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水泥、骨料、减水剂、成核剂、胶凝辅助剂、粉煤灰、水淬锰渣、磺化木质素、氯化钙、木质素、钛纤维、半纤维素、果胶、硬石膏和膨胀剂;
其中,水、水泥和骨料按质量比0.20~0.25:1:2.50~4.00;
减水剂、成核剂、胶凝辅助剂、水淬锰渣和膨胀剂分别为水泥的质量的4%~6%、10%~15%、15%~25%、25~40%和10~15%;
粉煤灰、硬石膏、钛纤维、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分别为骨料的质量的10~20%、4~8%、1~1.2%、0.2~0.5%和0.2~0.5%;
磺化木质素、氯化钙和果胶分别为水的质量的5~10%、5~10%和1.2~2%;
胶凝辅助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a按质量比1:4~5:2~3将β-环糊精、二氧化硅和水混合,浸泡1~2h后,于50~80℃烘干水分后得第三混合物;
b向a中的第三混合物中加入其质量的30~40%的膨胀珍珠岩,混合均匀即得;
成核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按质量比1:1~2将石头和硬石膏磨成粉,其粒径为0.075~1.25mm,再加入氯化铁和硫酸铜混合均匀,氯化铁和硫酸铜的总质量为石头和硬石膏总质量的1~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步骤一、将85~95重量份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0.8~1.5重量份的过硫酸钾、1~1.5重量份的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2~5重量份的甲基丙烯磺酸钠和20~30重量份的水,投入反应釜中,搅拌1.5~3h,设置反应釜温度为60~80℃;
步骤二、将15~20重量份的丙烯酸和20~30重量份的水配置成溶液A,将0.1~0.15重量份的β-胡萝卜素、0.1~0.15重量份的维生素E、0.2~0.5重量份的巯基丙酸和20~30重量份的水配置成溶液B备用;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的反应釜温度设置为30~35℃,待其降至30~35℃时,同时加入步骤二中的溶液A和溶液B,搅拌7~9h,得第一混合物;
步骤四、向步骤三中的第一混合物加入8~15重量份的氢氧化钠和40~60重量份的水,搅拌均匀得第二混合物;
步骤五、向步骤四中的第二混合物加入0.15~0.25重量份的十二碳醇酯、0.05~0.09重量份的硅树脂聚醚乳液、5~10重量份的十二醇硫酸钠、8~12重量份的三乙醇胺,搅拌均匀即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粉煤灰的粒径为0.005~0.02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钛纤维直径小于0.08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包括粒径小于10mm的碎石和粒径小于0.5mm的砂,其中碎石和砂按质量比为1:2.8~3.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水淬锰渣和硬石膏的粒径小于1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膨胀剂包括明矾石和硫铝酸钙,其中明矾石和硫铝酸钙的质量比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