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玻璃工艺品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5789发布日期:2018-10-23 23:10阅读:7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流程工艺,具体为一种新型玻璃工艺品加工工艺,属于玻璃工艺品加工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流程工艺,具体为一种新型玻璃工艺品加工工艺,属于玻璃工艺品加工工艺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玻璃工艺品加工工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的制作和配比,将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等材料充分混合,将这些混合材料通过打碎设备打碎,原料打碎后通过干燥设备将所有潮湿的原料进行干燥形成玻璃配合料,在进行配料时,需要对每种原料进行均匀度测定;

(2)玻璃配合料熔融,将步骤(1)中得到的玻璃配合料放入池窑或坩埚窑内进行高温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在烧制的过程中进行两次真空处理;

(3)成型,将按照步骤(2)所得的液态玻璃通过用型吹法和吹气成型法制成所要求形状的制品,如平板、各种器皿等;

(4)退火、包装和出厂,将按照步骤(3)得到的成型过后的玻璃制品通过退火、淬火等工艺,消除或产生玻璃内部的应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将退火过后的制品包装和出厂。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玻璃配合料在干燥过程中对整个原料进行除铁处理。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对玻璃配合料进行熔融时先加热至800℃-1000℃,为盐酸形成阶段,然后持续升温至1300℃,此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为玻璃的形成阶段,通过真空泵等设备对池窑或坩埚窑内部进行抽气,实现真空操作,将气体完全抽出后持续加热至1400℃-1500℃,进行整个液体玻璃的澄清,保持整个液体玻璃处于高温状态,实现玻璃液的均化,最后通过风冷进行降温冷却。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型吹法中使用各种材质的模具,如木材、粘土、金属等预先制成所需要的型器,把融化的玻璃液倒入模具内,待冷却后再将模型形成玻璃工艺品,在进行玻璃液浇筑时,通过抽风机对模具内部进行抽气。

优选的,所述步骤(3)吹气成型法中取出适量的玻璃溶液,放于铁吹管的一端,一面吹气,一面旋转,并以熟练的技法,使用剪刀或钳子,使其成型;将熔融的热玻璃膏写入压进已刻好的图纹模中变成块状,将模型压入深度适中的砂喷湿乙炔防止砂模崩落,在将玻璃膏到入砂模内待玻璃稍冷后再取出徐冷后再研磨加工。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在将玻璃配合料放入池窑或坩埚窑后进行真空操作后再进行后序的加热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玻璃工艺品加工工艺新增两道真空处理工序,将玻璃配合料放入池窑或坩埚窑后,对整个池窑或坩埚窑内部进行真空操作,对内部进行真空操作后再进行加热,真空环境下加热效率高,加热过后再次进行真空操作,将加热过程中的产生的气体抽出池窑或坩埚窑,避免制成的玻璃制品内部产生气泡,进一步提高整个玻璃制品的质量,降低整个玻璃制品生产的不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熔融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新型玻璃工艺品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的制作和配比,将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等主材料充分混合,三种主材料配比为1:2:1,将这些混合材料通过打碎设备打碎,例如采用颚式破碎机进行原料的破碎,原料打碎后通过干燥设备将所有潮湿的原料进行干燥形成玻璃配合料,可采用真空干燥机进行物料的干燥,在进行配料时,需要对每种原料进行均匀度测定;

(2)玻璃配合料熔融,将步骤(1)中得到的玻璃配合料放入池窑或坩埚窑内进行高温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在烧制的过程中进行两次真空处理,在进行真空处理时可采用真空泵进行池窑或坩埚窑的真空操作;

(3)成型,将按照步骤(2)所得的液态玻璃通过用型吹法制成所要求形状的制品,通过型吹法进行大批量的玻璃工艺品的制作;

(4)退火、包装和出厂,将按照步骤(3)得到的成型过后的玻璃制品通过退火、淬火等工艺,消除或产生玻璃内部的应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将退火过后的制品包装和出厂。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玻璃配合料在干燥过程中对整个原料进行除铁处理。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对玻璃配合料进行熔融时先加热至800℃-1000℃,为盐酸形成阶段,然后持续升温至1300℃,此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为玻璃的形成阶段,通过真空泵等设备对池窑或坩埚窑内部进行抽气,实现真空操作,将气体完全抽出后持续加热至1400℃-1500℃,进行整个液体玻璃的澄清,保持整个液体玻璃处于高温状态,实现玻璃液的均化,最后通过风冷进行降温冷却。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型吹法中使用各种材质的模具,如木材、粘土、金属等预先制成所需要的型器,把融化的玻璃液倒入模具内,待冷却后再将模型形成玻璃工艺品,在进行玻璃液浇筑时,通过抽风机对模具内部进行抽气。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在将玻璃配合料放入池窑或坩埚窑后进行真空操作后再进行后序的加热操作。

本玻璃工艺品加工工艺适合用于大批量的玻璃工艺品的制作。

实施例二:

一种新型玻璃工艺品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的制作和配比,将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等主材料充分混合,三种主材料配比为2:4:2,将这些混合材料通过打碎设备打碎,例如采用颚式破碎机进行原料的破碎,原料打碎后通过干燥设备将所有潮湿的原料进行干燥形成玻璃配合料,可采用真空干燥机进行物料的干燥,在进行配料时,需要对每种原料进行均匀度测定;

(2)玻璃配合料熔融,将步骤(1)中得到的玻璃配合料放入池窑或坩埚窑内进行高温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在烧制的过程中进行两次真空处理,在进行真空处理时可采用真空泵进行池窑或坩埚窑的真空操作;

(3)成型,将按照步骤(2)所得的液态玻璃通过用型吹法制成所要求形状的制品,通过吹气成型法进行小批量的玻璃工艺品的制作;

(4)退火、包装和出厂,将按照步骤(3)得到的成型过后的玻璃制品通过退火、淬火等工艺,消除或产生玻璃内部的应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将退火过后的制品包装和出厂。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玻璃配合料在干燥过程中对整个原料进行除铁处理。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对玻璃配合料进行熔融时先加热至800℃-1000℃,为盐酸形成阶段,然后持续升温至1300℃,此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为玻璃的形成阶段,通过真空泵等设备对池窑或坩埚窑内部进行抽气,实现真空操作,将气体完全抽出后持续加热至1400℃-1500℃,进行整个液体玻璃的澄清,保持整个液体玻璃处于高温状态,实现玻璃液的均化,最后通过风冷进行降温冷却。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在将玻璃配合料放入池窑或坩埚窑后进行真空操作后再进行后序的加热操作。

本玻璃工艺品加工工艺适合用于小批量的玻璃工艺品的制作,极大的提高了整个工艺品的品质。

实施例三:

一种新型玻璃工艺品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的制作和配比,将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等主材料充分混合,三种主材料配比为2:4:2,将这些混合材料通过打碎设备打碎,例如采用颚式破碎机进行原料的破碎,原料打碎后通过干燥设备将所有潮湿的原料进行干燥形成玻璃配合料,可采用真空干燥机进行物料的干燥,在进行配料时,需要对每种原料进行均匀度测定;

(2)玻璃配合料熔融,将步骤(1)中得到的玻璃配合料放入池窑内进行高温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在烧制的过程中进行两次真空处理,在进行真空处理时可采用真空泵进行池窑或坩埚窑的真空操作,将真空泵安装在熔融设备的稀释风口处,在稀释风口处进行密封,在后序中的冷却工序中打开稀释风口处的密封结构,进行风冷,密封结构可采用密封盖板进行密封;

(3)成型,将按照步骤(2)所得的液态玻璃通过用型吹法制成所要求形状的制品,通过吹气成型法进行小批量的玻璃工艺品的制作,在进行吹气成型制作时,在模具表面安装真空泵,将模具内部的空气完全排出;

(4)退火、包装和出厂,将按照步骤(3)得到的成型过后的玻璃制品通过退火、淬火等工艺,消除或产生玻璃内部的应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将退火过后的制品包装和出厂。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玻璃配合料在干燥过程中对整个原料进行除铁处理。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对玻璃配合料进行熔融时先加热至800℃-1000℃,为盐酸形成阶段,然后持续升温至1300℃,此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为玻璃的形成阶段,通过真空泵等设备对池窑或坩埚窑内部进行抽气,实现真空操作,将气体完全抽出后持续加热至1400℃-1500℃,进行整个液体玻璃的澄清,保持整个液体玻璃处于高温状态,实现玻璃液的均化,最后通过风冷进行降温冷却。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在将玻璃配合料放入池窑或坩埚窑后进行真空操作后再进行后序的加热操作。

适合用于较为名贵的玻璃工艺品的制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