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砂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3352发布日期:2019-11-12 23:44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板砂带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平板砂带机。



背景技术:

砂带机可分为台式砂带机,立式砂带机,手推式砂带机,除尘砂带机等几类。砂带机可用于对木板或其他金属器件进行抛光等。

授权公告号为CN201128097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宽带砂光机砂架,包括砂辊、张紧辊、砂带、机架、传动装置及电机,机架上安装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轴外伸在加急外并装有一只皮带轮,通过皮带将砂辊皮带轮与驱动电机皮带轮相连,砂辊通过两端的轴承座安装于机架上,张紧辊经里那个段的轴承座安装于支撑梁上并通过张紧支撑装置与机架连接,在砂辊和张紧辊之间套置有砂带。

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操作人员对木板加工时需要人工拿取木板,将木板移动抵接至砂带上进行打磨,在打磨时会产生较多的木屑,采用人工的方式会造成操作人员吸入木屑,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对木板打磨抛光且能减少操作人员健康损害的平板砂带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平板砂带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辊,两侧所述转动辊上绕设有砂带,所述机体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一侧转动辊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机体的一侧且位于地面上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与底板平行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板升降的第一驱动件,所述升降板上垂直于升降板设置有杆体,所述杆体远离升降板的端部铰接设置有铰接板,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铰接板于铰接点转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铰接板上与铰接板平行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用于将木板固定至移动板上的固定件,所述铰接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移动板带动木板朝向砂带移动的第三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木板打磨时,将木板通过固定件固定至移动板上,通过第三驱动件可带动移动板朝向砂带移动,使得移动板带动木板的边缘抵接至砂带上,从而将木板的边缘打磨,通过第二驱动件可带动铰接板转动,使得铰接板带动移动板上的木板转动,从而使得木板的边缘完成多角度的打磨,通过第一驱动件可带动升降板升降,从而使得升降板带动移动板升降,使得移动板上的木板可与砂带的不同位置接触,从而间接提高砂带对木板的打磨效果,并且适用于高度不同的砂带机,无需人工拿取木板进行打磨,减少了操作人员吸附木屑从而影响健康的危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端连接至升降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升降板带动升降板升降时,通过第一气缸带动升降板升降即可,采用第一气缸的设置其结构简单,轻便,安装维护较为方便,并且可靠性强,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铰接设置在升降板上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端铰接于所述铰接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铰接板于杆体的端部转动时,通过第二气缸驱动铰接板移动,使得铰接板于杆体上转动,从而调整木板的角度,采用第二气缸的设置其结构简单,轻便,安装维护较为方便,并且可靠性强,使用寿命长;将第二气缸铰接至铰接板上,并且将第二气缸的驱动端铰接至铰接板上,因铰接板于杆体上的铰接点做圆弧运动,当第二气缸驱动时,可带动第二气缸自身移动,从而提高对铰接板驱动时铰接板转动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板上且位于靠近机体的边缘开设有槽体,所述槽体的长度方向与移动板的一侧边缘平行设置,所述固定件包括沿槽体的长度方向转动连接于槽体内的双向丝杠,所述双向丝杠的两端螺纹部上分别螺纹连接有延伸至槽体外的夹紧板,两侧所述夹紧板相互平行且垂直于移动板设置,所述移动板上且位于双向丝杠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双向丝杠转动的第一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木板固定至移动板上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双向丝杠转动,因夹紧板于槽体内滑动,使得夹紧板不会随着双向丝杠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两侧夹紧板于双向丝杠上产生相对移动,将木板置于两侧夹紧板之间,使得夹紧板将木板夹紧至两侧夹紧板之间,从而使得移动板带动木板进行打磨,采用双向丝杠的设置转动双向丝杠即可完成对木板的固定,方便简单并且对木板的夹紧效果较好;采用双向丝杠的设置可使得夹紧板对不同规格大小的木板进行夹紧,提高了固定件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侧所述夹紧板相对的面上设置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的设置增大了夹紧板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夹紧板可将木板进一步夹紧,并且橡胶垫的设置可对木板起到保护的效果,防止夹紧板与木板之间摩擦,造成木板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接板上沿垂直于槽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的滑块,所述第三驱动件包括沿滑槽的长度方向转动连接于滑槽内的螺纹丝杠,所述滑块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丝杠上,所述铰接板上且位于螺纹丝杠的端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螺纹丝杠转动的第二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移动板上的滑块于滑槽内滑动,使得移动板带动木板朝向砂带移动时,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螺纹丝杠转动,因滑块于滑槽内滑动,使得滑块不会随着螺纹丝杠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移动板带动滑块于滑槽内滑动,移动板带动木板朝向砂带移动,采用螺纹丝杠的设置可使得滑块移动至螺纹丝杠上任意位置固定,从而提高了木板与砂带之间的抵接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下与底板平行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有转动连接于固定板上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套设且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电机带动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使得转动轴带动底板转动,使得移动板带动木板转动,从而使得木板的四角亦可被打磨,进一步提高了对木板的打磨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通过第一气缸带动升降板升降,使得木板可与砂带的不同位置接触,从而提高砂带对木板的打磨效果,通过第二气缸带动铰接板转动,使得木板可沿不同的角度与砂带接触,完成不同角度的打磨,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移动板上的木板朝向砂带移动,使得砂带对木板进行打磨,通过第二电机带动底板于固定板上转动,使得木板可完成多角度并且四角的各式打磨,无需人工拿取,从而防止操作人员吸入木屑对健康造成危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展示双向丝杠和螺纹丝杠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展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11、转动辊;12、砂带;13、驱动电机;2、底板;21、升降板;211、第二气缸;22、杆体;23、铰接板;231、滑槽;232、螺纹丝杠;233、第二电机;24、移动板;241、槽体;242、双向丝杠;243、夹紧板;244、第一电机;245、橡胶垫;246、滑块;25、第一气缸;26、固定板;261、转动轴;262、第一齿轮;263、第三电机;264、第二齿轮;265、万向轮;266、刹车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平板砂带机,包括机体1,机体1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辊11,两侧转动辊11上绕设有砂带12,机体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一侧转动辊11转动的驱动电机13。

结合图1和图2,机体1的一侧且位于地面上设置有固定板26,固定板26上与固定板26平行设置有底板2,底板2上与底板2平行设置有升降板21,升降板21上垂直于升降板21设置有杆体22,杆体22远离升降板21的端部铰接设置有铰接板23,铰接板23上与铰接板23平行设置有移动板24。

结合图1和图2,为了将木板固定至移动板24上,在移动板24上且位于靠近机体1的边缘开设有槽体241,槽体241的长度方向与移动板24的一侧边缘平行设置,槽体241内沿槽体241的长度方向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杠242,双向丝杠242的两端螺纹部上分别螺纹连接有延伸至槽体241外的夹紧板243,两侧夹紧板243相互平行且垂直于移动板24设置,移动板24上且位于双向丝杠24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双向丝杠242转动的第一电机244。

当需要将木板固定至移动板24上时,通过第一电机244带动双向丝杠242转动,因夹紧板243的一部分位于槽体241内,使得夹紧板243不会随着双向丝杠242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两侧夹紧板243于双向丝杠242的两端螺纹部上产生相对移动,将木板置于两侧夹紧板243之间,使得两侧夹紧板243将木板夹紧至两侧夹紧板243之间,使得木板被固定至移动板24上。

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夹紧板243对木板的夹紧效果,在两侧夹紧板243相对的面上设置有橡胶垫245。

如图2所示,为了驱动移动板24于铰接板23上移动,使得移动板24带动木板朝向砂带12移动,从而使得砂带12对木板进行打磨,在铰接板23上沿垂直于槽体24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231,移动板24上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滑槽231内的滑块246,滑槽231内沿滑槽231的长度方向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杠232,滑块246螺纹连接于螺纹丝杠232上,铰接板23上且位于螺纹丝杠232的端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螺纹丝杠232转动的第二电机233。

当需要驱动移动板24于铰接板23上移动,使得移动板24带动木板抵接至砂带12上进行打磨时,通过第二电机233带动螺纹丝杠232转动,因滑块246滑动连接于滑槽231内,使得滑块246不会随着螺纹丝杠232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滑块246于螺纹丝杠232上产生移动,将木板置于移动板24上使得木板的一边超出移动板24,通过夹紧板243将木板固定至移动上,此时螺纹丝杠232可带动移动板24上的木板与砂带12抵接,从而对木板进行打磨。

如图2所示,为了防止夹紧板243沿垂直于槽体241的长度方向与槽体241之间脱离、滑块246沿垂直于滑槽231的长度方向与滑槽231之间脱离,将槽体241和滑槽231的横截面均设置为“T”形,将夹紧板243和滑块246与“T”形的槽体241和滑槽231配合设置。

结合图1和图2,为了驱动铰接板23于杆体22的端部转动,使得铰接板23可带动移动板24上的木板转动,使得木板可带动木板的一边沿不同的角度与砂带12抵接,从而对木板进行多方位的打磨,在升降板21上设置有第二气缸211,第二气缸211铰接至升降板21上,第二气缸211的驱动端铰接至铰接板23上;通过第二气缸211可带动铰接板23移动,使得铰接板23于杆体22的端部转动。

结合图1和图2,为了驱升降板21升降,从而使得升降板21可带动移动板24上的木板沿竖直方向与砂带12的不同位置抵接,从而提高砂带12对木板的打磨效果,在底板2上设置有第一气缸25,第一气缸25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底板2的两侧,第一气缸25的驱动端连接至升降板21上;通过第一气缸25可带动升降板21升降,从而使得升降板21带动移动板24升降。

如图3所示,为了驱动移动板24带动木板转动,使得木板的一角可以抵接至砂带12上进行打磨,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木板的打磨效果,在底板2上固定设置有转动连接于固定板26上的转动轴261,转动轴261上套设且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262,固定板26上固定设置有第三电机263,第三电机263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与第一齿轮262啮合的第二齿轮264。

当需要驱动底板2带动转动轴261于固定板26上转动,从而使得底板2带动移动板24上的木板转动,对木板的某一角进行打磨时,通过第二电机233带动第一齿轮262和第二齿轮264啮合,使得第一齿轮262带动转动轴261转动,转动轴261可带动底板2转动,使得移动板24带动木板转动。

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带动固定板26于地面上移动,在固定板26下且位于固定板26的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265,为了方便在移动后将固定板26固定至地面上,在万向轮265上设置有刹车片266。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木板打磨时,将木板置于移动板24上且位于两侧夹紧板243之间,使得木板的一边超出移动板24,驱动第一电机244带动双向丝杠242转动,使得两侧夹紧板243于双向丝杠242上相对移动,两侧夹紧板243将木板夹紧至移动板24上,此时通过驱动第一气缸25带动升降板21升降,使得升降板21带动移动板24升降,调整木板与砂带12对准,通过驱动第二气缸211使得第二气缸211带动铰接板23移动,使得铰接板23于杆体22的端部转动,从而调整木板的一边朝向砂带12的角度,通过驱动第二电机233带动螺纹丝杠232转动,使得移动板24上的滑块246于螺纹丝杠232上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板24带动木板抵接至砂带12上,从而对木板进行打磨,当需要对木板的角打磨时,可通过驱动第三电机263带动第二齿轮264与第一齿轮262啮合,使得转动轴261于固定板26上转动,使得底板2带动移动板24转动,移动板24带动模板的一角对准砂带12,从而对木板的一角打磨,木板于移动板24上可完成多方位多角度的打磨,无需人工进行拿取,防止操作人员拿取时吸入木屑,对操作人员造成健康受损。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