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包覆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42851发布日期:2021-01-05 20: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铝合金包覆材,其特征在于,

在芯材的一面配置有牺牲材料,在所述芯材的另一面配置有al-si-mg-bi系钎料,所述al-si-mg-bi系钎料以质量%计含有si:6.0~14.0%、mg:0.05~1.5%、bi:0.05~0.25%、sr:0.0001~0.1%,余量由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并且,在成分含量的质量%中,满足(bi+mg)×sr≤0.1的关系,

关于所述al-si-mg-bi系钎料中所包含的mg-bi系化合物,在钎焊前的表层面方向的观察中,以当量圆直径计具有0.1μm以上且小于5.0μm的直径的mg-bi系化合物在每10000μm2视野中存在多于20个,并且,具有5.0μm以上的直径的mg-bi系化合物在每10000μm2视野中为小于2个,

进而,所述芯材以质量%计含有mn:1.0~1.7%、si:0.2~1.0%、fe:0.1~0.5%、cu:0.08~1.0%,余量由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所述牺牲材料以质量%计含有zn:0.5~6.0%,并且mg含量限制在0.1%以下,钎焊后的牺牲材料表面的mg浓度为0.15%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包覆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材进一步含有mg:0.1~0.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合金包覆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材进一步含有ti:0.05~0.3%。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包覆材,其特征在于,

关于钎焊后的所述牺牲材料的最基部和所述芯材的中心部的自然电位,牺牲材料最基部的自然电位相对低,并且自然电位差在70~280mv的范围,进而,所述牺牲材料的最表面与最基部的电位差在50mv以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包覆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牺牲材料以质量%计进一步含有si:0.2~0.8%、cr:0.05~0.5%、ti:0.05~0.3%中的1种或者2种以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合金包覆材,其用于以无助焊剂的方式稳定地进行钎焊。在芯材的一面配置有牺牲材料,在芯材的另一面配置有钎料,所述钎料含有Si:6.0~14.0%、Mg:0.05~1.5%、Bi:0.05~0.25%、Sr:0.0001~0.1%,余量由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并且满足(Bi+Mg)×Sr≤0.1,关于钎料的Mg‑Bi系化合物,在钎焊前的表层面方向上,具有0.1μm以上且小于5.0μm的直径的Mg‑Bi系化合物在每10000μm2视野中为多于20个,具有5.0μm以上的直径的Mg‑Bi系化合物在每10000μm2视野中为小于2个,芯材含有Mn:1.0~1.7%、Si:0.2~1.0%、Fe:0.1~0.5%、Cu:0.08~1.0%、Mg:0.1~0.7%,余量由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牺牲材料含有Zn:0.5~6.0%,Mg含量限制在0.1%以下,钎焊后的牺牲材料表面的Mg浓度为0.15%以下。

技术研发人员:森祥基;三宅秀幸;吉野路英;岩尾祥平;江户正和;杉本尚规;本间伸洋;山田诏悟;寺本勇树;外山猛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菱铝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电装
技术研发日:2020.06.30
技术公布日:2021.01.0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