的转动输出变为基座13的上下往复运动,继而使得固定在基座13上的第一伺服电机11上下往复移动。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中的震荡机构3为沿竖直方向分布的活塞气缸。活塞气缸的缸体端固定在背板101上并位于基座13对应线轨2上端的位置,活塞气缸的伸缩端与基座13上端固定连接。通过活塞气缸伸缩端的伸出或缩回以控制第一伺服电机11上下往复移动。以上两个实施例中的震荡机构3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包括可滑动设置在水平底座102上板面上的多工位夹持板10。多工位夹持板10为矩形条状板,在多工位夹持板10的下沿和水平底座102的上沿之间设有与上述线轨2和轨道槽相同的滑动机构,以使得多工位夹持杆可在偏心调整机构的作用下在水平底座102上沿自身长度方向滑动。在多工位夹持板1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与多个第一伺服电机11一一上下对应的三脚式卡盘9,任意一个卡盘9均转动设置在多工位夹持板10上并用于固定滚动体模具。在将滚动体模具同轴夹装与卡盘9上后,即可通过偏心调整机构驱动多工位夹持板10沿水平方向平移以同步调整多个滚动体模具与对应第一伺服电机11上的抛光头12之间的偏心距,使得抛光头12贴设于滚动体模具的内壁上,从而实现多种不同规格滚动体模具均可通过本实用新型进行抛光处理。

偏心调整机构包括丝杠6和分别设置在丝杠6两端的两个手轮4。多工位夹持板10的下沿固定设有滑座8,在水平底座102上开设有供滑座8滑动配合的条形滑孔7,条形滑孔7沿多工位夹持板10的长度方向分布,其宽度与滑座8宽度相同,其深度大于滑座8的高度,使得滑座8下部穿过条形滑孔7分布于水平底座102的下方。在滑座8上位于水平底座102下方的部分贯穿开设有供丝杠6配合安装的螺孔,在水平底座102的下沿还设有供丝杠6端部转动配合并避免丝杠6轴向移动的轴座5。通过上述结构,即可转动任意一个手轮4驱动丝杠6转动,并由丝杠6和螺孔的配合驱动多工位夹持板10平移,继而使多工位夹持板10上的多个滚动体模具内壁分别与对应第一伺服电机11上的抛光头12接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