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iC复合纤维缠绕包壳的高温裂解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95066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新型核包壳材料制造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iC复合纤维缠绕包壳的高温裂解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所有的商用轻水反应堆燃料包壳都是以Zr为基体的合金。这一族材料经过50多年的研究和应用,核燃料的性能以及此类燃料包壳的可靠性均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锆合金包壳的服役寿命要受到材料腐蚀性能的影响,即在反应堆冷却剂中的氧化,尤其是氢的吸收,而且,一旦遇到高温蒸汽,锆合金的腐蚀将更为迅速。同时,随着235U富集度的进一步增加,或者由于其它方面的变化使得燃料中裂变产物的量进一步升高,这就要求研发具有更为优良的抗辐照损伤和耐腐蚀性能的其它材料,同时,也要求此类材料在发生严重事故的条件下,其性能恶化的程度能够进一步降低。因此,从长远的发展趋势来看,开发新型包壳材料势在必行。SiC复合材料能够满足轻水反应堆对更高安全性、更高性能以及更高经济性的要求,相对于锆合金包壳,以SiC为基体的燃料包壳优势更为明显,具体如下:

对热中子的吸收率更低(比相同壁厚的锆包壳低~25%);

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几乎不存在腐蚀和氢的聚集,这样可以大幅提高燃料的寿命和提升燃料的富集度;

高温条件下几乎不损失强度,且腐蚀速率低;

发生重大事故时降解速率极低:不会熔毁,腐蚀速率低,微量/无氢气。

基于上述特点,SiC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包壳材料。因此,开展SiCf/SiC复合材料及其包壳制备工艺的研究,对于提升燃料元件寿命、提高燃料燃耗以及增加反应堆运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iC复合纤维缠绕包壳的高温裂解处理工艺方法,其经过高温裂解后,固化在包壳管内部的前躯体分解,在包壳管内部纤维间获得碳化硅沉积物。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SiC复合纤维缠绕包壳的高温裂解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SiC复合纤维缠绕形成的包壳预制件放置于高温烧结炉中,抽真空至20Pa以下,充入氩气至标准大气压,再次抽真空充氩气,如此反复2~4次;

步骤二:继续通入氩气使炉体达到微正压0.1~0.105MPa,保持氩气通入、流出的状态开始升温,氩气通入及流出量为1~10L/min,升温速度为3~15℃/min;

步骤三:当温度达到1000~1600℃时,保温1~2h,使SiC复合纤维缠绕后的包壳预制件发生裂解反应;

步骤四:到达保温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氩气,样品随炉缓慢降温,到达室温时出炉。

如上所述的一种SiC复合纤维缠绕包壳的高温裂解处理方法,其在步骤四之后还对高温裂解后的SiC复合材料包壳管进行气相沉积。

如上所述的一种SiC复合纤维缠绕包壳的高温裂解处理方法,其所述的在步骤四之后还对高温裂解后的SiC复合材料包壳管进行气相沉积,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在20Pa以内的真空状态下加热,并通入三氯甲基硅烷、氩气、氢气的混合气体,保持一定温度开始沉积;

2)沉积结束后,取出SiC复合材料包壳管,重复步骤1),进行多次沉积,以获得不同厚度沉积层的碳化硅复合包壳管。

如上所述的一种SiC复合纤维缠绕包壳的高温裂解处理方法,其所述步骤1)中,通入三氯甲基硅烷流量为100mL/min~5000mL/min,氩气流量为2L/min~6L/min,氢气流量为1L/min~6L/min。

如上所述的一种SiC复合纤维缠绕包壳的高温裂解处理方法,其所述步骤2)中,气相沉积温度1000℃~1200℃,气相沉积时间6h~60h。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本发明首次在碳化硅复合包壳材料中采用高温裂解的手段,设计了碳化硅复合材料包壳管裂解的工艺方法,通过工艺实验确定了最佳参数,裂解后的包壳管内部获得了明显的碳化硅产物,裂解反应进行完全充分是后续气相沉积工艺致密化的基础,目前工艺裂解后的包壳管经过后续的气相渗透后陶瓷化现象显著,相对密度可达到85%以上。该工艺为新一代包壳材料,碳化硅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包壳的研制和应用提供技术基础和保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SiC复合纤维缠绕包壳的高温裂解处理工艺方法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SiC复合纤维缠绕包壳的高温裂解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SiC复合纤维缠绕形成的包壳预制件放置于高温烧结炉中,抽真空至20Pa以下,充入氩气至标准大气压,再次抽真空充氩气,如此反复3次;

步骤二:继续通入氩气使炉体达到微正压0.1MPa,保持氩气通入、流出的状态开始升温,氩气通入及流出量为5L/min,升温速度为10℃/min;

步骤三:当温度达到1200℃时,保温2h,使SiC复合纤维缠绕后的包壳预制件发生裂解反应;

步骤四:到达保温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氩气,样品随炉缓慢降温,到达室温时出炉。

在步骤四之后还对高温裂解后的SiC复合材料包壳管进行气相沉积,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在20Pa以内的真空状态下加热,并通入三氯甲基硅烷、氩气、氢气的混合气体,保持一定温度开始沉积;通入三氯甲基硅烷流量为800mL/min,氩气流量为4L/min,氢气流量为2L/min。气相沉积温度1100℃,气相沉积时间20h。

2)沉积结束后,取出SiC复合材料包壳管,重复步骤1),进行3次沉积,以获得不同厚度沉积层的碳化硅复合包壳管。

实施例2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SiC复合纤维缠绕包壳的高温裂解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SiC复合纤维缠绕形成的包壳预制件放置于高温烧结炉中,抽真空至20Pa以下,充入氩气至标准大气压,再次抽真空充氩气,如此反复2次;

步骤二:继续通入氩气使炉体达到微正压0.105MPa,保持氩气通入、流出的状态开始升温,氩气通入及流出量为1L/min,升温速度为3℃/min。

步骤三:当温度达到1000℃时,保温2h,使SiC复合纤维缠绕后的包壳预制件发生裂解反应;

步骤四:到达保温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氩气,样品随炉缓慢降温,到达室温时出炉。

实施例3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SiC复合纤维缠绕包壳的高温裂解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SiC复合纤维缠绕形成的包壳预制件放置于高温烧结炉中,抽真空至20Pa以下,充入氩气至标准大气压,再次抽真空充氩气,如此反复4次;

步骤二:继续通入氩气使炉体达到微正压0.1MPa,保持氩气通入、流出的状态开始升温,氩气通入及流出量为10L/min,升温速度为15℃/min。

步骤三:当温度达到1600℃时,保温1h,使SiC复合纤维缠绕后的包壳预制件发生裂解反应;

步骤四:到达保温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氩气,样品随炉缓慢降温,到达室温时出炉。

在步骤四之后还对高温裂解后的SiC复合材料包壳管进行气相沉积,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在20Pa以内的真空状态下加热,并通入三氯甲基硅烷、氩气、氢气的混合气体,保持一定温度开始沉积;通入三氯甲基硅烷流量为5000mL/min,氩气流量为6L/min,氢气流量为6L/min。气相沉积温度1200℃,气相沉积时间6h。

2)沉积结束后,取出SiC复合材料包壳管,重复步骤1),进行2次沉积,以获得不同厚度沉积层的碳化硅复合包壳管。

实施例4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SiC复合纤维缠绕包壳的高温裂解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SiC复合纤维缠绕形成的包壳预制件放置于高温烧结炉中,抽真空至20Pa以下,充入氩气至标准大气压,再次抽真空充氩气,如此反复3次;

步骤二:继续通入氩气使炉体达到微正压0.1MPa,保持氩气通入、流出的状态开始升温,氩气通入及流出量为6L/min,升温速度为10℃/min。

步骤三:当温度达到1200℃时,保温1.5h,使SiC复合纤维缠绕后的包壳预制件发生裂解反应;

步骤四:到达保温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氩气,样品随炉缓慢降温,到达室温时出炉。

在步骤四之后还对高温裂解后的SiC复合材料包壳管进行气相沉积,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在20Pa以内的真空状态下加热,并通入三氯甲基硅烷、氩气、氢气的混合气体,保持一定温度开始沉积;通入三氯甲基硅烷流量为100mL/min,氩气流量为2L/min,氢气流量为1L/min。气相沉积温度1000℃,气相沉积时间60h。

2)沉积结束后,取出SiC复合材料包壳管,重复步骤1),进行4次沉积,以获得不同厚度沉积层的碳化硅复合包壳管。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与本发明构思无实质性差异的各种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