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带筒注模成型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174878阅读:来源:国知局
横向引料管208,而本装置的进液口设置在所述横向引料管208的中部,并在该进液口上设置有漏斗209,本装置还包括第三底座205,在所述第三底座205上还设置有横向设置的推料油缸206,所述推料油缸的伸缩轴207通过所述横向引料管208的开口端设置于所述横向引料管208内部,且可在所述横向引料管208内往复移动;在所述横向引料管208的外壁上还包裹有保温层224,本设计中,所述的第二支座204为长方体实体结构,而所述横向引料管208贯穿该第二支座设置。
[0030]进一步的,本装置在所述第二支座204的顶部还垂直设置有支撑油缸219,并在该支撑油缸的伸缩轴220的端部上还固定有呈倒置“L”形结构的固定件223,并在该固定件223的下端还设置有多个喷头222,经由支撑油缸的伸缩轴220的往复运动实现所述喷头222的上下往复运动;并在所述喷头222运动至最下方时,其中至少一个喷头与第一模具211的内壁相向设置,以实现对所述第一模具211的内壁进行清洗,且至少一个喷头与第二模具212的内壁相向设置,以实现对所述第二模具212的内壁进行清洗,而所述的喷头222经由供液管221与清洗液提供源对应连通。
[0031]而以上所述铝水进料装置300它包括其内盛有铝水的铝水提供炉301,在所述铝水提供炉301的侧部设置有其输出轴向上设置的旋转电机303,在该旋转电机303的输出轴上垂直固定有可随该输出轴转动的支撑杆304,并在该支撑杆304的上端部还固定有向前方延伸的支撑臂305,并在该支撑臂305的前端还设置有其中部铰接于所述支撑臂305前端的活动杆306,在所述活动杆306的下端设置有其动力输出轴横向设置的取料电机311,在所述取料电机311的动力输出轴上还设置有取料勺313,该取料勺的侧部经由连杆312固定于所述取料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在所述取料勺312的上端还设置有引流嘴314 ;还包括其尾部与所述支撑臂的中部铰接的动力油缸308,该动力油缸的伸缩轴307与所述活动杆的上端部铰接,具体的为在动力油缸的尾端固定有第一连接片309,在支撑臂305上固定有第二连接片310,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铰接,实现动力油缸的尾部与支撑臂的中部铰接。
[0032]而以上所述的成品拿取装置100包括其手臂上设置抓取爪103的关节机器人102,该关节机器人102设置于所述注模成型机200的侧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关节机器人侧部的传输带101,所述关节机器人经由其手臂上的抓取爪103将卷带筒成品从第二模具中取出后放置在传输带上。
[0033]在实施中,其喷头向下运动,并经过喷头分别向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内表面喷洒液体,以对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内壁进行清洗,清洗后其喷头经由支撑油缸的作用将喷头返回至初始位置,而后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经由推压油缸15、16的作用将两者合并。
[0034]之后动力油缸的伸缩轴伸长,且其取料电机动作将取料勺伸入铝水提供炉中,之后通过取料电机将取料勺取出,并将取料电机呈水平状设置,而此时其活动杆的端部经过动力油缸308的作用向上抬起,而后旋转电机动作将取料勺旋转至漏斗的上方,如图6所示,之后,取料电机旋转将取料勺呈图6所述状态,其取料勺内的铝水有引流嘴进入漏斗内,而后铝水经由漏斗进入进入横向引料管中;之后取料勺返回初始状态以进行下一次的重复操作。
[0035]之后,推料油缸开始工作,其推料油缸的伸缩轴伸长进入横向引料管内,以将横向引料管内的铝水推入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形成的内部空腔中,其推料油缸的伸缩轴在推入其推料油缸的伸缩轴中时还可以增加铝水进入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内部空腔中的压力,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在推料油缸的伸缩轴伸推入后即收缩至初始位置,而后进入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中的铝水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中形成卷带筒成品,而后第二模具经由推压油缸15、16将其与第一模具分离,而后成品站粘接在第二模具上中的内槽中,而后关机机器人动作,其关节机器人手臂上的抓取爪进入至第二模具的前方,并将第二模具中的模具夹取后放在传输带上输出,至此完成一个工作流程。
[0036]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卷带筒注模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注模成型机,以用于形成卷带筒成品;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注模成型机侧部的铝水进料装置,以用于将铝水注入所述注模成型机上的进液口内;还包括成品拿取装置,以用于将注模成型机成型后的产品从该注模成型机中取出; 所述铝水进料装置它包括其内盛有铝水的铝水提供炉,在所述铝水提供炉的侧部设置有其输出轴向上设置的旋转电机,在该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垂直固定有可随该输出轴转动的支撑杆,并在该支撑杆的上端部还固定有向前方延伸的支撑臂,并在该支撑臂的前端还设置有其中部铰接于所述支撑臂前端的活动杆,在所述活动杆的下端设置有其动力输出轴横向设置的取料电机,在所述取料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还设置有取料勺,该取料勺的侧部经由连杆固定于所述取料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在所述取料勺的上端还设置有引流嘴;还包括其尾部与所述支撑臂的中部铰接的动力油缸,该动力油缸的伸缩轴与所述活动杆的上端部纟父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带筒注模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模成型机它包括相向设置的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相互匹配的、且用于形成卷带筒成品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在所述第一模具的外壁上设有进料口,该进料口与合并后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内部贯通,在所述第一支座、第二支座之间设置四个横向设置的滑轴,所述四个滑轴呈“口”字型设置;还包括推压板,在所述推压板上还开设有四个滑动通孔,每个滑轴安装于其中一个滑动通孔内,且所述推压板可在所述滑轴上滑动,所述第二模具的外壁固定于所述推压板的前侧壁上,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座上的推压油缸,该推压油缸的伸缩轴与所述推压板的后侧壁固定连接,以通过所述推压油缸的伸缩轴的往复运动推动所述推压板在所述滑轴上往复运动; 所述第一模具的外壁固定于所述第二支座上,且第一模具的内壁与所述第二模具内壁相向设置,通过所述推压油缸的伸缩轴的往复运动可实现所述第二模具与第一模具的合并与分开;在所述第二支座上还设置有其一端与所述进料口连通、另一端开口的横向引料管,所述进液口设置在所述横向引料管的中部,并在该进液口上设置有漏斗; 还包括第三底座,在所述第三底座上还设置有横向设置的推料油缸,所述推料油缸的伸缩轴通过所述横向引料管的开口端设置于所述横向引料管内部,且可在所述横向引料管内往复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带筒注模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支座的顶部还垂直设置有支撑油缸,并在该支撑油缸的伸缩轴的端部上还固定有呈倒置“L”形结构的固定件,并在该固定件的下端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喷头,经由支撑油缸的伸缩轴的往复运动实现所述喷头的上下往复运动;并在所述喷头运动至最下方时,其中至少一个喷头与第一模具的内壁相向设置,以实现对所述第一模具的内壁进行清洗,且至少一个喷头与第二模具的内壁相向设置,以实现对所述第二模具的内壁进行清洗,所述喷头经由供液管与清洗液提供源对应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带筒注模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拿取装置包括其手臂上设置抓取爪的关节机器人,该关节机器人设置于所述注模成型机的侧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关节机器人侧部的传输带,所述关节机器人经由其手臂上的抓取爪将卷带筒成品从第二模具中取出后放置在传输带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自动化高、生产效率高的卷带筒注模成型系统,它包括注模成型机,以用于形成卷带筒成品;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注模成型机侧部的铝水进料装置,以用于将铝水注入所述注模成型机上的进液口内;还包括成品拿取装置,以用于将注模成型机成型后的产品从该注模成型机中取出。
【IPC分类】B22D17/08
【公开号】CN205085363
【申请号】CN201520783708
【发明人】郑晨, 张荣山
【申请人】江西省瑞明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