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藻土建筑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1223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藻土建筑材料。



背景技术:

系统创新对环境协调性的改进最大,花费的时间最长,不难理解,系统创新的难度也最大,而产品的改进相对简单,对环境协调性的提高也相对小些。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某种材料而言,生态化或环境协调化的发展并不一定要遵循这四种排列顺序。

关于生态建材的发展策略,环境协调性与使用性能之间并不总是能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生态建材的发展不能以过分牺牲使用性能为代价。但生态建材料使用性能的要求不一定都要高性能,而是指满足使用要求的优异性能或最佳使用性能。性能低的建筑材料势必影响耐久性和使用功能,在生产环节中为节能利废而牺牲性能并不一定能提高材料的环境协调性。

在生态建材发展的重点方面,国内外不少研究者关注按环保和生态平衡理论设计制造的新型建筑材料,如无毒装饰材料,绿色涂料,采用生活和工业废弃物生产的建筑材料,有益健康和杀菌抗菌的建筑材料,低温或免烧水泥、土陶瓷等。笔者认为,从宏观来看,中国发展生态建材,现阶段的重点应放在引入资源和环境意识,采用高新技术对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建筑材料进行环境协调化改造,尽快改善建材工业对资源能源的浪费和严理污染环境的状况,其实,提高传统建筑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能并不是排斥发展新型的生态建材,而是前面所述的发展生态建材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轻质、保温和隔音的效果的一种硅藻土建筑材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硅藻土建筑材料,包括硅藻土、粉煤灰、木质纤维、耐碱玻璃纤维、硅酸盐和硅烷偶联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硅藻土占45%-50%,粉煤灰占19%-20%,木质纤维占13%-14%,耐碱玻璃纤维占10%-15%,硅酸盐占2%-8%,硅烷偶联剂占2%-3%,所述耐碱玻璃纤维包括钠钙硅酸盐玻璃、二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钠。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木质纤维为石棉纤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硅藻土建筑材料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硅藻土占50%,粉煤灰占20%,木质纤维占13%,耐碱玻璃纤维占11%,硅酸盐占4%,硅烷偶联剂占2%。

本发明的一种硅藻土建筑材料,具有轻质、保温和隔音的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在一实施例中,一种硅藻土建筑材料,包括硅藻土、粉煤灰、木质纤维、耐碱玻璃纤维、硅酸盐和硅烷偶联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硅藻土占45%-50%,粉煤灰占19%-20%,木质纤维占13%-14%,耐碱玻璃纤维占10%-15%,硅酸盐占2%-8%,硅烷偶联剂占2%-3%,所述耐碱玻璃纤维包括钠钙硅酸盐玻璃、二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钠。

进一步说明,所述木质纤维为石棉纤维,所述硅藻土建筑材料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硅藻土占50%,粉煤灰占20%,木质纤维占13%,耐碱玻璃纤维占11%,硅酸盐占4%,硅烷偶联剂占2%。

在进一步说明,耐碱玻璃纤维,主要用于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混凝土(简称GRC)的肋筋材料,是100%无机纤维,在非承重的水泥构件中是钢材和石棉的理想替代品。它的特点是耐碱性好,能有效抵抗水泥中高碱物质的侵蚀,握裹力强,弹性模量、抗冲击、抗拉、抗弯强度极高,不燃、抗冻、耐温度、湿度变化能力强,抗裂、抗渗性能卓越,具有可设计性强,易成型等特点,是广泛应用在高性能增强(水泥)混凝土中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型增强材料。

在进一步说明,硅藻土具有孔隙度大、吸收性强、化学性质稳定、耐磨、耐热等特点,能为涂料提供优异的表面性能,增容,增稠以及提高附着力。由于它具有较大的孔体积,能使涂膜缩短干燥时间。还可减少树脂的用量,降低成本。该产品被认为是一种具有良好性价比的高效涂料用消光粉产品,已被国际上众多的大型涂料生产商作为指定用品,广泛应用于水性硅藻泥。许多以硅藻土为原料的新型室内外涂料、装修材料,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中国是一个潜在的发展硅藻土室内外涂料的一种天然材料,不含有害化学物质,除了具有不燃、隔音、防水、重量轻以及隔热等特点外,还有除湿、除臭、净化室内空气等作用,是优良的环保型室内外装修材料。本发明提供一种硅藻土建筑材料,具有轻质、保温和隔音的的效果。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