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泡水泥隔墙板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11849发布日期:2020-05-29 13:05阅读:926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一种发泡水泥隔墙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隔墙板是指用于建筑物内部隔墙的墙体预制条板,隔墙板包括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条板、玻璃纤维增强石膏空心条板、钢丝(钢丝网)增强水泥条板、轻混凝土条板、复合夹芯轻质条板等。以轻质隔墙条板作为一般工业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程的非承重内隔墙的工程属于轻质隔墙工程。其中的轻质隔墙板是一种新型节能墙材料,它是一种外型像空心楼板一样的墙材,但是它两边有公母榫槽,安装时只需将板材立起,公、母隼涂上少量嵌缝砂浆后对拼装起来即可。它是由无害化磷石膏、轻质钢渣、粉煤灰等多种工业废渣组成,经变频蒸汽加压养护而成。轻质隔墙板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多重环保、保温隔热、隔音、呼吸调湿、防火、快速施工、降低墙体成本等优点。内层装有合理布局的隔热、吸声的无机发泡型材或其他保温材料,墙板经流水线浇注、整平、科学养护而成,生产自动化程度高,规格品种多。现有的隔墙板由于制备工艺问题,其强度并不是特别高,容易受到外力损坏。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发泡水泥隔墙板,包括依次排布的砂浆层,网格布层以及发泡水泥层,所述发泡水泥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水泥:60-80份;粉煤灰:15-35份;增强剂:1-3份;发泡剂:2-4份;以增强剂的质量单独计,所述增强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硅灰:40-60份;纳米晶须:20-40份;纤维:1-3份。本申请采用三层网络结构,通过网格布层将砂浆层以及发泡水层层进行了连接,砂浆层主要用于提高其抗折的能力,发泡水泥层自身就具有较好的抗压能力,从而使得整体的发泡水泥隔墙板具有非常好的技术指标;本申请的发泡水泥中的水泥水化会优先在纳米晶须表面成核硬化,以纳米晶须为核心形成大量长柱状水合硅酸三钙,长柱状水化产物会相互交叉镶嵌形成坚硬的大块硬化体,增加水泥硬化体的韧性和强度,并且此过程中有硅灰的存在,硅灰平均粒径为150nm,一部分小粒径的硅灰会填充满硬化体的小缝隙中,一部分活性硅灰与体系中氢氧化钙会反应生产硅酸钙,起到增加强度的作用。优选的,所述纤维包括有机高分子纤维、棕丝;所述棕丝包括15mm-30mm棕丝和30mm-50mm棕丝;所述有机高分子纤维长度为9mm-15mm;以纤维单独计,有机高分子纤维质量份数为15-25份,所述15mm-30mm棕丝的质量份数为50-70份,所述30mm-50mm棕丝的质量份数为15-25份。本申请采用两种材料,即棕丝和有机高分子纤维,并且利用级配的方式,采用短的高分子纤维作为第一级连接的物质,然后利用棕丝作为第二级连接的物质,本申请所用的高分子纤维具有一定的亲水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高分子纤维可以更好的完成水泥在凝固过程中各个组份之间的连接,而棕丝作为最终的增强组份,起到将其所在的各部分连接为一体的作用。优选的,所述增强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硅灰:50份;纳米晶须:30份;纤维:2份;其中纤维以纤维的质量单独计,包括有机高分子纤维:20份;15mm-30mm棕丝:60份;30mm-50mm棕丝:20份。优选的,所述纳米晶须为硫酸钙纳米晶须。优选的,所述有机高分子纤维为pp纤维,所述pp纤维的接触角为30.0°-70.0°。未经改性的pp纤维的接触角为102°,通过对pp纤维进行改性,得到具有一定亲水性的pp纤维,从而使得本申请可以在水泥搅拌过程中pp纤维渗入到内部,从而具有更好的初步连接的作用。优选的,所述发泡水泥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水泥:70份;粉煤灰:25份;增强剂:2.5份;发泡剂:3份。优选的,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所述发泡水泥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水灰比为0.4-0.6。优选的,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所述发泡水泥层的厚度为350mm-450mm;所述砂浆层的厚度为8-12mm。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发泡水泥隔墙板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底层砂浆层;在底层砂浆层上布置网格布;在网格布上设置发泡水泥层;经养护得到隔墙板。优选的,在发泡水泥层内设置辅助支撑型材。本申请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采用三层网络结构,通过网格布层将砂浆层以及发泡水层层进行了连接,砂浆层主要用于提高其抗折的能力,发泡水泥层自身就具有较好的抗压能力,从而使得整体的发泡水泥隔墙板具有非常好的技术指标;2、本申请的发泡水泥中的水泥水化会优先在纳米晶须表面成核硬化,以纳米晶须为核心形成大量长柱状水合硅酸三钙,长柱状水化产物会相互交叉镶嵌形成坚硬的大块硬化体,增加水泥硬化体的韧性和强度,并且此过程中有硅灰的存在,硅灰平均粒径为150nm,一部分小粒径的硅灰会填充满硬化体的小缝隙中,一部分活性硅灰与体系中氢氧化钙会反应生产硅酸钙,起到增加强度的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阐述。本申请通过如下的合成以及表征方面的实施例来说明该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合成步骤如下:s1、增强剂的配置,其具体组份按照表1进行设置;表1:s2、发泡水泥的合成,按照表2进行配置,然后按照如下方式进行;表2:s3、将增强剂和水加入到搅拌机中,900r/min下搅拌2min,然后加入水泥和粉煤灰搅拌15min,再将发泡剂加入搅拌机中,1300r/min下搅拌0.5min;s4、制备水泥砂浆,水泥与砂的质量比例为1:2,搅拌进行抹平得到砂浆层,厚度10mm,在砂浆层上放置网格布,然后在网格布上铺设s3得到的材料,得到发泡水泥层,厚度400mm;s5、初期养护:将s4得到的材料在25℃,相对湿度≥70%的环境中养护5d得到胚体;s6、后期养护:将坯体自然养护10天,即得到隔墙板;s7、测量隔墙板的整体密度、其抗压强度(砂浆层一侧)、干燥收缩值,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表3:序号干密度(kg/m3)抗压强度(mpa)抗折强度(mpa)干燥收缩率(mm/m)14614.42.80.1624464.72.90.19634104.22.80.2144352.52.70.3254303.42.80.3764503.22.50.3974412.82.70.5184152.12.40.6994502.42.60.61104222.82.70.58114381.61.41.4由此可见,只有在有机纤维较短,而棕丝较长时,才能起到提高发泡水泥性能的作用,从而提高隔墙板的性能;三种长度的级配也能起到明显的提高作用;而硅灰,纳米晶须以及纤维之间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推测是按照如下机理进行:水泥水化会优先在纳米晶须表面成核硬化,以纳米晶须为核心形成大量长柱状水合硅酸三钙,长柱状水化产物会相互交叉镶嵌形成坚硬的大块硬化体,增加水泥硬化体的韧性和强度,并且此过程中有硅灰的存在,一部分小粒径的硅灰会填充满硬化体的小缝隙中,一部分活性硅灰与体系中氢氧化钙会反应生产硅酸钙,起到增加强度的作用;本申请采用三层网络结构,通过网格布层将砂浆层以及发泡水层层进行了连接,砂浆层主要用于提高其抗折的能力,发泡水泥层自身就具有较好的抗压能力,从而使得整体的发泡水泥隔墙板具有非常好的技术指标。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