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呋喃树脂浸渍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849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浸渍加工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呋喃树脂浸渍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传统的人造石墨呋喃树脂浸渍工艺是利用浸渍釜对人造石墨电极进行泡酸、抽真空、浸渍、冷却、烘干等步骤进行处理,其中泡酸步骤主要缺点是石墨电极浸泡强酸,在生产操作中带来了安全隐患,并且导致呋喃树脂在进行多次泡酸后就不能使用了,从而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呋喃树脂浸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除尘干燥:将石墨电极进行除尘处理,去除杂质和灰尘,并烘干至无水状态;

(2)第一次浸渍:将呋喃树脂加入到浸渍容器中,抽真空至0.6mpa并保持1小时;

(3)抽真空:将除尘干燥后的石墨电极放入浸渍容器中进行抽真空,抽真空至0.1mpa并保持1小时;

(4)沥干:将石墨电极上附着的树脂沥干,去除电极表面树脂瘤;;

(5)固化冷却:将石墨电极在150-160℃下固化保持1小时,并冷却至常温;

(6)抽真空:再次将石墨电极放入浸渍容器内进行抽真空,抽真空至0.1mpa并保持1小时;

(7)第二次浸渍:再次将呋喃树脂加入到浸渍容器中,抽真空至0.6mpa并保持1小时;

(8)沥干:将石墨电极上附着的树脂沥干,去除电极表面树脂瘤;;

(9)固化冷却:将石墨电极在150-160℃下固化保持1小时,并冷却至常温;

(10)沥干固化:将石墨电极上附着的树脂沥干,去除电极表面树脂瘤,并在160-180℃下固化保持1小时,并冷却至常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呋喃树脂浸渍工艺,由于废除了泡酸工艺,使得呋喃树脂可以进行重复循环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呋喃树脂浸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除尘干燥:将石墨电极进行除尘处理,去除杂质和灰尘,并烘干至无水状态;

(2)第一次浸渍:将呋喃树脂加入到浸渍容器中,抽真空至0.6mpa并保持1小时;

(3)抽真空:将除尘干燥后的石墨电极放入浸渍容器中进行抽真空,抽真空至0.1mpa并保持1小时;

(4)沥干:将石墨电极上附着的树脂沥干,去除电极表面树脂瘤;;

(5)固化冷却:将石墨电极在150-160℃下固化保持1小时,并冷却至常温;

(6)抽真空:再次将石墨电极放入浸渍容器内进行抽真空,抽真空至0.1mpa并保持1小时;

(7)第二次浸渍:再次将呋喃树脂加入到浸渍容器中,抽真空至0.6mpa并保持1小时;

(8)沥干:将石墨电极上附着的树脂沥干,去除电极表面树脂瘤;;

(9)固化冷却:将石墨电极在150-160℃下固化保持1小时,并冷却至常温;

(10)沥干固化:将石墨电极上附着的树脂沥干,去除电极表面树脂瘤,并在160-180℃下固化保持1小时,并冷却至常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呋喃树脂浸渍工艺,由于废除了泡酸工艺,使得呋喃树脂可以进行重复循环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益。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呋喃树脂浸渍工艺,包括除尘干燥、抽真空、浸渍、固化冷却,并按照上述工艺步骤重复进行抽真空、浸渍、固化冷却,其中抽真空工艺是指抽真空至0.1Mpa,并保持1小时,浸渍中抽真空至0.6Mpa,并保持1小时,固化步骤是指150‑160℃下固化保持1小时,并冷却至常温。本发明的呋喃树脂浸渍工艺,由于废除了泡酸工艺,使得呋喃树脂可以进行重复循环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德诺尔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25
技术公布日:2018.01.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