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压石墨氯化氢合成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2090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正压石墨氯化氢合成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正压石墨氯化氢合成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石墨氯化氢合成炉,为了提高传热效果减少传热阻力,其石墨炉筒的炉壁不能做得太厚,较薄的炉壁具有较高的传热性能,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结构强度低,承受炉内正压的能力较低,不能适应技术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在乙炔法聚氯乙烯生产中,需要较高压力合成输送氯化氢气体的场合。这时一般采取增加石墨炉筒壁厚的措施来满足对安全性的要求。石墨炉筒壁厚增加后又带来另一问题,其传热阻力增加,换热效果降低,产能受到限制。另外石墨炉筒与钢外壳夹套间的冷却水采用自然对流,水的流速低,换热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传热效果好、承受正压较高、安全性能好的正压石墨氯化氢合成炉。
本实用新型的正压石墨氯化氢合成炉,包括一组石墨炉筒、冷却腔和钢制外壳,氯气和氢气的进气口及其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石墨炉筒壁内分布有纵向冷却介质流道,所述纵向冷却介质流道两端分别经横向冷却介质流道与冷却腔相通,石墨炉筒与钢外壳之间设置有冷却介质折流板。
所述的冷却介质流道可以为圆形或方形或扁形。
所述的折流板紧包于石墨炉筒壁上或连接于钢外壳上,紧包于石墨炉筒壁上时起到对石墨炉筒增强作用。
所述的石墨炉筒可以制成多节,也可以制成单节。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结构以后,与现有的石墨氯化氢合成炉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合理,承受正压较高,安全性能好,换热效果好,易于实现氯化氢合成装置的大型化,提高生产能力。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石墨炉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石墨炉筒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氯气氢气进气燃烧装置;2.石墨炉筒;3.冷却介质折流板;4.横向冷却介质流道;5.纵向冷却介质流道;6.钢外壳;7.冷却腔;8.氯化氢气出口;9.三流道石墨换热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正压石墨氯化氢合成炉,其结构主要包括石墨炉体2,钢制外壳6,冷却腔7,底部有氯气氢气进气和燃烧装置1,上部有氯化氢气出口8,在石墨炉体2内部加工有纵向冷却介质流道5和横向冷却介质流道4,横向冷却介质流道4开口于石墨炉体2外壁与冷却腔7相通,纵向介质流道5和横向介质流道4连通,石墨炉体2与钢外壳6之间安装有冷却介质折流板3,冷却介质在钢外壳和折流板的约束下从冷却介质流道中流过,进行换热。当冷却介质采用压力软水并配套蒸汽发生闪蒸罐时,本型合成炉可以附产蒸汽。所述的冷却介质流道4和5为圆形或方形或扁形或其它形状。所述的折流板3紧包于石墨炉筒2的筒壁上或连接于钢外壳6上,折流板3紧包于石墨炉筒壁上时可起到对石墨炉筒增强作用。所述的石墨炉筒2可以由多节叠加而成,也可以制成单节。
实施例2图4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与中国专利CN03222171.1三流道石墨换热块组合在一起时的实施例。合成炉的主体及下部与实施例1同,由三流道石墨换热块9组成的冷却器叠加在合成炉上部,氯化氢气体经三流道石墨换热块中间流道到达上部后通过石墨换热块纵向流道进一步冷却。本型合成炉可以将合成的氯化氢气体冷却至40℃以下。
权利要求1.一种正压石墨氯化氢合成炉,包括一组石墨炉筒、冷却腔和钢制外壳,氯气和氢气的进气口及其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石墨炉筒壁内分布有纵向冷却介质流道,所述纵向冷却介质流道两端分别经横向冷却介质流道与冷却腔相通,石墨炉筒与钢外壳之间设置有冷却介质折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石墨氯化氢合成炉,其特征在于冷却介质流道可以为圆型或非圆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压石墨氯化氢合成炉,其特征在于冷却介质折流板紧包于石墨炉筒壁上或连接于钢外壳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压石墨氯化氢合成炉,其特征在于石墨炉筒可以制成多节,也可以制成单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正压石墨氯化氢合成炉,包括石墨炉筒、冷却腔和钢制外壳,氯气和氢气的进气口及其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石墨炉筒壁内分布有纵向冷却介质流道,所述纵向冷却介质流道两端分别经横向冷却介质流道与冷却腔相通,石墨炉筒与钢外壳之间设置有冷却介质折流板。具有结构合理,承受正压较高,安全性能好和换热效果好等优点,易于实现氯化氢合成装置的大型化。
文档编号C01B7/01GK2776953SQ20052006993
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1日
发明者季新忠 申请人:南通华耐特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