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组培苗的富硒甘薯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91701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组培苗的富硒甘薯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紫色甘薯由日本引入我国,在我国又称黑薯、紫番薯、紫肉甘薯、紫心甘薯等。目前,我国市场引进国外的优质紫色甘薯品种包括:美国黑红薯、德国黑薯、日本川山紫等;自行培育的适合国内种植的紫色甘薯品种包括:济薯18号、广薯135、宁紫4号、京薯6

号,渝紫1号、徐薯4号以及南紫008等。我国紫色甘薯的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浙江、安徽、河南、山东、广东、云南、海南等省,以江浙沪为中心的三角地区是紫色甘薯的主要消费市场。近年来,随着紫色甘薯及相关产品的不断开发,使紫色甘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种植规模与经济价值都在不断提升。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中国营养学会也将硒列为人体必需的15种营养素之一,

国内外大量临床实验明,人体缺硒可引起某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失调,导致许多严重疾病发生,全世界40多个国家处于缺硒地区,中国22个省份的几亿人口都处于缺硒或低硒地带,这些地区的人口肿瘤、肝病、心血管疾病等发病率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组培苗的富硒甘薯种植方法。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使用组培苗的富硒甘薯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田园土、沙土和硒矿粉分别置于阳光下暴晒5-7天后,将田园土、沙土和硒矿粉按照质量比为70:20:1的比例混合均匀,再加入消毒液搅拌均匀至湿润,得到土壤基质;

步骤二、选取甘薯主芽为外植体,用无菌水浸泡20-30分钟后,再置于质量分数为20-25%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5分钟,取出用无菌水冲洗4-6分钟后,放入培养基中进行组培苗的培养;

步骤三、当组培苗长至5-6cm时,将组培苗移栽至土壤基质内培养;

步骤四、当组培苗长至10-12cm时,将组培苗移栽至种植田内;

步骤五、当组培苗长至15cm以上后,每10-12天向种植田内喷洒一次富硒营养液,其中,所述富硒营养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磷酸钾10-20份、硫酸钾10-15份、硼酸2-3份、硫酸锰2-5份、硫酸锌1-2份、亚硒酸钠5-8份、过磷酸钙2-5份和水1000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使用组培苗的富硒甘薯种植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使用的培养基包括:ms、2-3mg/l的6-苄基腺嘌呤、0.5-0.8mg/l的萘乙酸、20-25g/l蔗糖和10-15g/l的琼脂。

优选的是,所述的使用组培苗的富硒甘薯种植方法中,所述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5-6。

优选的是,所述的使用组培苗的富硒甘薯种植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使用培养基中进行组培苗的培养时,培养温度为23-27℃,光照强度为1200-2000lux,光照时间为8-12小时/天。

优选的是,所述的使用组培苗的富硒甘薯种植方法中,将组培苗移栽至种植田内前一个月,将种植田深耕40-50厘米,再施加土壤消毒剂,对土壤消毒7天后,向种植田内施加由硒矿粉和冶金渣粉按质量比为1:1-5混合而成的矿物粉80-120kg/亩。

本发明的使用组培苗的富硒甘薯种植方法提高了甘薯组培苗的成活率,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本发明使用的富硒营养液不仅能够满足甘薯生长所需营养,还能够补充硒元素,提高甘薯块茎的硒含量。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使用组培苗的富硒甘薯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田园土、沙土和硒矿粉分别置于阳光下暴晒5天后,将田园土、沙土和硒矿粉按照质量比为70:20:1的比例混合均匀,再加入消毒液搅拌均匀至湿润,得到土壤基质;

步骤二、选取甘薯主芽为外植体,用无菌水浸泡20分钟后,再置于质量分数为20%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5分钟,取出用无菌水冲洗4分钟后,放入培养基中进行组培苗的培养,所述培养基包括:ms、2mg/l的6-苄基腺嘌呤、0.5mg/l的萘乙酸、20g/l蔗糖和10g/l的琼脂,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5,培养温度为23℃,光照强度为1200lux,光照时间为8小时/天。;

步骤三、当组培苗长至5cm时,将组培苗移栽至土壤基质内培养;

步骤四、当组培苗长至10cm时,将组培苗移栽至种植田内;

步骤五、当组培苗长至15cm以上后,每10天向种植田内喷洒一次富硒营养液,其中,所述富硒营养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磷酸钾10份、硫酸钾10份、硼酸2份、硫酸锰2份、硫酸锌1份、亚硒酸钠5份、过磷酸钙2份和水1000份。

其中,将组培苗移栽至种植田内前一个月,将种植田深耕40厘米,再施加土壤消毒剂,对土壤消毒7天后,向种植田内施加由硒矿粉和冶金渣粉按质量比为1:1混合而成的矿物粉80kg/亩。

<实施例2>

一种使用组培苗的富硒甘薯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田园土、沙土和硒矿粉分别置于阳光下暴晒6天后,将田园土、沙土和硒矿粉按照质量比为70:20:1的比例混合均匀,再加入消毒液搅拌均匀至湿润,得到土壤基质;

步骤二、选取甘薯主芽为外植体,用无菌水浸泡25分钟后,再置于质量分数为22%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5分钟,取出用无菌水冲洗4-6分钟后,放入培养基中进行组培苗的培养,所述培养基包括:ms、2.5mg/l的6-苄基腺嘌呤、0.65mg/l的萘乙酸、22g/l蔗糖和12g/l的琼脂,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5,培养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1600lux,光照时间为10小时/天。;

步骤三、当组培苗长至5cm时,将组培苗移栽至土壤基质内培养;

步骤四、当组培苗长至11cm时,将组培苗移栽至种植田内;

步骤五、当组培苗长至15cm以上后,每11天向种植田内喷洒一次富硒营养液,其中,所述富硒营养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磷酸钾15份、硫酸钾12.5份、硼酸2.5份、硫酸锰3.5份、硫酸锌1.5份、亚硒酸钠6.5份、过磷酸钙3.5份和水1000份。

其中,将组培苗移栽至种植田内前一个月,将种植田深耕45厘米,再施加土壤消毒剂,对土壤消毒7天后,向种植田内施加由硒矿粉和冶金渣粉按质量比为1:3混合而成的矿物粉100kg/亩。

<实施例3>

一种使用组培苗的富硒甘薯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田园土、沙土和硒矿粉分别置于阳光下暴晒7天后,将田园土、沙土和硒矿粉按照质量比为70:20:1的比例混合均匀,再加入消毒液搅拌均匀至湿润,得到土壤基质;

步骤二、选取甘薯主芽为外植体,用无菌水浸泡30分钟后,再置于质量分数为25%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5分钟,取出用无菌水冲洗6分钟后,放入培养基中进行组培苗的培养,所述培养基包括:ms、3mg/l的6-苄基腺嘌呤、0.8mg/l的萘乙酸、25g/l蔗糖和15g/l的琼脂,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6,培养温度为27℃,光照强度为2000lux,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

步骤三、当组培苗长至6cm时,将组培苗移栽至土壤基质内培养;

步骤四、当组培苗长至12cm时,将组培苗移栽至种植田内;

步骤五、当组培苗长至15cm以上后,每12天向种植田内喷洒一次富硒营养液,其中,所述富硒营养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磷酸钾20份、硫酸钾15份、硼酸3份、硫酸锰5份、硫酸锌2份、亚硒酸钠8份、过磷酸钙5份和水1000份。

其中,将组培苗移栽至种植田内前一个月,将种植田深耕50厘米,再施加土壤消毒剂,对土壤消毒7天后,向种植田内施加由硒矿粉和冶金渣粉按质量比为1:5混合而成的矿物粉120kg/亩。

<对比例1>

步骤五中,向种植田内喷洒普通营养液,其余参数与实例1中的完全相同,过程也完全相同。

<对比例2>

步骤一中,土壤基质由田园土和沙土按照质量比为7:2的比例混合均匀,其余参数与实例2中的完全相同,过程也完全相同。

表1每亩种植田每年收获的甘薯块茎硒含量及组培苗的发芽率

由表1可知,使用本发明的使用组培苗的富硒甘薯种植方法的得到的甘薯块茎的硒含量更高。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