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包滑环式单晶炉提拉头旋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8097阅读:8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晶炉提拉头旋转结构,具体地涉及一种内包滑环式单晶炉提拉头旋转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单晶炉晶转系统均采用外置滑环结构,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案是,将滑环置于轴承座与大带轮之间,缺点在于延长了旋转件提拉头箱体在芯轴轴承支撑的悬臂,整体刚性不足,轴承寿命短;另外一种比较少见的方案是,将滑环置于提拉头箱体顶部,缺点在于滑环需要额外支架,而支架要避开旋转件提拉头箱体,支架占用空间很大,非常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包滑环式单晶炉提拉头旋转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包滑环式单晶炉提拉头旋转结构,包括

一提拉头箱体,该提拉头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滑环,所述提拉头箱体的底部还设置有伺服电机、联轴器、减速机,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上设置有小带轮,提拉头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大带轮,所述小带轮和大带轮之间设置有同步皮带。

优选的,所述滑环包括轴承座、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芯轴、滑环定子、滑环转子以及磁流体密封,在所述轴承上设置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轴承座以及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内设置有芯轴,该芯轴的上端连接提拉头箱体,所述芯轴与轴承座壳体之间设置有磁流体密封,该磁流体密封套在芯轴上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所述滑环转子套芯轴上,并设置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所述滑环转子的外侧设置有滑环定子。

优选的,所述的滑环定子固定在轴承座上。滑环转子固定在芯轴上。

优选的,所述减速机通过张紧支架和固定支架与轴承座连接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滑环置于两个轴承之间,最大限度地缩小了旋转件提拉头箱体在芯轴上的悬臂,保证了轴承寿命,滑环的安装无需额外支架,隐藏在轴承座内部,防尘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个部件的标记及名称如下:

1.伺服电机;2.联轴器;3.减速机;4.小带轮;5.同步皮带;6.大带轮;7.张紧支架;8.固定支架;9.轴承座;10A.第一轴承;10B.第二轴承;11.芯轴;12.滑环定子;13.滑环转子;14.磁流体密封;15.锁紧螺母;16.定子引出线;17.转子引出线;18.提拉头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包滑环式单晶炉提拉头旋转结构,包括

一提拉头箱体18,该提拉头箱体18的底部设置有滑环,所述提拉头箱体18的底部还设置有伺服电机1、联轴器2、减速机3,所述伺服电机1通过联轴器2连接减速机3,所述减速机3上设置有小带轮4,提拉头箱体18的底部设置有大带轮6,所述小带轮4和大带轮6之间设置有同步皮带5。

所述滑环包括轴承座9、第一轴承10A、第二轴承10B、芯轴11、滑环定子12、滑环转子13以及磁流体密封14,在所述轴承9上设置有第一轴承10A和第二轴承10B,所述轴承座9以及第一轴承10A和第二轴承10B内设置有芯轴11,该芯轴11的上端连接提拉头箱体18,所述芯轴11与轴承座壳体之间设置有磁流体密封14,该磁流体密封14套在芯轴11上并通过锁紧螺母15固定,所述滑环转子13套芯轴11上,并设置在第一轴承10A和第二轴承10B之间,所述滑环转子13的外侧设置有滑环定子12;所述的滑环定子12固定在轴承座9上。滑环转子13固定在芯轴11上。所述减速机3通过张紧支架7和固定支架8与轴承座9连接固定连接。

所述滑环定子12上面有定子引出线16,与外部控制柜连接,所述滑环转子13上面有转子引出线17,与提拉头箱体18内部安装的电气元器件相连接,滑环转子13与滑环定子12用电刷连接传输电信号;在所述芯轴11表面以及大带轮6内孔设有藏线槽转子引出线17,安转在藏线槽内,穿过第一轴承10A、第二轴承10B和大带轮6固定在提拉头箱体18上。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所述伺服电机1通过联轴器2带动减速机13转动,通过减速机3大幅度的速率降低,在通过小带轮4、同步皮带5、大带轮6带动提拉头箱体18旋转。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