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投入室的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1125发布日期:2019-05-11 01:44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具备投入室的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备供投入模具单元的投入室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在便携式终端中使用扁平的玻璃,而近来为改善握感或提高信息显示性,大多采用具有曲面部的玻璃。左右侧面或上下侧面弯曲的曲面玻璃大多用于最新型智能手机的正面窗或后面后盖的用途。

在本实用新型中,若被成型物的成型结束,被成型物的部分或全部被成型为曲面。被成型物包括摄像头透镜、具有曲面部的玻璃、表盖玻璃、汽车仪表盘玻璃、各种测量仪盖玻璃、蓝宝石、透光板、便携式终端的前盖和后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模具单元根据各工程向多种方向被移送的成型装置。此外,能够提供使模具单元的物流动线最小化的成型装置,且提供防止各部件之间的接触干扰的成型装置。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成型装置包括:模具单元,其收纳用于成型曲面部的被成型物;主室,其在一侧和另一侧分别具有供投入所述模具单元的主室入口和供排出所述模具单元的主室出口;预热机构,其在所述主室入口侧预热所述模具单元;成型机构,其在所述被成型物成型曲面部;冷却机构,其冷却成型结束的所述模具单元;投入室,其连接至所述主室入口;以及移送机构,其沿从所述主室入口朝向所述主室出口的第一方向在所述主室内部移送所述模具单元,收纳初始状态的被成型物的新的模具单元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被供应至所述投入室。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成型装置包括排出室,其连接至所述主室出口,所述模具单元从所述主室出口朝向所述排出室沿所述第一方向被排出,所述排出室内部的所述模具单元沿作为所述第二方向的逆方向的第四方向被移动至所述排出室的外部,被供应至所述投入室的内部的所述模具单元的位置和被排出至所述排出室的外部的所述模具单元的位置以所述主室为基准位于同一侧。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成型装置具有排出室,其连接至所述主室出口,所述投入室、所述主室入口、所述主室出口、所述排出室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为一列,与所述主室平行地具有第二冷却机构,所述模具单元沿与所述主室的延长方向一致的所述第一方向在直线上被移送,并依次通过所述投入室、所述主室以及所述排出室,所述模具单元沿作为所述第二方向的逆方向的第四方向从所述排出室被移动至所述第二冷却机构,所述模具单元沿作为所述第一方向的逆方向的第三方向在所述第二冷却机构被移动。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成型装置具有开闭投入室入口的投入室开闭器和开闭所述主室入口的主室开闭器,所述投入室开闭器和所述主室开闭器设置于相互弯折的方向,所述投入室入口和所述主室入口向相互弯折的方向露出。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成型装置具有开闭投入室入口的投入室开闭器和开闭所述主室入口的主室开闭器,所述模具单元在所述主室开闭器封闭所述主室入口且所述投入室开闭器开放所述投入室的状态下被供应至所述投入室的内部,所述模具单元在所述投入室开闭器封闭所述投入室且所述主室开闭器开放所述主室入口的状态下从所述投入室的内部被供应至所述主室的内部。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成型装置具有向所述投入室的内部供应所述模具单元的第一杆,具有向所述主室的内部供应所述模具单元的第二杆,所述第二杆在不干扰通过所述第一杆移送的所述模具单元的位置,在所述投入室的内部待机。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成型装置中,在开闭投入室入口的投入室开闭器被开放的状态下,第一杆在从所述投入室的外侧朝向所述投入室的内侧前进以推动所述模具单元,在所述第一杆向所述投入室的外侧后退时所述投入室开闭器封闭所述投入室。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成型装置中,在开闭所述主室入口的主室开闭器被开放的状态下,第二杆在从所述主室的外侧朝向所述主室的内侧前进以推动所述模具单元,在所述第二杆向所述主室的外侧后退时所述主室开闭器封闭所述主室入口。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成型装置中,在所述投入室内部具有供放置所述模具单元的投入台,在所述主室内部具有供放置所述模具单元的下部加热块,所述主室入口位于所述投入台与所述下部加热块之间,所述主室与所述投入台之间的第一缝隙和所述主室与所述下部加热块之间的第二缝隙小于所述模具单元的宽度或长度。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成型装置中,与所述主室入口对置的所述下部加热块的边角被倒角。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成型装置中,所述模具单元包括上部模具和下部模具,向所述主室的内部供应所述模具单元的第二杆仅与所述下部模具接触。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成型装置中,在所述主室的外部设置有冷却水供应管道,在所述冷却水供应管道分歧的冷却水被投入至所述主室、所述预热机构、所述成型机构、所述冷却机构、所述移送机构中的至少一个。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成型装置具有供应冷却水的冷却水供应管道和回收冷却水的冷却水回收管道,在所述冷却水供应管道供应的所述冷却水经由形成所述主室的框架、所述预热机构、所述成型机构、所述冷却机构、所述移送机构中的至少两个被回收至所述冷却水回收管道。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成型装置中,所述主室是连接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而成的,分别形成有作为所述第一框架的内部的冷却水通道的第一冷却水流道和作为所述第二框架的内部的冷却水通道的第二冷却水流道,所述第一冷却水流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水流道相互分开。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送模具单元,以防止工作部件的接触干扰,并使占有空间最小化。从而,能够在向最优化的多种方向移送多个模具单元的过程中执行预热工程、成型工程以及冷却工程,因而能够减少装置的长度或占有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成型装置的侧面图。

图2是图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块的侧剖视图。

图3和图4是图示本实用新型的成型装置的多种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5是图示本实用新型的投入室和主室的部分剖视图。

图6是图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水通道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底座,2:投入室,3:主室,4:排出室,5:投入缸,6:排出缸,7:排出杆,10:预热机构,11:预热缸,12:预热活塞,13:预热上部加热块,14:预热下部加热块,30:成型机构,31:成型缸,32:成型活塞,33:成型上部加热块,34:成型下部加热块,40:冷却机构,41:冷却缸,42:冷却活塞,43:冷却上部加热块,44:冷却下部加热块,60:移送机构,70:冷却水循环通道,102:被成型物,104:平坦部,105:曲面部,200:模具单元,201:上部模具,203:下部模具,231:模具壁部,235:成型槽部,300:上部加热块,301:加热板,302:散热板,303:冷却板,304:加热器,400:下部加热块,2a:投入室入口,3a:主室入口,3b:主室出口,501:第一方向,502:第二方向,503:第三方向,504:第四方向,509:下部加热块的边角,520:投入室开闭器,530:主室开闭器,540:第二冷却机构,551:第一杆,552:第二杆,550:投入台,561:第一缝隙,562:第二缝隙,560:冷却水供应管道,561:冷却水回收管道,570:框架,571:第一框架,572:第二框架,581:第一冷却水流道,582:第二冷却水流道,C:冷却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成型装置进行说明。

在底座1的上部设置有主室3。收纳被成型物102并在被成型物102形成曲面部105的模具单元200可以在通过主室3的内部的过程中被预热、成型或冷却。

可以在预热机构10将模具单元200预热至预热温度。可以在成型机构30使模具单元200升温至高于预热温度的成型温度,并由成型机构30对模具单元200加热或加压来成型被成型物。另一方面,可以在在成型机构30渐渐冷却模具单元200的过程中在低于预热温度的成型温度下对被成型物102进行曲面成型。

在主室3可以具有供投入模具单元200的主室入口3a和供排出模具单元200的主室出口3b。

在主室入口3a侧可以具有供向主室3内部投入模具单元200的投入室2。在投入室2可以具有予以推动模具单元200的投入缸5。

沿从主室入口3a侧朝向主室出口3b侧的方向,在主室3可以依次排列有预热机构10、成型机构30、冷却机构40。在主室出口3b侧可以具有供向外部排出通过了主室3内部的模具单元200的排出室4。

预热机构10可以将通过投入室2被投入至主室3的模具单元200加热至预热温度。

在预热机构10的下游侧可以具有成型机构30,该成型机构30将被预热的模具单元200加热至成型温度,并以规定的加压力对模具单元200加压,且在被成型物形成曲面部105。

在成型机构30的下游侧可以具有渐渐冷却被成型物的成型结束的模具单元200的冷却机构40。不限于图1所图示,冷却机构40可以配备于主室3的外部,也可以在主室3的内部和外部均具有冷却机构40。

通过了预热机构10和成型机构30的模具单元200从主室3被排出至排出室4。排出机构可以从主室3通过主室出口3b而向排出室4的内部移动模具单元200。

排出机构可以包括排出缸6和排出杆7。排出杆7通过排出缸6可以在沿不会卡止于主室出口3b或主室3的框架的轨迹移动的过程中拉动或推动模具单元200来排出至排出室4侧。

预热机构10可以包括设置于主室3的底部的预热下部加热块14。预热下部加热块14可以支撑并加热模具单元200的下部。

在预热机构10的上部可以设置有利用空气压使预热活塞12上下工作的多个预热缸11。在预热活塞12的末端可以设置有与模具单元200的上部对置的预热上部加热块13。预热上部加热块13向模具单元200的上部传递热。

成型机构30可以包括向主室3的底部侧设置的成型下部加热块34、在主室3的内部上下移动的成型活塞32以及升降成型活塞32的多个成型缸31。

成型下部加热块34可以设置于主室3的内部底部,且加热模具单元200的下部,以使模具单元200维持成型温度。

成型缸31可以设置于主室3的外侧上部。可以在成型活塞32结合成型上部加热块33,并使成型上部加热块33接触于模具单元200的上部来加热模具单元200至成型温度并加压。

冷却机构40包括设置于主室3的底部侧的冷却下部加热块44、连接至冷却上部加热块43且上下移动的冷却活塞42以及升降冷却活塞42的多个冷却缸41。

冷却下部加热块44设置于主室3的内部底面,且将模具单元200的底面温度控制为使模具单元200以规定的冷却速度被冷却至既定的冷却温度。

冷却缸41可以设置于主室3的外侧上部。

在冷却活塞42可以结合有冷却上部加热块43,冷却下部加热块44和冷却上部加热块43可以冷却模具单元200。可以以模具单元200的上部接触有冷却上部加热块43且冷却下部加热块44接触于模具单元200的下部的状态冷却模具单元200。

可以具有在主室3内依次向预热机构10、成型机构30、冷却机构40移送模具单元200的移送机构60。

主室3的内部可以维持为高温,以进行预热温度或成型温度控制。此时,若连主室3的外部也变成高温,则有可能发生能量损失、作业者烫伤等问题。因此,可以在形成主室3的隔壁具有循环冷却水的冷却水循环通道70,以冷却主室3的表面。

参照图2,平板形态的被成型物102被模具单元200加热和加压。在预热机构10,被成型物102可以以平板形态收纳于模具单元200。可以在成型机构30压制模具单元200,且在平坦部104的一侧或两侧形成有曲面部105。

模具单元200包括收纳被成型物102的上部模具201和下部模具203。可以成型为通过上部加热块300和下部加热块400仅使被成型物102的侧面弯曲的形态或以使被成型物102的整体面积具有互相不同的厚度的方式进行3D成型。

上部加热块300包括预热上部加热块13、成型上部加热块33、冷却上部加热块43中的至少一个,且在模具单元200的上面并对模具单元200进行温度调节或加压。上部加热块300可以接受靠空气压进行动作的缸的作用力来对模具单元200的上面加压。此时,缸可以包括预热缸11、成型缸31、冷却缸41中的至少一个。在具有多个上部加热块300的情况下,可以在每个上部加热块300设置有缸。

下部加热块400可以包括预热下部加热块14、成型下部加热块34、冷却下部加热块44中的至少一个,且支撑模具单元200的下面并调节模具单元200的温度。下部加热块400可以以互相分离的形态或一体地延伸的形态具有。

上部加热块300或下部加热块400可以包括依次层叠的加热板301、散热板302、冷却板303。

加热板301具备加热器304且与模具单元200对置而传递热。

散热板302被插入于冷却板303与加热板301之间且将加热板301的热放出至冷却板303侧。

在冷却板303循环有冷却水C(coolant)并冷却上部加热块300或下部加热块400。

在上部模具201和下部模具203中的任一个可以形成有成型槽部235。就成型槽部235而言,可以弯曲被成型物102的扁平的平坦部104来形成曲面部105。可以形成有对上部模具201进行导向的模具壁部231。

参照图1至图6,供投入模具单元200的主室入口3a和供排出模具单元200的主室出口3b可以分别配备于主室3的一侧和另一侧。

移送机构60可以沿从主室入口3a朝向主室出口3b的第一方向501在主室3内部一次性地移送模具单元200。收纳初始状态的被成型物102的新的模具单元200可以沿垂直于第一方向501的第二方向502被供应至投入室2。第一方向501可以是x轴方向,第二方向502可以是y轴方向或y轴的逆方向。

可以从主室出口3b朝向排出室4沿第一方向501排出模具单元200。排出室4内部的模具单元200可以沿作为第二方向502的逆方向的第四方向504被移动至排出室4的外部。被供应至投入室2的模具单元200的位置和被移动至排出室4的外部的模具单元200的位置聚集于主室3的横向一侧。即,优选被供应至投入室2的模具单元200和被移动至排出室4的外部的模具单元200以主室3为基准位于同一侧。

通过这种配置,能够缩小成型装置的体积,并使移动模具单元200的路径最小化,且节约作业者的动线。

投入室2、主室入口3a、主室出口3b、排出室4可以沿第一方向501排列为一列。冷却机构40可以根据冷却条件分别或并联地配备于主室3的内部、主室3的外部。为了使模具单元200的动线最优化,可以与主室3平行地具有第二冷却机构540。

模具单元200可以沿与主室3的延伸方向一致的第一方向501在直线上被移送,并依次通过投入室2、主室3以及排出室4。模具单元200可以沿作为第二方向502的逆方向的第四方向504从排出室4被移动至第二冷却机构540。模具单元200可以沿作为第一方向501的逆方向的第三方向503在第二冷却机构540被移动。

另一方面,为防止露出于高温的模具单元200的氧化腐蚀,主室3和投入室2可以为真空或填充有惰性气体。此时,需要开闭主室3或投入室2的机构。

可以具有开闭投入室入口2a的投入室开闭器520和开闭主室入口3a的主室开闭器530。在主室开闭器530封闭主室入口3a且投入室开闭器520开放投入室2的状态下,模具单元200可以被供应至投入室2的内部。在投入室开闭器520封闭投入室2且主室开闭器530开放主室入口3a的状态下,模具单元200可以从投入室2的内部被供应至主室3的内部。

另一方面,有必要移动模具单元200,以免干扰投入室开闭器520和主室开闭器530。

可以具有向投入室2的内部供应模具单元200的第一杆551。可以具有向主室3的内部供应模具单元200的第二杆552。优选第二杆552在不干扰通过第一杆551移送的模具单元200的位置,在投入室2的内部待机。

投入室开闭器520和主室开闭器530可以以正交或倾斜的方向设置,以防止部件之间的干扰或冲突。投入室开闭器520和主室开闭器530可以设置于相互弯折的方向,且投入室入口2a和主室入口3a可以向相互弯折的方向露出。

在投入室开闭器520被开放的状态下,第一杆551可以在从投入室2的外侧朝向投入室2的内侧前进以推动模具单元200。在第一杆551向投入室2的外侧后退时投入室开闭器520可以封闭投入室2。

在主室开闭器530被开放的状态下,第二杆552可以在从主室3的外侧朝向主室3的内侧前进以推动模具单元200。在第二杆552向主室3的外侧后退时主室开闭器530可以封闭主室入口3a。

还需要向z轴方向的机构性干扰或冲突防止对策。

在投入室2内部可以具有供放置模具单元200的投入台550。主室入口3a可以位于投入台550与下部加热块400之间。优选主室3与投入台550之间的第一缝隙561和主室3与下部加热块400之间的第二缝隙562小于模具单元200的宽度或长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