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轮模具侧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32841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轮模具侧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轮毂模具的侧模。
【背景技术】
[0002]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过程中,铝液在压力作用下在型腔内成型,并通过侧模和顶模之间间隙进行排气。如果对间隙控制不当,或是经过长期使用间隙变大,就可能导致铝液充型时从侧模和顶模之间的间隙处溢出,导致铝液流出,不仅会造成铸件成型不良,还会造成设备损坏甚至人员伤害。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防跑铝槽的侧模,该结构能有效解决铝液溢出造成的设备人员伤害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压铸造模具侧模,由侧模和防跑铝槽共同组成,防跑铝槽呈半圆形,半径为1.5mm-3mm,防跑铝槽设置在侧模上方,最内侧防跑铝槽边缘到侧模顶模接缝处的最小距离不超过5mm。相邻防跑铝槽之间距离不超过5mm ο
[0005]防跑铝槽的数量设置为2个-4个,当铝液进入第一个防跑铝槽后,速度会有效降低,再经过第二道、第三道防跑铝槽后,很难再达到对设备危害的级别。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保证模具排气效果的同时,解决铝液从间隙流出造成设备损坏问题,并且使得铸件因铝液流动造成的飞边大大减小,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车轮模具侧模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轮模具的侧模示意图。
[0010]图中:1-上模顶板,2-侧模,3-顶模,4-轮毂铸件,5-底模,6-底板,7_防跑铝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轮模具侧模,由侧模2和防跑铝槽7组成,防跑铝槽7呈半圆形,半径为1.5mm-3mm,防跑铝槽7设置在侧模上方,最内侧防跑铝槽7边缘到侧模顶模接缝处的最小距离不超过5mm。相邻防跑铝槽7之间距离不超过5mm。
[0012]实施方式1: 一种车轮模具侧模,由侧模2和半圆形防跑铝槽7组成,防跑铝槽7呈半圆形,半径为2.5mm,防跑铝槽设置在侧模上方,最内侧防跑铝槽边缘到侧模顶模接缝处的距离5mm。相邻防跑铝槽之间间距5mm。防跑铝槽的数量设置为2个。
[0013]实施方式2:—种车轮模具侧模,由侧模2和半圆形防跑铝槽7组成,防跑铝槽7呈半圆形,半径为2_,防跑铝槽设置在侧模上方,最内侧防跑铝槽边缘到侧模顶模接缝处的距离5mm。相邻防跑铝槽之间间距4mm。防跑铝槽的数量设置为3个。
[0014]实施方式3:—种车轮模具侧模,由侧模2和半圆形防跑铝槽7组成,防跑铝槽7呈半圆形,半径为1.5mm,防跑铝槽设置在侧模上方,最内侧防跑铝槽边缘到侧模顶模接缝处的距离5mm。相邻防跑铝槽之间间距3mm。防跑铝槽的数量设置为4个。
【主权项】
1.一种车轮模具侧模,由侧模(2)和防跑铝槽(7)组成,防跑铝槽(7)呈半圆形,半径为1.5mm-3mm,防跑铝槽(7)设置在侧模上方,最内侧防跑铝槽(7)边缘到侧模顶模接缝处的最小距离不超过5mm,防跑铝槽(7)设置的数量为2个_4个,相邻防跑铝槽(7)之间距离不超过5mm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轮模具侧模,其特征在于:防跑铝槽(7)半径为2.5_,相邻防跑铝槽之间间距5_,防跑铝槽(7)的数量设置为2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轮模具侧模,其特征在于,防跑铝槽(7)半径为2mm,相邻防跑铝槽(7)之间间距4_;防跑铝槽(7)的数量设置为3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轮模具侧模,其特征在于,防跑铝槽(7)半径为1.5mm,相邻防跑铝槽(7)之间间距3mm,防跑铝槽(7)的数量设置为4个。
【专利摘要】一种车轮模具侧模,由侧模和防跑铝槽共同组成,防跑铝槽呈半圆形,半径为1.5mm-3mm,防跑铝槽设置在侧模上方,最内侧防跑铝槽边缘到侧模顶模接缝处的最小距离不超过5mm。相邻防跑铝槽之间距离不超过5mm。防跑铝槽的数量设置为2个-4个。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保证模具排气效果的同时,解决铝液从间隙流出造成设备损坏问题,并且使得铸件因铝液流动造成的飞边大大减小,结构简单。
【IPC分类】B22D18/04
【公开号】CN205043128
【申请号】CN201520818448
【发明人】邢东, 刘兴富, 徐献义, 刘伟东, 汪煦, 李昌海
【申请人】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