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解柑橘黄化的专用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94630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功能复合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缓解柑橘黄化的专用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柑橘果实营养丰富,色香味俱全,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为果汁、果酒、果醋等饮料,还可以提取橘皮精油。柑橘营养价值很高,其蛋白质含量是梨的9倍,钙的含量是梨的5倍,磷的含量是梨的5.5倍,维生素b1的含量是梨的8倍,维生素b2的含量是梨的3倍,维生素c的含量是梨的10倍,此外柑橘还含多种维生素和钾、镁、硫、钠、氯、硅等元素。柑橘丰产稳产、经济效益高,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树种。但近年来由于柑橘黄化病越来越严重,造成柑橘品质差,低产甚至绝收,缓解和治疗黄化病成为柑橘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黄化病又称黄梢病,棕榈科类、芭蕉科类、芸香科类和蔷薇科类植物均可染病。染病的植株生长逐渐衰弱,随后病株逐渐枯死;病株的果实畸形,果皮变软,味酸果小。这种病有的是由于线虫、细菌类、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而引起的病理性疾病;有的则是由于养分的过分不足而引起的生理性疾病。引起生理性黄化病的主要原因是土壤过酸和病株体内微量元素缺乏或失衡。当土壤ph值低于4.5时,柑橘树根系对几乎所有的营养元素吸收利用率都降低了60-80%。

现有针对黄化病的治疗方法多为喷施特效抗菌剂或杀虫剂,主要是针对病原体引起的病理性黄化病进行治疗,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病理性黄化病的蔓延传播,但对于养分不足而引起的生理性黄化病并没有治疗效果,且也不能促进黄化病植株的恢复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缓解柑橘黄化的专用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复合肥是根据柑橘植株黄化病的病理和病因,针对性的选择具有相应治疗或缓解作用的原材料复配而成的;该复合肥不仅能为柑橘的生长提供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还能改善土壤环境,抑制有害病菌繁殖,促进有益细菌生长,有利于病株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进而缓解柑橘黄化病症,促进柑橘病株恢复。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解柑橘黄化的专用复合肥,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材料制备而成的:40-70份的有机肥、20-35份的草木灰、10-25份的无机肥、0.1-0.5份的生根剂、3-5份的腐殖酸盐、2-5份的微生物菌肥。

上述一种缓解柑橘黄化的专用复合肥,所述的有机肥是由植物秸秆与人畜粪便经混合腐熟发酵而成的,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能为柑橘的生长提供所需所有营养元素,同时能改善土壤环境,利于柑橘病株的根部重新生长和营养元素的吸收;优选的,所述的有机肥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材料发酵制备而成:50-80份的农作物秸秆,30-50份的人畜粪便,10-30份的青蒿;优选的有机肥不仅含有大量有机质和植物所需所有种类营养元素,满足柑橘生长过程中各阶段所需,还因青蒿中的多种抗菌成分,对造成黄化病的多种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对病理性黄化病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更优选的,所述的有机肥是通过以下工艺步骤发酵而成:

(1)将原材料分别粉碎后混合均匀;

(2)在混合原材料中接种发酵菌,进行有氧和厌氧两个阶段堆肥发酵;

(3)将发酵好的原材料干燥、粉碎、过筛得有机肥。

其中,步骤1中原材料粉碎后粒度控制在0.5-2.0cm,粒度越小,发酵速度越快,发酵效果越好;但粒度过小,不利于空气流通,不利于有氧发酵。

其中,步骤2中有氧发酵的湿度控制在35~40%,发酵温度控制在55~65℃,发酵时间为5-10d;厌氧发酵的湿度控制在40~45%,发酵温度控制在45~55℃,发酵时间为5-10d;在该发酵湿度、温度和时间内发酵,发酵效果好,产物中可溶有机质含量高,利于柑橘根部快速吸收,且青蒿中抗菌物质破坏程度最小,溶出性最佳,对造成黄化病的多种病菌的抑制作用最佳。

其中,所述的草木灰是指由植物茎秆燃烧后剩下的灰烬;草木灰中含有多种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能促进病株的生长回复,同时,草木灰为碱性,能中和土壤酸性,改善土壤透气性,透水性,增强柑橘根部呼吸作用,加快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效缓解生理性黄化病的病症。

其中,所述的无机肥是由可溶性无机盐混合而成的无机肥料;优选的,所述的无机肥中氮磷钾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1︰1;优化氮磷钾的配比,更符合柑橘对氮磷钾元素的需求,能提高其对黄化病的抗病能力,也能加快植株病后恢复,还能减少肥料的浪费和对土壤结构的破坏。

其中,所述的生根剂是指能加快植物生根和根部生长的生物激素,生根剂能促进柑橘植株的根系重新生长,加快营养元素的吸收,加快病后恢复,有效缓解生理性黄化病的病症;优选的,所述的生根剂为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复硝酚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的腐殖酸盐显碱性,能中和、调节土壤酸碱性,改善土壤环境,使土壤更适合柑橘生长,并能为柑橘提供所需营养元素;优选的,所述的腐殖酸盐为腐殖酸钠、腐殖酸钾、腐殖酸钙、腐殖酸铁、腐殖酸铜、腐殖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的微生物菌肥包括胶质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和酵母菌;所述的生物菌肥既能改善土壤,提高透气效果,改善植株根部氧气不足的状态,又能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缓解病理性黄化病的病症;还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根部易吸收的物质,促进植株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缓解生理性黄化病的病症;优选的,所述的微生物菌肥中胶质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酵母菌的活菌数量之比为5-8︰1︰3-5;在该比例活菌数量内,微生物菌肥对缓解柑橘的黄化病效果最好。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供了一种缓解柑橘黄化的专用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按照配方要求分别制备得到有机肥、无机肥、草木灰、生根剂、腐殖酸盐和微生物菌肥;

(2)根据各原材料配比,分别称取原材料后混合均匀即得到缓解柑橘黄化的专用复合肥。

一种缓解柑橘黄化的专用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先分别制备有机肥、无机肥、草木灰、生根剂、腐殖酸盐和微生物菌肥,有效控制各原材料的配比和组分,防止配料过程中的错漏,保证原材料品质;再通过机械混合均匀制备得到缓解柑橘黄化的专用复合肥;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产品质量稳定,适于缓解柑橘黄化的专用复合肥工业化、规模化生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缓解柑橘黄化的专用复合肥,含有由胶质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和酵母菌组合而成的微生物菌肥,既能改善土壤,提高透气效果,改善植株根部氧气不足的状态,又能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缓解病理性黄化病的病症;还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根部易吸收的物质,促进植株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缓解生理性黄化病的病症。

2、本发明缓解柑橘黄化的专用复合肥,优化了有机物的组成,不仅含有大量有机质和植物所需所有种类营养元素,满足柑橘生长过程中各阶段所需,还含有青蒿中的多种抗菌成分,对造成黄化病的多种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对病理性黄化病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本发明缓解柑橘黄化的专用复合肥,含有生根剂,能促进柑橘植株的根系重新生长,加快营养元素的吸收,加快病后恢复,有效缓解生理性黄化病的病症。

4、本发明缓解柑橘黄化的专用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产品质量稳定,适于缓解柑橘黄化的专用复合肥工业化、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1)有机肥:将70份的农作物秸秆,40份的人畜粪便,30份的青蒿分别粉碎成后混合均匀;在混合原材料中接种发酵菌,在湿度为38%,温度为60℃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发酵8d,再在湿度为43%,温度为50℃的条件下进厌氧发酵6d;将发酵好的原材料干燥、粉碎、过筛的有机肥;无机肥:由尿素、过磷酸钾、硫酸铵、磷酸二氢钾按氮磷钾物质的量之比为4︰1︰1进行混合而成;草木灰:植物茎秆燃烧后剩余灰烬;生根剂:由吲哚乙酸和萘乙酸组成;腐殖酸盐:由腐殖酸钾、腐殖酸铜和腐殖酸镁混合而成;微生物菌肥:由胶质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和酵母菌按活菌数量之比为6︰1︰4混合而成;

(2)分别取50份的有机肥、28份的草木灰、18份的无机肥、0.3份的生根剂、4份的腐殖酸盐、3份的微生物菌肥进行混合均匀后得到缓解柑橘黄化的专用复合肥。

实施例2

(1)有机肥:将50份的农作物秸秆,50份的人畜粪便分别粉碎成后混合均匀;在混合原材料中接种发酵菌,在湿度为35%,温度为65℃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发酵5d,再在湿度为45%,温度为55℃的条件下进厌氧发酵10d;将发酵好的原材料干燥、粉碎、过筛的有机肥;无机肥:由过磷酸钾、硫酸铵、磷酸二氢钾按氮磷钾物质的量之比为3︰1︰1进行混合而成;草木灰:植物茎秆燃烧后剩余灰烬;生根剂:吲哚丁酸;腐殖酸盐:由腐殖酸钾、腐殖酸钙、腐殖酸铁、混合而成;微生物菌肥:由胶质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和酵母菌按活菌数量之比为5︰1︰3混合而成;

(2)分别取40份的有机肥、35份的草木灰、10份的无机肥、0.5份的生根剂、3份的腐殖酸盐、5份的微生物菌肥进行混合均匀后得到缓解柑橘黄化的专用复合肥。

实施例3

(1)有机肥:将80份的农作物秸秆,30份的人畜粪便,10份的青蒿分别粉碎成后混合均匀;在混合原材料中接种发酵菌,在湿度为40%,温度为55℃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发酵10d,再在湿度为40%,温度为45℃的条件下进厌氧发酵5d;将发酵好的原材料干燥、粉碎、过筛的有机肥;无机肥:由尿素、过磷酸钾、硫酸铵、磷酸二氢钾按氮磷钾物质的量之比为5︰1︰1进行混合而成;草木灰:植物茎秆燃烧后剩余灰烬;生根剂:由萘乙酸和复硝酚钠混合而成;腐殖酸盐:由腐殖酸钠、腐殖酸钾、腐殖酸钙、腐殖酸铁、腐殖酸铜、腐殖酸镁混合而成;微生物菌肥:胶质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酵母菌的活菌数量之比为8︰1︰5;

(2)分别取70份的有机肥、20份的草木灰、25份的无机肥、0.1份的生根剂、5份的腐殖酸盐、2份的微生物菌肥进行混合均匀后得到缓解柑橘黄化的专用复合肥。

对比例1

(1)有机肥:将70份的农作物秸秆,40份的人畜粪便,30份的青蒿分别粉碎成后混合均匀;在混合原材料中接种发酵菌,在湿度为38%,温度为60℃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发酵8d,再在湿度为43%,温度为50℃的条件下进厌氧发酵6d;将发酵好的原材料干燥、粉碎、过筛的有机肥;无机肥:由尿素、过磷酸钾、硫酸铵、磷酸二氢钾按氮磷钾物质的量之比为4︰1︰1进行混合而成;草木灰:植物茎秆燃烧后剩余灰烬;生根剂:由吲哚乙酸和萘乙酸组成;腐殖酸盐:由腐殖酸钾、腐殖酸铜和腐殖酸镁混合而成;微生物菌肥:由胶质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按活菌数量之比为1︰4混合而成;

(2)分别取50份的有机肥、28份的草木灰、18份的无机肥、0.3份的生根剂、4份的腐殖酸盐、3份的微生物菌肥进行混合均匀后得到复合肥。

对比例2

(1)有机肥:将70份的农作物秸秆,40份的人畜粪便,30份的青蒿分别粉碎成后混合均匀;在混合原材料中接种发酵菌,在湿度为38%,温度为60℃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发酵8d,再在湿度为43%,温度为50℃的条件下进厌氧发酵6d;将发酵好的原材料干燥、粉碎、过筛的有机肥;无机肥:由尿素、过磷酸钾、硫酸铵、磷酸二氢钾按氮磷钾物质的量之比为4︰1︰1进行混合而成;草木灰:植物茎秆燃烧后剩余灰烬;腐殖酸盐:由腐殖酸钾、腐殖酸铜和腐殖酸镁混合而成;微生物菌肥:由胶质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和酵母菌按活菌数量之比为6︰1︰4混合而成;

(2)分别取50份的有机肥、28份的草木灰、18份的无机肥、4份的腐殖酸盐、3份的微生物菌肥进行混合均匀后得到复合肥。

对比例3

(1)有机肥:将70份的农作物秸秆,40份的人畜粪便,30份的青蒿分别粉碎成后混合均匀;在混合原材料中接种发酵菌,在湿度为38%,温度为60℃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发酵8d,再在湿度为43%,温度为50℃的条件下进厌氧发酵6d;将发酵好的原材料干燥、粉碎、过筛的有机肥;无机肥:由尿素、过磷酸钾、硫酸铵、磷酸二氢钾按氮磷钾物质的量之比为4︰1︰1进行混合而成;草木灰:植物茎秆燃烧后剩余灰烬;生根剂:由吲哚乙酸和萘乙酸组成;腐殖酸盐:由腐殖酸钾、腐殖酸铜和腐殖酸镁混合而成;

(2)分别取50份的有机肥、28份的草木灰、18份的无机肥、0.3份的生根剂、4份的腐殖酸盐进行混合均匀后得到用复合肥。

对比例4

(1)有机肥:将70份的农作物秸秆,40份的人畜粪便,30份的青蒿分别粉碎成后混合均匀;在混合原材料中接种发酵菌,在湿度为38%,温度为60℃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发酵8d,再在湿度为43%,温度为50℃的条件下进厌氧发酵6d;将发酵好的原材料干燥、粉碎、过筛的有机肥;无机肥:由尿素、过磷酸钾、硫酸铵、磷酸二氢钾按氮磷钾物质的量之比为4︰1︰1进行混合而成;草木灰:植物茎秆燃烧后剩余灰烬;生根剂:由吲哚乙酸和萘乙酸组成;腐殖酸盐:由腐殖酸钾、腐殖酸铜和腐殖酸镁混合而成;微生物菌肥:由胶质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和酵母菌按活菌数量之比为3︰1︰1混合而成;

(2)分别取50份的有机肥、28份的草木灰、18份的无机肥、0.3份的生根剂、4份的腐殖酸盐、3份的微生物菌肥进行混合均匀后得到复合肥。

选取160株2年树龄、患有黄化病的柑橘病株,随机分为8组(每组20株),其中7组分别施用上述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所制备得到的复合肥(每株施用250g),第8组(对比例5)施用相同重量常用复合肥,分别于10天和20天后观察病株生长情况,并记录,数据记录如下表:

通过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3中制备得到的专用复合肥,能有效降低柑橘病株黄化病的死亡率,并能促进病株的恢复;实施例2中的有机肥未采用青蒿进行发酵,对有害病菌的抑制效果消失,复合肥对柑橘黄化病的效果降低;而对比例1中的复合肥中的微生物菌肥未添加酵母菌,微生物菌肥的协同增效作用消失,对土壤中有害病菌的抑制作用减弱,因而,对柑橘的黄化病缓解效果变差,病株死亡率增加、转绿株数显著降低;对比例2中的复合肥未添加的生根剂,不能促进病株根部的再生,病株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效果差,死亡率高,病株恢复效果差;对比例3中的复合肥未添加微生物菌肥,不能对土壤中的有害病菌进行抑制,也不利于改善土壤环境,病株死亡率高,恢复效果差;对比例4中没有采用本发明中的微生物菌肥中微生物含量比例,协同增效作用消失,对土壤中有害病菌抑制效果变差,病株死亡率较高,恢复效果变差;对比例5中常用复合肥,不能有效缓解柑橘的黄化病症,也不能促进病株的恢复,病株大量死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