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晶炉内引流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7471发布日期:2019-09-29 15:46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晶炉内引流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晶炉,特别涉及一种多晶炉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当前最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由于铸造多晶硅的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成本远低于单晶硅,多晶硅逐步取代直拉单晶硅在太阳能电池材料市场的主导地位,成为行业内最主要的光伏材料。我国太阳能电池制造业现在已经小有规模,具有实力的代表性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据相关行业数据统计,在我国光伏产业链中,多晶硅生产商总共有20家到30家,硅片企业有60余家,电池企业有60余家,组件企业有330多家,行业年产值超过3000多亿元,进出口额220亿美元,就业人数30万人。

随着630光伏补贴政策的到期,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作为硅片企业,减少安全隐患,降低成本是重中之重。

多晶硅生长过程是通过调控加热器功率及侧部隔热笼开度,从而形成从下而上的温度梯度,从下至上结晶的过程。而在熔化长晶阶段,基本都是处于危险高温阶段,由于坩埚问题或者自身问题,炉内可能会发生硅液溢流问题,若发生硅液溢流,能否及时报警启动紧急措施显得十分必要。

而实际炉型中,若发生中部硅液溢流,由于底部保温板存在,虽底部保温板留有溢流孔,但由于保温板为C-C材质,这种材质本身会对硅液具有吸附作用,并不会及时从导流孔导出,硅液无法及时到达底部溢流丝上,无法触发报警,使得硅液依旧处于高温中,造成大量硅液溢流,从而导致内部配件大批量损毁,增加漏硅成本,并且大大增加漏硅爆炸风险,存在更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晶炉内引流工装,使得溢流出的硅液可及时滴落在溢流丝上,保证能及时触发报警,提高工作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晶炉内引流工装,包括保温板,保温板上设置有热交换平台,热交换平台上设置有防护底板,防护底板上设置有防护侧板,所述防护侧板的底部开设溢流孔,所述保温板上位于溢流孔下方对应位置开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内设置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下方设置有熔断时触发报警的溢流丝。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当防护底板与防护侧板内的坩埚发生故障破裂时,坩埚内的硅液会从防护侧板底部的溢流孔流出,硅液会顺着防护底板边缘=>热交换平台边缘=>保温板流下,最终落入导流孔内,经引流管排出,并被底部设备收集,同时硅液经引流管后会与其下方的溢流丝接触时,并将其熔断,从而使得配合溢流丝的报警设备会根据得到的断路信号触发报警,及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维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引流孔内设置引流管保证了溢流的硅液能及时穿过保温板,并及时熔断溢流丝触发报警信号,从而降低了漏硅成本,并且大大降低漏硅爆炸风险,降低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硅片生产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引流管加工成倒锥结构,且引流管的上端孔径大于下端孔径。锥形结构保证了硅液在引流管的流动更加顺畅,且能保证与溢流丝接触,提高触发精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引流管采用氧化铝材料制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引流管结构示意图。

其中,1保温板,1a导流孔,2热交换平台,3防护底板,4防护侧板,4a溢流孔,5引流管,6溢流收集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多晶炉内引流工装,包括保温板1,保温板1上设置有热交换平台2,热交换平台2上设置有防护底板3,防护底板3上设置有防护侧板4,防护侧板4的底部开设溢流孔4a,保温板1上位于溢流孔4a下方对应位置开设有导流孔1a,导流孔1a内设置有氧化铝材料制成的引流管5,引流管5加工成倒锥结构,且引流管5的上端孔径大于下端孔径,引流管5的下方设置有熔断时触发报警的溢流丝,溢流丝布置在溢流收集板6上,溢流收集板6上还布置有溢流棉。

采用被实用新型中引流管5,可将其镶嵌至导流孔1a中,这种材质会使与硅液接触时,及时将硅液导流下去,及时触发报警装置,防止更大损失及危险产生。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