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土传病害的土壤调理肥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94618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土传病害的土壤调理肥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土壤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是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为满足社会对粮食不断增加的需求,人们大量不合理地利用耕地并无节制地使用,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投入、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土壤机械作业强度的不断提高、作物耐肥品种的推陈出新及栽培技术的不断创新共同推动了全球农产品产量的快速增加(主要是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但是也从而化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土地退化、耕层变浅、耕性变差、土壤板结、地力下降、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土壤盐化、酸化、毒化严重,土壤有益微生物减少,农作物病害加剧。目前全国18亿亩农耕土地已显现不同程度区域性问题:东北黑土有机质大幅度下降、南方耕地土壤酸化加剧、华北耕层变浅明显、西北耕地盐渍化严重。为了改善我国土壤问题,各地积极采取土壤生态修复办法。传统的土壤改良的措施有以下几种:土壤休耕,施有机肥,绿肥掩青,秸秆还田,增施菌肥。但各种措施都有不足。土壤休耕要牺牲一季或多季作物收成,人多地少的区域无法实施;施有机肥量大费工;绿肥掩青不仅要牺牲一季作物收成,而且增加耕翻工作量;秸秆还田也要增加粉碎、耕翻工作量,并且由于不能及时腐熟,影响下季作物的前期生长。此外,以上几种措施见效都慢,以绿肥掩青为例,连续3年实施,土壤容重未见显著减低,有机质含量也没有显著的增加。施入菌肥,因土壤环境不适应有益菌的繁殖,短期有效,迅速退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国内外相继开展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开发。土壤改良肥剂的出现无疑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其可以显著促进土壤团粒的形成,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固定表土,保护土壤耕层,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保水、保土、保肥性能,提高粮食产量。但是,现有的土壤调理剂主要着重于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增加土壤的肥力,对于土传疾病的防治效果还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如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随病残体生活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用而引起的病害。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和配比,开发提供一种用于防治土传病害的土壤调理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防治土传病害的土壤调理肥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防治土传病害的土壤调理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蘑菇渣45-50份、骨粉50-60份、聚脲10-15份、硼砂10-20份、硝酸铵10-15份、菜饼油15-25份、氢氧化钠2-4份、白泥8-16份、贝壳粉10-1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15份、苯甲酸钠0.5-0.6份、磷酸铵2-5份、硫酸铜3-7份、氯化钾10-25份、硫酸铝2-3份、酒石酸钾钠1-2份、黄腐酸1-3份、菊花根3.5-4.0份、褐色磷酸铵5-6份、蓖麻子叶7-9份和米糠4-6份;

(2)先将菊花根、褐色磷酸铵、蓖麻子叶和米糠晒干,分3-4次向其中喷洒菜饼油,打碎研磨,过200目筛,然后加入蘑菇渣和骨粉的混合料中,搅拌均匀,进行二次发酵,第一次发酵时间为8-10天,控制温度20-30℃,第二次发酵为3-5天,控制温度5-10℃,发酵后备用;

(3)在上述发酵后物料中加入其它剩余原料,在1000-12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浓缩成泥状,造粒得到。

所述骨粉为鱼骨、鸡骨、牛骨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一次发酵时间为9天,控制温度25℃。

所述第二次发酵为4天,控制温度8℃。

所述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蘑菇渣48份、骨粉55份、聚脲13份、硼砂15份、硝酸铵13份、菜饼油20份、氢氧化钠3份、白泥12份、贝壳粉13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3份、苯甲酸钠0.55份、磷酸铵4份、硫酸铜5份、氯化钾18份、硫酸铝2.5份、酒石酸钾钠1.5份、黄腐酸2份、菊花根4份、褐色磷酸铵5.5份、蓖麻子叶8份和米糠5份。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得的用于防治土传病害的土壤调理肥能明显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从而起到对土传病害的防治作用,达到少使用甚至不使用农药或抗生素的效果,使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并且提高产品品质,恢复产品固有风味。并且,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投资少、效益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防治土传病害的土壤调理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蘑菇渣45份、骨粉50份、聚脲10份、硼砂10份、硝酸铵10份、菜饼油15份、氢氧化钠2份、白泥8份、贝壳粉10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份、苯甲酸钠0.5份、磷酸铵2份、硫酸铜3份、氯化钾10份、硫酸铝2份、酒石酸钾钠1份、黄腐酸1份、菊花根3.5份、褐色磷酸铵5份、蓖麻子叶7份和米糠4份;

(2)先将菊花根、褐色磷酸铵、蓖麻子叶和米糠晒干,分3-4次向其中喷洒菜饼油,打碎研磨,过200目筛,然后加入蘑菇渣和骨粉的混合料中,搅拌均匀,进行二次发酵,第一次发酵时间为8-10天,控制温度20-30℃,第二次发酵为3-5天,控制温度5-10℃,发酵后备用;

(3)在上述发酵后物料中加入其它剩余原料,在1000-12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浓缩成泥状,造粒得到。

所述骨粉为鱼骨、鸡骨、牛骨的任意一种。

实施例2

一种用于防治土传病害的土壤调理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蘑菇渣50份、骨粉60份、聚脲15份、硼砂20份、硝酸铵15份、菜饼油25份、氢氧化钠4份、白泥16份、贝壳粉1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5份、苯甲酸钠0.6份、磷酸铵5份、硫酸铜7份、氯化钾25份、硫酸铝3份、酒石酸钾钠2份、黄腐酸3份、菊花根4.0份、褐色磷酸铵6份、蓖麻子叶9份和米糠6份;

(2)先将菊花根、褐色磷酸铵、蓖麻子叶和米糠晒干,分3-4次向其中喷洒菜饼油,打碎研磨,过200目筛,然后加入蘑菇渣和骨粉的混合料中,搅拌均匀,进行二次发酵,第一次发酵时间为8-10天,控制温度20-30℃,第二次发酵为3-5天,控制温度5-10℃,发酵后备用;

(3)在上述发酵后物料中加入其它剩余原料,在1000-12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浓缩成泥状,造粒得到。

所述骨粉为鱼骨、鸡骨、牛骨的任意一种。

实施例3

一种用于防治土传病害的土壤调理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蘑菇渣48份、骨粉55份、聚脲13份、硼砂15份、硝酸铵13份、菜饼油20份、氢氧化钠3份、白泥12份、贝壳粉13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3份、苯甲酸钠0.55份、磷酸铵4份、硫酸铜5份、氯化钾18份、硫酸铝2.5份、酒石酸钾钠1.5份、黄腐酸2份、菊花根4份、褐色磷酸铵5.5份、蓖麻子叶8份和米糠5份;

(2)先将菊花根、褐色磷酸铵、蓖麻子叶和米糠晒干,分3-4次向其中喷洒菜饼油,打碎研磨,过200目筛,然后加入蘑菇渣和骨粉的混合料中,搅拌均匀,进行二次发酵,第一次发酵时间为8-10天,控制温度20-30℃,第二次发酵为3-5天,控制温度5-10℃,发酵后备用;

(3)在上述发酵后物料中加入其它剩余原料,在1000-12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浓缩成泥状,造粒得到。

所述骨粉为鱼骨、鸡骨、牛骨的任意一种。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肥料的防治效果,下面将实施例1-3的肥料施用于土豆田中,其对土传病害的控制百分比如下所示。实施例1-3的肥料的剂量(ga.i./ha)均为100。实施例1-3的肥料对土豆田中的土传病害的控制百分比(%)依次为76%、79%、7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