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陶瓷臭氧发生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2220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孔陶瓷臭氧发生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发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孔陶瓷臭氧发生片。
背景技术
一般的,臭氧有杀菌、除臭、分解有毒气体及抑制生长、净化空气等作用。臭氧管是 用于产生臭氧的装置,通常以电晕放电形式制取臭氧。臭氧发生器按材料分类时,可分为 玻璃臭氧管,陶瓷臭氧管,搪瓷臭氧管等。玻璃臭氧管易碎,搪瓷臭氧管易剥落。按外形可 分为管式和板式,管式和板式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的有效面积小,易漏电和被击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孔陶瓷臭氧发生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多孔陶瓷臭氧发生片,其结构包 括陶瓷基片、以及设置在陶瓷基片前后两侧的放电电极和诱导电极,陶瓷基片是由六边形 陶瓷管单体在同一水平面上紧密排列构成的蜂窝片状整体结构,陶瓷基片的前后板面上分 别铺设有沿板面各陶瓷管管缝设置的蜂窝网状的放电电极和诱导电极,放电电极和诱导电 极分别连接到直插引出电极。所述的陶瓷基片外围设置有绝缘边框支架。所述的陶瓷基片的陶瓷管单体采用高介电常数复合陶瓷。所述的陶瓷基片的陶瓷管单体采用氧化铝复合陶瓷。所述的放电电极和诱导电极是钨、钼、镍的合金电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该多孔陶瓷臭氧发生片的基片和电极是由陶瓷制成或覆盖,机械强度大,耐高压, 不爆裂,避免了臭氧对电极的腐蚀,有效的延长了臭氧发生器的使用寿命。该多孔陶瓷臭氧发生片采用了独特的高介电常数复合陶瓷,基片的介电常数显著 高于普通的玻璃臭氧管,陶瓷臭氧管和搪瓷臭氧管,在相同的工况及规格条件下,臭氧产生 率显著提高。该多孔陶瓷臭氧发生片的陶瓷基片采用蜂窝式多孔结构,在相同的体积条件下, 相对于以往的臭氧发生器,本实用新型臭氧产生的有效面积增加2至5倍。该多孔陶瓷臭氧发生片可以制取浓度和纯度更高的臭氧,效率高,制取过程安全稳定。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
3[0018]1、陶瓷管单体,2、放电电极,3、诱导电极,4、直插引出电极,5、绝缘边框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多孔陶瓷臭氧发生片作以下详细说明。如附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孔陶瓷臭氧发生片,其结构包括陶瓷基片、以 及设置在陶瓷基片前后两侧的放电电极2和诱导电极3,陶瓷基片是由六边形陶瓷管单体1 在同一水平面上紧密排列构成的蜂窝片状整体结构,陶瓷基片的前后板面上分别铺设有沿 板面各陶瓷管管缝设置的蜂窝网状的放电电极2和诱导电极3,放电电极2和诱导电极3分 别连接到直插引出电极4。陶瓷基片外围设置有绝缘边框支架5。陶瓷基片的陶瓷管单体 采用高介电常数的氧化铝复合陶瓷。陶瓷管单体1管壁厚在1.0到3. Omm之间。放电电极 2和诱导电极3是钨、钼、镍的合金电极,由金属钨,金属钼,金属镍制成的合金浆料印刷到 陶瓷基片前后两板面形成的电极。作为该多孔陶瓷臭氧发生片的进一步改进,可将多孔陶 瓷臭氧发生片置于不锈钢外壳内,不锈钢外壳通过风冷或水冷的方式对多孔陶瓷臭氧发生 片进行降温,从而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率。
权利要求多孔陶瓷臭氧发生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基片、以及设置在陶瓷基片前后两侧的放电电极和诱导电极,陶瓷基片是由六边形陶瓷管单体在同一水平面上紧密排列构成的蜂窝片状整体结构,陶瓷基片的前后板面上分别铺设有沿板面各陶瓷管管缝设置的蜂窝网状的放电电极和诱导电极,放电电极和诱导电极分别连接到直插引出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陶瓷臭氧发生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基片外围设置 有绝缘边框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陶瓷臭氧发生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基片的陶瓷管 单体采用高介电常数复合陶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陶瓷臭氧发生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基片的陶瓷管 单体采用氧化铝复合陶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陶瓷臭氧发生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电电极和诱导电 极是钨、钼、镍的合金电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孔陶瓷臭氧发生片,属于臭氧发生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陶瓷基片、以及设置在陶瓷基片前后两侧的放电电极和诱导电极,陶瓷基片是由六边形陶瓷管单体在同一水平面上紧密排列构成的蜂窝片状整体结构,陶瓷基片的前后板面上分别铺设有沿板面各陶瓷管管缝设置的蜂窝网状的放电电极和诱导电极,放电电极和诱导电极分别连接到直插引出电极。该多孔陶瓷臭氧发生片机械强度大,耐高压,不爆裂,避免了臭氧对电极的腐蚀,有效的延长了臭氧发生器的使用寿命。该多孔陶瓷臭氧发生片可以制取浓度和纯度更高的臭氧,效率高,制取过程安全稳定。
文档编号C01B13/11GK201713314SQ20102023572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4日
发明者管金星, 解清田, 赵大亮 申请人:管金星;解清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