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硅超细微粉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90108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微粉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化硅超细微粉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亚微米级碳化硅微粉主要应用于碳化硅密封件、轴承的原料,碳化硅密封件轴承具有耐磨、耐腐蚀、高温强度高、高热导、烧结温度一般超细微粉是2160-2200℃亚微米级,亚微米级碳化硅微粉的生产方法主要是制备悬浮液,靠水力分级取得,利用悬浮法分级,生产亚微米级碳化硅微粉虽能达到技术和质量要求,但却存在一定的限制,提纯精度差,生产效率低,用水量大,浪费水资源,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碳化硅超细微粉制备方法。

本碳化硅超细微粉粒度D50值为0.1um-0.3um,所述微粉中的最大颗粒粒径小于2um,比表面积(BET)为30m2/g-50m2/g,纯度≥95wt%,烧结温度1800-2000℃,烧结密度大于3.1g/m3。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碳化硅超细微粉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混浆 将粒度D50≤0.45微米的碳化硅微粉按重量比1∶6-9与水混合,并搅拌均匀;为提高产品质量,以采用纯净水为宜;

分级 分级得粒度D50值为0.1um-0.3um,最大颗粒粒径小于2um的碳化硅超细微粉;

脱水、烘干 脱水后烘干得碳化硅超细微粉。

烘干温度100-150℃,时间30-60小时。

所述分级为采用将高压微粉浆液经一对分级盘之间的分级间隙排 出分级的机械式分级,所述的一对分级盘中,一个是固定盘,另一个是转动盘,所述固定盘通过弹性压紧装置轴向压紧于所述的转动盘上。采用纯净水混浆一定要搅拌均匀,充分分散,且以采用固相含量不能超过35%加入分级设备进行分级为宜。

本发明的方法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产品精度高,能够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最大颗粒粒径小于2um的碳化硅超细微粉生产方法,且生产的亚微米级碳化硅超细微粉质量稳定,无大粒存在,完全能达到技术和质量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碳化硅超细微粉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混浆 将粒度(D50)≤0.45微米的碳化硅微粉按重量比1∶6与纯净水混合,并搅拌均匀;

分级 分级得粒度D50值为0.2um-0.3um的碳化硅超细微粉;

脱水、烘干 脱水后烘干,烘干温度100℃,时间60小时,得碳化硅超细微粉。碳化硅超细微粉,微粉粒度D50值为0.2um-0.3um,最大颗粒粒径小于2um,比表面积为30-45m2/g,纯度97.5wt%,烧结温度1900℃度,烧结密度3.15g/m3。

实施例二

一种碳化硅超细微粉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混浆 将粒度≤0.45微米的碳化硅微粉按重量比1∶9与水混合,并搅拌均匀;

分级 分级为采用将高压微粉浆液经一对转动的分级盘之间间隙排出分级的机械式分级,分级得粒度D50值为0.1um-0.2um的碳化硅超细微粉;

脱水、烘干 脱水后烘干,烘干温度150℃,时间30小时,得碳化 硅超细微粉。微粉粒度D50值为0.1um-0.2um,比表面积为40-50m2/g,纯度98.2wt%,烧结温度1800℃度,烧结密度3.18g/m3。

本方法生产成本低,产品精度高,能够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且生产的碳化硅超细微粉质量稳定,完全能达到技术和质量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