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潮霉抹面砂浆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0477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及其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潮霉抹面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抹面砂浆是建筑物墙体表面施工用必备材料。建筑墙体在砌筑完成后,一般均要进行砂浆抹面施工,以便将各个砌筑块(如砖)连接构成一个整体,增加强度,填堵砌筑块之间的缝隙,同时找平砌筑墙体表面以便于装饰(贴壁纸、贴瓷砖、刮大白、刷涂料)施工。目前,常用的抹面砂浆大多由水泥、砂子加水混合搅拌制成,另外根据需要添加一些外加剂如107胶、抗冻剂、减水剂、膨胀剂等,基本上均能够满足内地常规建筑墙体表面的抹面要求。但是,在沿海地区,尤其是北方沿海地区,由于特殊的气候因素,温差变化大、风大且多变、空气潮湿(海风及海水中钾、钠、氯离子浓度高),采用常规抹面砂浆施工后,墙体表面的保水透气性差,墙面易开裂、易剥落,导致墙体内表面出现潮霉现象,不仅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健康、降低墙体强度,而且影响室内美观,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烦恼。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潮霉抹面砂浆及其制备方法,该砂浆和易性、保水透气性好,墙面不易开裂、不易剥落,可有效克服北方沿海地区特殊的气候因素(潮湿空气中的钾、钠、氯离子浓度高、海风大、温差大)影响,降低建筑墙体内墙面易发生霉变几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潮霉抹面砂浆,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水泥100-120、建筑砂550-660、石灰膏50-60、粉煤灰25-30、硅藻土50-60、107胶5-7、外加剂17.5-27。

所述水泥优选为矿渣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32.5。

所述建筑砂平均粒径为0.35-4.5mm,含泥量小于1.0%。

所述外加剂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ST2000型淀粉醚1-3、EP-13环氧树脂1.5-2.5、甲基纤维素醚2-3、聚羟酸粉剂减水剂3-4、烷基硅酸盐有机硅防水剂3-4、C12H25N(EO)7(PO)5H有机硅增强剂2.5-3.5、苯乙烯1-1.5、硅酸钙2.5-3.5、亚硝酸钠和碳酸盐混合型防冻剂1-2。

一种防潮霉抹面砂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建筑砂干燥至含水率在0.5%以下,过筛并剔除粘土、草根、树叶及其它有机物有害物质,大于4.5mm的颗粒送入破碎机,其余的称重送入搅拌机;

2)被送入破碎机大于4.5mm的建筑砂经再次破碎,重复步骤1);

3)将硅藻土放入烘箱进行烘干处理,烘箱温度大于等于300℃;

4)将烘干处理后的硅藻土进行研磨处理,过筛,大于200目的颗粒继续重新研磨,其余的称重送入搅拌机;

5)淋制石灰膏:将孔径不大于3mmx3mm方孔筛设置在沉淀池内,用块状生石灰淋制,常温下熟化时间为15-30天;

6)将水泥、淋制好的石灰膏、粉煤灰、107胶分别称重送入搅拌机,搅拌混合1.5-2.5min;

7)将ST2000型淀粉醚、EP-13环氧树脂、甲基纤维素醚、聚羟酸粉剂减水剂、烷基硅酸盐有机硅防水剂、C12H25N(EO)7(PO)5H有机硅增强剂、苯乙烯、硅酸钙、亚硝酸钠和碳酸盐混合型防冻剂分别称重预混制得外加剂,送入搅拌机搅拌混合10-15min即得干混砂浆;

8)在施工现场,按15-20%比例加水搅拌混合即得抹面砂浆,可用于建筑墙体抹面施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按照本发明制备的抹面砂浆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保水透气性和抗裂性等特点,可有效克服北方沿海地区特殊的气候因素(潮湿空气中的钾、钠、氯离子浓度高、海风大、温差大)影响,降低建筑墙体内墙面易发生霉变几率;

2)按照本发明制备的抹面砂浆含有的硅藻土不含有毒有害物质,耐磨不易粉化,能够净化空气,绿色环保;

3)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易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防潮霉抹面砂浆,包括以下重量份(kg)的原料组分:矿渣硅酸盐水泥100、建筑砂550、石灰膏50、粉煤灰25、硅藻土50、107胶5、外加剂17.5。

所述外加剂为由以下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ST2000型淀粉醚1、EP-13环氧树脂1.5、甲基纤维素醚2、聚羟酸粉剂减水剂3、烷基硅酸盐有机硅防水剂3、C12H25N(EO)7(PO)5H有机硅增强剂2.5、苯乙烯1、硅酸钙2.5、亚硝酸钠和碳酸盐混合型防冻剂1。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建筑砂干燥至含水率在0.5%以下,过筛并剔除粘土、草根、树叶、碱质及其它有机物有害物质,大于4.5mm的颗粒送入破碎机,其余的称重送入搅拌机;

2)被送入破碎机大于4.5mm的建筑砂经再次破碎,重复步骤1);

3)将硅藻土放入烘箱进行烘干处理,烘箱温度300℃;

4)将烘干处理后的硅藻土进行研磨处理,过筛,大于200目的颗粒继续重新研磨,其余的称重送入搅拌机;

5)淋制石灰膏:将孔径不大于3mmx3mm方孔筛设置在沉淀池内,用块状生石灰淋制,常温下熟化时间为15天;

6)将水泥、淋制好的石灰膏、粉煤灰、107胶分别称重送入搅拌机,搅拌混合2min;

7)将ST2000型淀粉醚、EP-13环氧树脂、甲基纤维素醚、聚羟酸粉剂减水剂、烷基硅酸盐有机硅防水剂、C12H25N(EO)7(PO)5H有机硅增强剂、苯乙烯、硅酸钙、亚硝酸钠和碳酸盐混合型防冻剂分别称重预混制得外加剂,送入搅拌机搅拌混合10min即得干混砂浆;

8)在施工现场,按15%比例加水搅拌混合即得抹面砂浆,可用于建筑墙体抹面施工。

【实施例2】

一种防潮霉抹面砂浆,包括以下重量份(kg)的原料组分:普通硅酸盐水泥110、建筑砂610、石灰膏55、粉煤灰27.5、硅藻土55、107胶6、外加剂22.25。

所述外加剂为由以下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ST2000型淀粉醚2、EP-13环氧树脂2、甲基纤维素醚2.5、聚羟酸粉剂减水剂3.5、烷基硅酸盐有机硅防水剂3.5、C12H25N(EO)7(PO)5H有机硅增强剂3、苯乙烯1.25、硅酸钙3、亚硝酸钠和碳酸盐混合型防冻剂1.5。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建筑砂干燥至含水率在0.5%以下,过筛并剔除粘土、草根、树叶、碱质及其它有机物有害物质,大于4.5mm的颗粒送入破碎机,其余的称重送入搅拌机;

2)被送入破碎机大于4.5mm的建筑砂经再次破碎,重复步骤1);

3)将硅藻土放入烘箱进行烘干处理,烘箱温度310℃;

4)将烘干处理后的硅藻土进行研磨处理,过筛,大于200目的颗粒继续重新研磨,其余的称重送入搅拌机;

5)淋制石灰膏:将孔径不大于3mmx3mm方孔筛设置在沉淀池内,用块状生石灰淋制,常温下熟化时间为22天;

6)将水泥、淋制好的石灰膏、粉煤灰、107胶分别称重送入搅拌机,搅拌混合2min;

7)将ST2000型淀粉醚、EP-13环氧树脂、甲基纤维素醚、聚羟酸粉剂减水剂、烷基硅酸盐有机硅防水剂、C12H25N(EO)7(PO)5H有机硅增强剂、苯乙烯、硅酸钙、亚硝酸钠和碳酸盐混合型防冻剂分别称重预混制得外加剂,送入搅拌机搅拌混合13min即得干混砂浆;

8)在施工现场,按18%比例加水搅拌混合即得抹面砂浆,可用于建筑墙体抹面施工。

【实施例3】

一种防潮霉抹面砂浆,包括以下重量份(kg)的原料组分:粉煤灰硅酸盐水泥120、建筑砂660、石灰膏60、粉煤灰30、硅藻土60、107胶7、外加剂27。

所述外加剂为由以下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ST2000型淀粉醚3、EP-13环氧树脂2.5、甲基纤维素醚3、聚羟酸粉剂减水剂4、烷基硅酸盐有机硅防水剂4、C12H25N(EO)7(PO)5H有机硅增强剂3.5、苯乙烯1.5、硅酸钙3.5、亚硝酸钠和碳酸盐混合型防冻剂2。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建筑砂干燥至含水率在0.5%以下,过筛并剔除粘土、草根、树叶、碱质及其它有机物有害物质,大于4.5mm的颗粒送入破碎机,其余的称重送入搅拌机;

2)被送入破碎机大于4.5mm的建筑砂经再次破碎,重复步骤1);

3)将硅藻土放入烘箱进行烘干处理,烘箱温度300℃;

4)将烘干处理后的硅藻土进行研磨处理,过筛,大于200目的颗粒继续重新研磨,其余的称重送入搅拌机;

5)淋制石灰膏:将孔径不大于3mmx3mm方孔筛设置在沉淀池内,用块状生石灰淋制,常温下熟化时间为30天;

6)将水泥、淋制好的石灰膏、粉煤灰、107胶分别称重送入搅拌机,搅拌混合2.5min;

7)将ST2000型淀粉醚、EP-13环氧树脂、甲基纤维素醚、聚羟酸粉剂减水剂、烷基硅酸盐有机硅防水剂、C12H25N(EO)7(PO)5H有机硅增强剂、苯乙烯、硅酸钙、亚硝酸钠和碳酸盐混合型防冻剂分别称重预混制得外加剂,送入搅拌机搅拌混合15min即得干混砂浆;

8)在施工现场,按20%比例加水搅拌混合即得抹面砂浆,可用于建筑墙体抹面施工。

测定实施例1-3所述抹面砂浆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的测定方法采用本领域常规方法测定,测定结果及与行业常用标准对比情况见表1。

表1,实施例1-3所述抹面砂浆的性能参数指标对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