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渣处理循环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34971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渣处理循环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冶炼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渣处理循环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炼钢工业上均采用循环水系统,炼钢时采用水冷却热泼钢渣。该冷却水循环系统主要采用与上级设备连接的通道及排水沟,然后通过供水泵与上级设备的进水口连接,进入循环水池。这种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循环水池长期使用后水池内钢渣淤泥沉积,需要进行清理,同时,供水长轴泵频繁损坏致使循环冷却系统停用,导致钢渣、脱硫渣冷却污水外排污染河流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渣处理循环水系统,该结构使循环水池便于日常清理维护。
[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渣处理循环水系统,包括热泼渣池、排水沟、循环水池和水泵。
[0005]其中,热泼渣池与排水沟连接,循环水池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排水沟连接,循环水池的出水口通过带有阀门的管道连接在水泵上,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在热泼渣池的进水口。
[0006]所述排水沟内设置有水池、水池出水管道,所述水池入口与热泼澄池出水口连接,其出水口通过所述水池出水管道与循环水池的入口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水池为混凝土水池。
[0008]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水池的内壁涂覆防腐涂层。
[0009]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水池上设置有防尘盖。
[0010]优选的,所述水泵是自吸式水泵。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排水沟内设置混凝土水池,增设出水管道,使用自吸式水泵代替原长轴泵。该结构使循环水池便于日常清理,同时自吸式水泵较长轴泵耐用且便于维护,可节约生产用新水,实现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渣处理循环水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路是,在排水沟内设置混凝土水池,增设出水管道,使用自吸式水泵代替原长轴泵。
[001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5]如图1所示,一种钢渣处理循环水系统,包括热泼渣池1、排水沟2、循环水池3和水泵6,其中,所述排水沟2内设置有混凝土水池4、混凝土水池出水管道5。热泼渣池I出口与排水沟2中的混凝土水池4入口连接;混凝土水池4出口与混凝土水池出水管道5 A口连接;混凝土水池出水管道5出口与循环水池3入口连接;循环水池3的出口与水泵6的入口连接;水泵6的出口与热泼渣池I的入口连接。
[0016]所述混凝土水池4,其内壁涂覆防腐涂层,顶部设置有防尘盖;所述水泵6是自吸式水泵。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渣处理循环水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0018]红热钢渣倒入热泼渣池I后打水冷却,回水经热泼渣池I通道及排水沟2的混凝土水池4逐级沉淀然后通过出水管道5进入循环水池3,循环水由自吸式水泵6打出至热泼渣池I冷却钢渣,实现水循环利用。
[0019]本实用新型安装维护简单,混凝土水池4设置在排水沟2内,未占用额外用地节约了厂房空间,可利用厂内挖机对其进行日常清理,用自吸式水泵代替长轴提升泵,便于其日常维护。本实用新型结构实现冷却水循环使用,按月计算,每月实现减排100吨,节约生产新水 50,000m3。
[0020]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钢渣处理循环水系统,包括热泼渣池、排水沟、循环水池和水泵,其中,热泼渣池与排水沟连接,循环水池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排水沟连接,循环水池的出水口通过带有阀门的管道连接在水泵上,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在热泼渣池的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内设置有水池、水池出水管道,所述水池入口与热泼澄池出水口连接,其出水口通过所述水池出水管道与循环水池的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渣处理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为混凝土水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渣处理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水池的内壁涂覆防腐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渣处理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水池上设置有防尘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渣处理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是自吸式水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钢渣处理循环水系统,包括排水沟、循环水池,其中排水沟内设置有混凝土水池、水池出水管道。热泼渣池与排水沟连接,循环水池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排水沟连接,循环水池的出水口通过带有阀门的管道连接在水泵上。循环水池中冷却水送至热泼渣池,后进入排水沟,再经由水泵送至热泼渣池实现冷却,循环利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约生产用新水、节约资源,同时混凝土水池设置在排水沟内,不占用厂房用地,循环水池也便于日常清理,另外,水泵也耐用、便于维护。
【IPC分类】C21B3-04
【公开号】CN204342816
【申请号】CN201420801360
【发明人】游思林, 谢超
【申请人】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