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端盖铸件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81843发布日期:2020-12-22 13:27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端盖铸件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件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端盖铸件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低压防爆型一体化端盖的生产过程中,首先采用热芯盒覆膜铸造工艺来铸造端盖,提高端盖的强度和寿命,具体是将模具安装在射芯机上,再将覆膜砂装入射芯机热芯盒内,制作覆膜砂砂芯,砂芯温度控制在220-320摄氏度之间,其中覆膜砂的原砂由石英砂和铬铁矿砂混合而成,其中铬铁矿砂占石英砂的质量百分比为3-8%,向原砂中加入催化剂,混合3-5min,再加入热固性树脂混合3-6min后出砂,催化剂加入量为石英砂质量的0.1-0.3%,热固性树脂的加入量为石英砂质量的1.0-2%;其中石英砂和铬铁矿的颗粒度为50-100目,催化剂由氯化铵、碳酸铵、尿素、去离子水组成,热固性树脂的组成成分包括粘接剂、增强剂、过氧化物引发剂和树脂增强剂,热芯盒覆膜过程控制不当使覆膜砂熔点或粘着点温度升高,该种砂在使用时,树脂流动性差。目前对覆膜砂冷却是先开风降温至110摄氏度,再加水淬冷,但是风冷的速度慢,加水淬冷面积小,淬冷过程中浪费大量水资源,且温度不便于掌控,在高温条件下,催化剂、原砂或热固性树脂与冷却液反应产生气味难闻、有毒有害的气体,该气体弥散在工作空间中,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端盖铸件冷却装置,通过旋转电机带动双管体旋转,冷却液能够均匀的喷洒在覆膜砂的表面,从而达到对覆膜砂快速、大面积的降温,批量喷洒冷却液,利用控制覆膜砂本身的温度,且节约水资源,同时借助集气系统净化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改善铸造车间的工作环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端盖铸件冷却装置,包括支架、轴向杆、端板、集气系统、冷却系统和双管体,所述支架的一侧下端安装有轴向杆,所述轴向杆上滑动连接有端板,所述端板上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有双管体,所述支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集气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集气系统包括气泵、滤芯和气管,所述气管的一端连接有气泵,另一端与双管体相连接,所述气泵与滤芯相互连接;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液体箱、水泵和水管,所述液体箱的一侧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水管与双管体相连接,所述双管体的一端悬空,另一端与旋转电机的电机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双管体包括l型管、i型管、内管体、外管体、喷嘴和气孔,l型管和i型管均由内管体和外管体相互套接构成,且内管体上安装有喷嘴,外管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气孔。

优选的,所述双管体包括l型管、内管体、外管体、喷嘴和气孔,l型管由内管体和外管体相互套接构成,且内管体上安装有喷嘴,外管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气孔。

优选的,所述喷嘴处安装有雾化器。

优选的,所述内管体与水管相通,外管体与气管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端盖铸件冷却装置,通过旋转电机带动双管体旋转,旋转角度范围为顺时针180度至逆时针180度,冷却液能够均匀的喷洒在覆膜砂的表面,从而达到对覆膜砂快速、大面积的降温,批量喷洒冷却液,利用控制覆膜砂本身的温度,且节约水资源,同时借助集气系统净化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味难闻的气体,改善铸造车间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双管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l型管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整体结构图。

图中:1、支架;2、轴向杆;3、端板;4、集气系统;41、气泵;42、滤芯;43、气管;5、冷却系统;51、液体箱;52、水泵;53、水管;6、双管体;61、雾化器;62、l型管;63、i型管;64、内管体;65、外管体;66、喷嘴;67、气孔;7、旋转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一种一体化端盖铸件冷却装置,包括支架1、轴向杆2、端板3、集气系统4、冷却系统5和双管体6,支架1的一侧下端安装有轴向杆2,轴向杆2上滑动连接有端板3,端板3上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有双管体6,支架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集气系统4和冷却系统5,集气系统4包括气泵41、滤芯42和气管43,气管43的一端连接有气泵41,另一端与双管体6相连接,气泵41与滤芯42相互连接;冷却系统5包括液体箱51、水泵52和水管53,液体箱51的一侧安装有水泵52,水泵52通过水管53与双管体6相连接,双管体6的一端悬空,另一端与旋转电机7的电机轴连接,旋转电机7安装于支架1上,通过旋转电机7带动双管体6旋转,旋转角度范围为顺时针180度至逆时针180度,冷却液能够均匀的喷洒在覆膜砂的表面,从而达到对覆膜砂快速、大面积的降温。

请参阅图2-3,双管体6包括l型管62、i型管63、内管体64、外管体65、喷嘴66和气孔67,l型管62和i型管63均由内管体64和外管体65相互套接构成,且内管体64上安装有喷嘴66,喷嘴66处安装有雾化器61,冷却液喷出之前通过雾化器61将其雾化,扩大喷洒面积,水雾均布,加速蒸发,控温精准,外管体65的侧壁上开设有气孔67,内管体64与水管53相通,外管体65与气管43相通,事先将冷却液加入冷却系统5的箱体中,水泵52和气泵41同时开启,则水泵52驱动冷却系统5中的冷却液依次经过水管53、双管体6的内管体64,最后从喷嘴66喷出,温度较低的冷却液直接接触高温覆膜砂会被快速蒸干转化为蒸汽,蒸汽向上流动,经过气孔67附近时被气孔67吸入,蒸汽从气孔67处依次经过外管体65和气管43,最后进入滤芯42,被滤芯42过滤,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后再排放至空气中,不仅能够快速、大面积的冷却覆膜砂,且可以借助集气系统4净化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一种一体化端盖铸件冷却装置,包括支架1、轴向杆2、端板3、集气系统4、冷却系统5和双管体6,支架1的一侧下端安装有轴向杆2,轴向杆2上滑动连接有端板3,端板3上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有双管体6,支架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集气系统4和冷却系统5,集气系统4包括气泵41、滤芯42和气管43,气管43的一端连接有气泵41,另一端与双管体6相连接,气泵41与滤芯42相互连接;冷却系统5包括液体箱51、水泵52和水管53,液体箱51的一侧安装有水泵52,水泵52通过水管53与双管体6相连接,双管体6的一端悬空,另一端与旋转电机7的电机轴连接,旋转电机7安装于支架1上,通过旋转电机7带动双管体6旋转,旋转角度范围为顺时针180度至逆时针180度,冷却液能够均匀的喷洒在覆膜砂的表面,从而达到对覆膜砂快速、大面积的降温。

请参阅图2-3,双管体6包括l型管62、内管体64、外管体65、喷嘴66和气孔67,l型管62由内管体64和外管体65相互套接构成,且内管体64上安装有喷嘴66,喷嘴66处安装有雾化器61,冷却液喷出之前通过雾化器61将其雾化,扩大喷洒面积,水雾均布,加速蒸发,控温精准,外管体65的侧壁上开设有气孔67,内管体64与水管53相通,外管体65与气管43相通,事先将冷却液加入冷却系统5的箱体中,水泵52和气泵41同时开启,则水泵52驱动冷却系统5中的冷却液依次经过水管53、双管体6的内管体64,最后从喷嘴66喷出,温度较低的冷却液直接接触高温覆膜砂会被快速蒸干转化为蒸汽,蒸汽向上流动,经过气孔67附近时被气孔67吸入,蒸汽从气孔67处依次经过外管体65和气管43,最后进入滤芯42,被滤芯42过滤,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后再排放至空气中,不仅能够快速、大面积的冷却覆膜砂,且可以借助集气系统4净化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

工作原理:事先将冷却液加入冷却系统5的箱体中,水泵52和气泵41同时开启,则水泵52驱动冷却系统5中的冷却液依次经过水管53、双管体6的内管体64,最后从喷嘴66喷出,喷出之前通过雾化器61将冷却液雾化,温度较低的冷却液直接接触高温覆膜砂会被快速蒸干转化为蒸汽,蒸汽向上流动,经过气孔67附近时被气孔67吸入,蒸汽从气孔67处依次经过外管体65和气管43,最后进入滤芯42,被滤芯42过滤,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后再排放至空气中,不仅能够快速、大面积的冷却覆膜砂,且可以借助集气系统4净化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在喷出冷却液的同时旋转电机7带动双管体6旋转,旋转角度范围为顺时针180度至逆时针180度,冷却液能够均匀的喷洒在覆膜砂的表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端盖铸件冷却装置,通过旋转电机7带动双管体6旋转,旋转角度范围为顺时针180度至逆时针180度,冷却液能够均匀的喷洒在覆膜砂的表面,从而达到对覆膜砂快速、大面积的降温,批量喷洒冷却液,利用控制覆膜砂本身的温度,且节约水资源,同时借助集气系统4净化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味难闻的气体,改善铸造车间的工作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