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浇铸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14669发布日期:2021-06-11 19:37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浇铸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合金浇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浇铸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硅铁合金生产是以矿热炉冶炼为主,其原理是将各种原料在电能的作用下,产生热效化学反应从而得到液态硅铁合金。铁水浇铸是将液态铁合金变成固态合金最常用的方法。现有技术中,由于在浇铸过程中,铁水包处于浇铸、暂停浇铸两种状态,这样会使浇铸的过程会更长,铁水温度降下来就会容易产生铁水粘包现象,这样会影响下一炉铁水量,其次时间长了会使影响铁水包的使用寿命。

中国专利cn105903914a公开了一种铸锭装置,铸锭装置包括:环形铸锭机;锭模,设在环形铸锭机上并可沿环形铸锭机移动,且锭模在浇铸位置和脱锭位置之间可翻转,锭模包括沿环形铸锭机依次布置的多个;铸锭机驱动装置,与环形铸锭机相连以驱动锭模移动;用于向锭模内浇铸浆液的浇铸装置;用于驱动锭模在浇铸位置和脱锭位置之间翻转地翻模装置;用于对锭模喷涂脱模剂的喷涂装置,其中,浇铸装置、翻模装置以及喷涂装置沿锭模的移动方向依次布置。上述循环浇铸技术方案实现了浇铸过程的自动化处理,提升了整体速度,减少了流程结束前铁水降温幅度,可以改善粘包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浇铸系统,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

一种新型浇铸系统,包括:推进机构、翻模机构、铁水包、中间包、轨道、载具、转运车、浇铸区、转运区;

携带有锭模的所述载具依次成一列停放于所述浇铸区,所述浇铸区两端分别横向安装有所述轨道;两组所述轨道的末端分别连接所述转运区左、右两端,使所述浇铸区、轨道、转运区构成循环结构;每个所述轨道上均有一辆所述转运车;

所述浇铸区下游处安装有所述翻模机构,所述翻模机构与所述浇铸区位于所述轨道的两侧;所述转运区上游处安装有一个所述推进机构,并与所述翻模机构相对于所述轨道同侧设置;所述浇铸区上游处安装有一个所述推进机构,所述推进机构与所述浇铸区位于所述轨道的两侧;

所述浇铸区斜上方设置有所述中间包,所述中间包上方为所述铁水包的移动区域;所述中间包夹层或外表面安装有加热装置。

进一步,所述轨道相对于地面为下沉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中间包额定容积与单个所述锭模浇铸量相同。

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外接可调电源。

进一步,所述转运车的平台上安装有阻尼机构。

进一步,所述推进机构为水平设置的双液压缸机构。

进一步,所述翻模机构的底座上并列铰接有两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末端均铰接摇臂结构;所述摇臂结构前端设置有方型槽,并与所述锭模侧端形成配合结构。

进一步,所述浇铸区、转运区架设有导向结构。

更进一步,所述导向结构由立柱和两端带有弧度的金属板组成;所述立柱安装于锭模载具运动方向同侧,上端通过螺栓与所述金属板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传统锭模浇铸中铁水包直接浇铸锭模,不仅落差大,铁水冲击产生大量飞溅,还存在由于铁水包容量大、质量大,造成翻转角度或角速度难控制,使出口铁水速度大且分散,也形成了大量飞溅,严重影响浇铸产品质量,且过慢的翻转速度影响了整体浇铸速度,使整个浇铸过程前后铁水包内铁水降温幅度增大,造成严重粘包现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浇铸系统,提升了系统整体浇铸速度,改善了铁水整个流程下来降温幅度大的问题,且增加中间包,不仅降低了铁水浇铸锭模的直接下落距离,还通过设计减小中间包的容量,使铁水流出中间包速度易于控制,减少铁水飞溅的情况,提升产品质量;中间包还安装有加热装置,使铁水温度保持在合适范围,实现铁水不粘中间包,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提高浇铸的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几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中体现的相同结构分布位置及分布数量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分布数量,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俯视示意图(其中铁水包采用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向机构放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翻模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推进机构;2-翻模机构;3-铁水包;4-电源;5-中间包;6-电磁线圈;7-轨道;8-转运车;9-导向机构;10-浇铸区;11-转运区;201-底座;202-液压缸;203-摇臂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上游”、“下游”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工作中实际位置关系,其中横向为图1中上-下的方向;上游-下游方向为图1中顺时针方向。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新型浇铸系统,包括:推进机构1、翻模机构2、铁水包3、中间包5、轨道7、载具、转运车8、浇铸区10、转运区11;

携带有锭模的载具依次成一列停放于浇铸区10,浇铸区10两端分别横向安装有轨道7。两组轨道7的末端分别连接转运区11左、右两端,使浇铸区10、轨道7、转运区11构成循环结构,如图1所示。每个轨道7上均有一辆转运车8。

优选设计为,为了减少系统搭建工程量,两组轨道7均为相对地面的下沉式结构,使转运车8上部平台与地面平齐,可避免浇铸区10及转运区11搭建凸台。

浇铸区10下游处安装有翻模机构2,翻模机构2与浇铸区10位于轨道7的两侧。优选地,翻模机构2的底座201上并列铰接有两组液压缸202,每组液压缸202末端均铰接摇臂结构203;摇臂结构203前端设置有方型槽,并与锭模侧端形成配合结构,具体如图3所示。

转运区11上游处安装有一个推进机构1,并与翻模机构2相对于轨道7同侧设置。浇铸区10上游处安装有一个推进机构1,推进机构1与浇铸区10位于轨道7的两侧。

浇铸区10斜上方设置有中间包5,优选设计为,中间包5额定容积与单个锭模浇铸量相同,且中间包5夹层内安装有电磁线圈6,外接可调电源4。中间包5上方为铁水包3的移动区域。

优选设计为,转运车8的平台上安装有阻尼机构;推进机构1共有两组,均为水平设置的双液压缸机构。

优选设计为,浇铸区10、转运区11架设有导向结构9;如图2所示,导向结构9由两个立柱和两端带有弧度的金属板组成;立柱安装于锭模载具运动方向同侧,上端通过螺栓与金属板固定,金属板沿锭模载具运动方向垂直设置,其水平两端向外弯曲呈弧面,用于引导锭模载具按固定方向及初始位置进入/离开转运车8。导向结构9共有四个,两两为一组,形成通道结构,如图1所示,两组导向机构9分别位于浇铸区10、转运区11下游位置。

工作原理:

当铁水包3里盛满铁水,到达指定地点,便开始对中间包5浇铸任务。当中间包5装满铁水,对首块锭模进行浇铸,浇铸完成后,由上游的推进机构1推动载具连同锭模,推进一个锭模间距停止后,进行第二个锭模的浇铸,循环浇铸下去。当首块锭模到达转运车8上,如图3所示,锭模一端插入摇臂结构203的方形槽内,由两组液压缸202带动摇臂结构203进行翻转,翻模完成后,液压缸202反向运动将锭模放回载具,之后与转运车8开始向转运区11运输锭模,到达轨道7的末端由转运区11上游推进机构1将载具连同锭模推出转运车8,进入转运区11。后空载的转运车8返回浇铸区10下游等待新的锭模及载具。如转运区11载具排列至另一侧轨道端,就由另一辆转运车8将其运回浇铸区10上游,并由上游的推进机构1推出载具及锭模进入浇铸区10,如次循环直至浇铸完成。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