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打磨修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66046发布日期:2019-12-31 16:41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打磨修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打磨修角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预制墙体为装配式搭建,需要后期对墙面及灌注墙角进行打磨修整。现有墙面打磨和为墙角修磨需要使用单独的设备进行操作,另外,现有墙面打磨机在打磨过程中,所磨下的墙面灰渣会在打磨盘旋转的离心作用下,自墙面和打磨盘边缘飞出,形成大量飞尘,影响施工人员观察和操作。为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部分在打磨盘上开孔、并对盘面进行飞尘吸收的打磨机,这些设备需要在打磨机外附加固定大型吸尘设备,并将习惯固定在打磨片附近,不仅结构繁杂,而且让会在操作面形成一定程度的飞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墙体打磨和修角设备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打磨修角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装配式建筑墙体打磨修角装置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驱动马达、设置在机壳上的抽风机、安装在所述驱动马达输出端的打磨轮,其中,所述机壳包括主体、通道手柄、轮罩,所述通道手柄与轮罩相连通,所述驱动马达安装在主体内,所述抽风机安装在通道手柄中间,所述打磨轮安装在轮罩内;所述轮罩包括一体成型于主体前部的罩体,和拼插连接在所述罩体上的半圆环形罩缘。如此设计,通过罩缘的组装(打磨轮封闭,用于墙面打磨)和拆卸(打磨轮暴露,用于墙角修磨),使其具备集墙面打磨功能和墙角修磨功两种功能,且转换快速便捷;另外通过设置与轮罩相通的通道手柄并整合抽风机,使其能够有效的防止打磨过程中于工作区域形成飞灰。

作为优化,所述罩缘上设有一对榫柱,并于榫柱端部设有膨头,所述罩体上设有与所述榫柱相对应的榫孔。如此设计,通过榫柱与榫孔的配合以及膨头的张紧固定,实现罩缘与罩体的可拆卸式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罩体和罩缘上均设有刷槽,并于刷槽内布设毛刷。如此设计,用于随行清理打磨后的墙面。

作为优化,所述罩体上设有环形的灯带,并于灯带后方设有挡光沿。如此设计,灯带上布设led灯珠,用于照亮施工墙面,挡光沿用于遮挡反向耀眼光线,避免影响施工操作。

作为优化,所述机壳内部设有用于分隔主体和轮罩的分隔挡板,所述分隔挡板中央设有轴承。如此设计,将主体与轮罩内部空间隔离,防止打磨下的枪灰在吸入过程中进入主体腔内影响驱动电机工作。

作为优化,所述通道手柄包括吸入槽道与排出槽道,其中,所述吸入槽道一端与所述轮罩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抽风机的进风口相连接;所述排出槽道一端与抽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另一端设有接头。如此设计,打磨下的枪灰自轮盘进入吸入槽道,经抽风机自排出槽道排出,排出槽道延伸形成手柄,末端收缩形成接头用于连接波纹管或直接捆扎集尘袋,从而避免在施工面附近形成飞灰。

作为优化,所述打磨轮上开有若干呈放射状排布的铲灰槽,所述铲灰槽为梯形槽,其外部槽口宽度小于内部槽口宽度,所述铲灰槽的槽口坡面角度大于60度,所述打磨轮上贴覆有打磨片。如此设计,打磨轮磨墙面时,磨下的灰渣通过铲灰槽斜面槽口的铲入效果进入轮罩,从而防止灰渣由于离心力自墙面与打磨轮之间飞出,形成环绕打磨轮的漂灰。

作为优化,所述打磨轮通过联轴器与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相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机壳得主体上设有用于为驱动马达和抽风机供电的ups电源以及控制该ups电源供电启停的控制开关。

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打磨修角装置,集墙面打磨功能和墙角修磨功能于一体,且转换快速便捷;另外通过结构设计,使其能够有效的防止打磨过程中于工作区域形成飞灰,在墙灰吸入的同时对内部驱动机件进行隔离保护,广泛适用于各类预制构建组合式建筑的装配后墙面处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打磨修角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装配式建筑墙体打磨修角装置的正向视角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装配式建筑墙体打磨修角装置的后方视角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装配式建筑墙体打磨修角装置的正向视角爆炸结构图;

图4是本装配式建筑墙体打磨修角装置的后方视角爆炸结构图。

图中:

1-机壳、2-驱动马达、3-抽风机、4-打磨轮、5-灯带;

11-主体、12-通道手柄、13-轮罩、41-铲灰槽、42-打磨片、43-联轴器;

111-分隔挡板、112-轴承、121-吸入槽道、122-排出槽道、123-接头、131-罩体、132-罩缘、133-榫柱、134-膨头、135-榫孔、136-刷槽、137-毛刷、138-挡光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本装配式建筑墙体打磨修角装置包括机壳1、设置在机壳内的驱动马达2、设置在机壳上的抽风机3、安装在所述驱动马达2输出端的打磨轮4,其中,所述机壳1包括主体11、通道手柄12、轮罩13,所述通道手柄12与轮罩13相连通,所述驱动马达2安装在主体11内,所述抽风机3安装在通道手柄中间,所述打磨轮4安装在轮罩13内;所述轮罩13包括一体成型于主体11前部的罩体131,和拼插连接在所述罩体131上的半圆环形罩缘132。通过罩缘的组装(打磨轮封闭,用于墙面打磨)和拆卸(打磨轮暴露,用于墙角修磨),使其具备集墙面打磨功能和墙角修磨功两种功能,且转换快速便捷;另外通过设置与轮罩相通的通道手柄并整合抽风机,使其能够有效的防止打磨过程中于工作区域形成飞灰。

所述罩缘132上设有一对榫柱133,并于榫柱133端部设有膨头134,所述罩体上设有与所述榫柱133相对应的榫孔135。通过榫柱与榫孔的配合以及膨头的张紧固定,实现罩缘与罩体的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罩体131和罩缘132上均设有刷槽136,并于刷槽136内布设毛刷137。用于随行清理打磨后的墙面。

所述罩体131上设有环形的灯带5,并于灯带5后方设有挡光沿138。灯带上布设led灯珠,用于照亮施工墙面,挡光沿用于遮挡反向耀眼光线,避免影响施工操作。

所述机壳1内部设有用于分隔主体11和轮罩13的分隔挡板111,所述分隔挡板111中央设有轴承112。将主体与轮罩内部空间隔离,防止打磨下的枪灰在吸入过程中进入主体腔内影响驱动电机工作。

所述通道手柄12包括吸入槽道121与排出槽道122,其中,所述吸入槽道121一端与所述轮罩13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抽风机3的进风口相连接;所述排出槽道122一端与抽风机3的出风口相连接,另一端设有接头123。打磨下的枪灰自轮盘进入吸入槽道,经抽风机自排出槽道排出,排出槽道延伸形成手柄,末端收缩形成接头用于连接波纹管或直接捆扎集尘袋,从而避免在施工面附近形成飞灰。

所述打磨轮4上开有若干呈放射状排布的铲灰槽41,所述铲灰槽41为梯形槽,其外部槽口宽度小于内部槽口宽度,所述铲灰槽41的槽口坡面角度大于60度,所述打磨轮4上贴覆有打磨片42。打磨轮磨墙面时,磨下的灰渣通过铲灰槽斜面槽口的铲入效果进入轮罩,从而防止灰渣由于离心力自墙面与打磨轮之间飞出,形成环绕打磨轮的漂灰。

所述打磨轮4通过联轴器43与所述驱动马达42的输出轴相连接。

所述机壳1得主体11上设有用于为驱动马达2和抽风机2供电的ups电源以及控制该ups电源供电启停的控制开关。图中未示出。

本装配式建筑墙体打磨修角装置,集墙面打磨功能和墙角修磨功能于一体,且转换快速便捷;另外通过结构设计,使其能够有效的防止打磨过程中于工作区域形成飞灰,在墙灰吸入的同时对内部驱动机件进行隔离保护,广泛适用于各类预制构建组合式建筑的装配后墙面处理。

上述实施方式旨在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为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实现或使用,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故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符合本权利要求书或说明书描述,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创造性特点的方法、工艺、产品,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