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68674发布日期:2018-09-29 03:56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的制备方法,属于石墨烯材料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导热散热在当今电子、通讯、照明、航空及国防军工等许多领域都具有重大的应用需求。市场上主流的导热材料仍多以铝和铜金属或合金为主,而近十几年石墨导热膜被广泛应用并迅速占领传统材料的市场份额。石墨导热膜的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导热系数较高300~1500w/m·k,高于铝的各种合金及单质铜材料;同时重量比铝轻25%,比铜轻75%;而且便于切割剪裁,使用方便。导热石墨膜又被大家称为导热石墨片,散热石墨膜,石墨散热膜等等。导热石墨膜是一种新型的导热散热材料,其导热散热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低维碳纳米材料,如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等,因为其极高的弹性常数和平均自由程,具有高达3000~6000w/m·k的热传导率。石墨烯(graphene)厚度只有0.335nm,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导电和导热性能,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这些良好的性质使得基于石墨烯的材料成为一种理想的导热材料。balandin等人通过非接触光学方法测量到单层石墨烯的热传导系数高达5300w/m·k,比碳纳米管的热传导率3000~3500w/m·k还要高。石墨烯中的缺陷、边缘的无序性等都会降低石墨烯中的热传导系数,ghosh等人测量了1~10层石墨烯的热导率,发现当时模型层数从2层增至4层时,其热导率从2800w/m·k降低至1300w/m·k。石墨烯导热膜除了具有较高的热传导系数,在高温下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用作高效的散热材料。现有的导热膜多为石墨和聚酰亚胺,或是石墨烯-石墨复合散热膜,相对于单纯的石墨烯导热膜,这些导热膜的制备工艺复杂,导热率低,且成本高。目前传统的导热膜还存在导热性能无法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因此还需对其进行研究。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导热膜导热性能无法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将氧化石墨烯与水按质量比1:50~1:80混合,并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1~2倍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搅拌混合后,过滤,干燥至含水率2~5%,得预处理氧化石墨烯;(2)将预处理氧化石墨烯与异氰酸酯按质量比1:10~1:15混合于密闭反应釜中,加压恒温反应1~2h后,瞬间打开出料阀,出料,过滤,得预改性氧化石墨烯混合物;(3)将预改性氧化石墨烯混合物与有机胺按质量比1:5~1:8混合,搅拌混合后,过滤,得改性氧化石墨烯;(4)将改性氧化石墨烯与水按质量比1:5~1:8混合,并加入改性氧化石墨烯质量0.1~0.2倍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搅拌混合后,得改性氧化石墨烯混合物;(5)将改性氧化石墨烯混合物于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加热处理,揭膜,得氧化石墨烯薄膜,将氧化石墨烯薄膜加热还原,得石墨烯薄膜,即得石墨烯导热膜。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甲基氯化铵或烷基氯化铵中任意一种步骤(2)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异弗尔酮二异氰酸酯或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任意一种。步骤(4)所述有机胺为乙二胺,十六胺或十二胺中任意一种。步骤(5)所述加热还原的条件为于氮气氛围中,以5~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820℃,并恒温处理30~40min。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制备石墨烯导热膜时对氧化石墨烯进行改性处理,氧化石墨烯在经过改性处理前先经过预改性处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在预改性过程中拓宽氧化石墨烯间的层间距,从而使氧化石墨烯更易分散于水中,并且可使水分进入氧化石墨烯的层间结构中,在经过干燥后,氧化石墨烯的层间结构中仍含有部分水分,在预改性过程中,氧化石墨烯层间含有的水可与异氰酸酯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在瞬间泄压过程中,二氧化碳快速释放,可对氧化石墨烯进行剥离,使氧化石墨烯分离成单层片状结构,在改性过程中,氧化石墨烯表面附带的异氰酸酯可与有机胺类形成聚脲类润滑脂,从而使产品在水中良好分散,不会再次团聚,并且在制膜过程中,可更好的控制产品的厚度,并且使产品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具体实施方式将氧化石墨烯与水按质量比1:50~1:80混合于烧瓶,并向烧瓶中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1~2倍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于温度为45~60℃,转速为300~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1~2h后,过滤,得滤饼,将滤饼于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干燥至滤饼含水率2~5%,得预处理氧化石墨烯;将预处理氧化石墨烯与异氰酸酯按质量比1:10~1:15混合于密闭反应釜中,于温度为45~55℃,压力为1.2~1.4mpa的条件下恒温反应1~2h后,瞬间打开出料阀,出料,过滤,得预改性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将预改性氧化石墨烯混合物与有机胺按质量比1:5~1:8混合,于温度为40~60℃,转速为200~3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30~40min后,过滤,得改性氧化石墨烯;将改性氧化石墨烯与水按质量比1:5~1:8混合,并加入改性氧化石墨烯质量0.1~0.2倍的表面活性剂,于温度为55~65℃,转速为300~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15~40min后,得改性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将改性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加入烧杯中,将烧杯内物料于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加热处理1~3h后,冷却至室温后揭膜,得氧化石墨烯薄膜,将氧化石墨烯薄膜移入反应釜中,向反应釜中以15~25ml/min的速率通入氮气,以5~10℃/min的升温速率将反应釜内温度升温至800~820℃,并恒温处理30~40min后,得石墨烯薄膜,即得石墨烯导热膜。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甲基氯化铵或烷基氯化铵中任意一种。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异弗尔酮二异氰酸酯或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任意一种。所述有机胺为乙二胺,十六胺或十二胺中任意一种。将氧化石墨烯与水按质量比1:80混合于烧瓶,并向烧瓶中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2倍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于温度为60℃,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2h后,过滤,得滤饼,将滤饼于温度为90℃的条件下干燥至滤饼含水率5%,得预处理氧化石墨烯;将预处理氧化石墨烯与异氰酸酯按质量比1:15混合于密闭反应釜中,于温度为55℃,压力为1.4mpa的条件下恒温反应2h后,瞬间打开出料阀,出料,过滤,得预改性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将预改性氧化石墨烯混合物与有机胺按质量比1:8混合,于温度为60℃,转速为3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后,过滤,得改性氧化石墨烯;将改性氧化石墨烯与水按质量比1:8混合,并加入改性氧化石墨烯质量0.2倍的表面活性剂,于温度为6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后,得改性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将改性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加入烧杯中,将烧杯内物料于温度为90℃的条件下加热处理3h后,冷却至室温后揭膜,得氧化石墨烯薄膜,将氧化石墨烯薄膜移入反应釜中,向反应釜中以25ml/min的速率通入氮气,以10℃/min的升温速率将反应釜内温度升温至820℃,并恒温处理40min后,得石墨烯薄膜,即得石墨烯导热膜。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所述有机胺为乙二胺。将氧化石墨烯与异氰酸酯按质量比1:15混合于密闭反应釜中,于温度为55℃,压力为1.4mpa的条件下恒温反应2h后,瞬间打开出料阀,出料,过滤,得预改性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将预改性氧化石墨烯混合物与有机胺按质量比1:8混合,于温度为60℃,转速为3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后,过滤,得改性氧化石墨烯;将改性氧化石墨烯与水按质量比1:8混合,并加入改性氧化石墨烯质量0.2倍的表面活性剂,于温度为6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后,得改性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将改性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加入烧杯中,将烧杯内物料于温度为90℃的条件下加热处理3h后,冷却至室温后揭膜,得氧化石墨烯薄膜,将氧化石墨烯薄膜移入反应釜中,向反应釜中以25ml/min的速率通入氮气,以10℃/min的升温速率将反应釜内温度升温至820℃,并恒温处理40min后,得石墨烯薄膜,即得石墨烯导热膜。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所述有机胺为乙二胺。将氧化石墨烯与水按质量比1:80混合于烧瓶,并向烧瓶中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2倍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于温度为60℃,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2h后,过滤,得滤饼,将滤饼于温度为90℃的条件下干燥至滤饼含水率5%,得预处理氧化石墨烯;将预处理氧化石墨烯与有机胺按质量比1:8混合,于温度为60℃,转速为3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后,过滤,得改性氧化石墨烯;将改性氧化石墨烯与水按质量比1:8混合,并加入改性氧化石墨烯质量0.2倍的表面活性剂,于温度为6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后,得改性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将改性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加入烧杯中,将烧杯内物料于温度为90℃的条件下加热处理3h后,冷却至室温后揭膜,得氧化石墨烯薄膜,将氧化石墨烯薄膜移入反应釜中,向反应釜中以25ml/min的速率通入氮气,以10℃/min的升温速率将反应釜内温度升温至820℃,并恒温处理40min后,得石墨烯薄膜,即得石墨烯导热膜。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所述有机胺为乙二胺。将氧化石墨烯与水按质量比1:80混合于烧瓶,并向烧瓶中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2倍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于温度为60℃,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2h后,过滤,得滤饼,将滤饼于温度为90℃的条件下干燥至滤饼含水率5%,得预处理氧化石墨烯;将预处理氧化石墨烯与异氰酸酯按质量比1:15混合于密闭反应釜中,于温度为55℃,压力为1.4mpa的条件下恒温反应2h后,瞬间打开出料阀,出料,过滤,得预改性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将预改性氧化石墨烯混合物与水按质量比1:8混合,并加入预改性氧化石墨烯混合物质量0.2倍的表面活性剂,于温度为6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后,得改性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将改性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加入烧杯中,将烧杯内物料于温度为90℃的条件下加热处理3h后,冷却至室温后揭膜,得氧化石墨烯薄膜,将氧化石墨烯薄膜移入反应釜中,向反应釜中以25ml/min的速率通入氮气,以10℃/min的升温速率将反应釜内温度升温至820℃,并恒温处理40min后,得石墨烯薄膜,即得石墨烯导热膜。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所述有机胺为乙二胺。对比例:常州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石墨烯导热膜。将实例1至4所得导热膜和对比例产品进行性能检测,具体检测方法如下:检测上述石墨烯导热膜的热导率,具体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表1:性能检测表检测内容实例1实例2实例3实例4对比例热导率/w/(m·k)25001800210020001500由表1检测结果可知,本发明所得石墨烯导热膜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