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带有氧气回收装置的臭氧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26092发布日期:2021-05-04 10:46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带有氧气回收装置的臭氧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带有氧气回收装置的臭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制造臭氧有多种方法,但主要是高压放电和直流电解纯净水两种,尤其是前者,是目前工业制造臭氧所普遍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臭氧产量大、技术简单,突出的问题主要是臭氧的转化率太低,目前世界各国一般的转化率仅为10%左右,就是说100公斤的氧气仅能生产出10公斤左右的臭氧,90公斤左右的氧气被浪费掉了。这使得臭氧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地制约了臭氧的应用和臭氧产业的发展。业内就如何提高转化率也作了很多努力,但收效甚微,而且随着转化率的提高,电耗也增大,没有真正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因此实现臭氧和氧气的分离并将氧气回收重新使用,在污水处理中是降低臭氧制造成本的一个重要方法,且传统的臭氧发生器冷却方式一般采用风冷或自然冷却,这样的冷却方式冷却效果差,且不利于臭氧发生器中纯水和气体的循环,无法避免发生器因环境温度升高或工作温度升高而导致臭氧产生量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研究设计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带有氧气回收装置的臭氧发生器。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带有氧气回收装置的臭氧发生器,包括臭氧发生器本体,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包括氧气源,氧气缓冲罐,臭氧发生装置,吸附装置,空气泵,氧气储存罐、进水口及出气口,所述氧气缓冲罐包括第一缓冲罐及第二缓冲罐,所述氧气源与所述第一缓冲罐一侧连接,将氧气输入到第一缓冲罐中,稳定压力,所述第一缓冲罐另一侧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一侧连接,稳定压力后的氧气传送到臭氧发生装置中,对臭氧和氧气进行分离,所述吸附装置包括第一吸附口、第二吸附口及第三吸附口,所述臭氧发生装置与所述第一吸附口连接,所述第二缓冲罐与所述第二吸附口连接,将分离的氧气输入到第二缓冲罐中,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三吸附口连接,将吸附分离的臭氧通过所述出气口排出,所述第二缓冲罐与氧气储存罐连接,待压力稳定后输入至氧气储存罐中,所述氧气储存罐与所述空气泵连接,所述氧气储存罐与所述氧气源相连接,将回收的氧气再次输入到氧气源中,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连接有空气滤清器,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与所述空气滤清剂活动连接,所述空气滤清器设有出气通道,所述的臭氧发生器本体的出气口与空气滤清器的出气通道联通,所述出气通道的通道口对应连接到污水中,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设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纯水供给装置,所述纯水供给装置设有纯水出水口及纯水进水口,所述纯水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所述纯水供给装置内设有内部冷却管。

优选的,所述内部冷却管的一端连接冷却水进水口,另一端连接冷却水出水口,所述的内部冷却管与纯水供给装置同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氧气源与所述第一缓冲罐一侧之间,所述第一缓冲罐另一侧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一侧之间,所述臭氧发生装置与所述第一吸附口之间,所述氧气储存罐与所述第二吸附口之间,所述第二缓冲罐与氧气储存罐之间,所述氧气储存罐与所述氧气源之间均设有阀门,通过阀门控制输入氧气及臭氧。

优选的,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设有滚轮及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上设有散热条、电源接口及压力表。

优选的,所述空气泵中有电磁铁和永久磁铁。其间有吸力的斥力,吸力斥力作用在牵引臂上,牵引臂带动摆动橡皮膜摆动,产生泵力。

优选的,所述阀门为电磁阀或气动阀。

优选的,所述纯水供给装置和内部冷却管由钛金属制成。

优选的,所述纯水供给装置和内部冷却管均由散热良好且在臭氧环境中无离子产生的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臭氧发生装置的数量为1-4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有氧气回收装置,将分离的臭氧用于污水处理,将产生的大量氧气回收通过所述空气泵加压再利用,通过设有冷却装置避免臭氧发生装置温度过高而降低工作效率,通过设有空气滤清器,在治理污水时减少污染源,有利于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臭氧发生器本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氧气源2.氧气缓冲罐3.臭氧发生装置

4.吸附装置5.空气泵6.氧气储存罐

7.出气口8.空气滤清器9.电源接口

10.纯水供给装置11.阀门12.滚轮

13.拉杆14.散热条15.压力表

21.第一缓冲罐22.第二缓冲罐41.第一吸附口

42.第二吸附口43.第三吸附口81.出气通道

101.纯水出水口102.纯水进水口103.内部冷却管

104.冷却水进水口105.冷却水出水口16.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带有氧气回收装置的臭氧发生器,包括臭氧发生器本体,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包括氧气源1,氧气缓冲罐2,臭氧发生装置3,吸附装置4,空气泵5,氧气储存罐6、进水口16及出气口7,所述臭氧发生装置3的数量为1个,所述氧气缓冲罐2包括第一缓冲罐21及第二缓冲罐22,所述氧气源1与所述第一缓冲罐21一侧连接,将氧气输入到第一缓冲罐21中,稳定压力,所述第一缓冲罐21另一侧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3一侧连接,稳定压力后的氧气传送到臭氧发生装置3中,对臭氧和氧气进行分离,所述吸附装置4包括第一吸附口41、第二吸附口42及第三吸附口43,所述臭氧发生装置3与所述第一吸附口41连接,所述第二缓冲罐22与所述第二吸附口42连接,将分离的氧气输入到第二缓冲罐22中,所述出气口7与所述第三吸附口43连接,将吸附分离的臭氧通过所述出气口7排出,所述第二缓冲罐22与氧气储存罐6连接,待压力值稳定后输入氧气储存罐6中,所述氧气储存罐6一端与所述空气泵5连接,所述空气泵5中有电磁铁和永久磁铁。其间有吸力的斥力,吸力斥力作用在牵引臂上,牵引臂带动摆动橡皮膜摆动,产生泵力,所述氧气储存罐6另一端与所述氧气源1相连接,将回收的氧气再次输入到氧气源1中,所述氧气源1与所述第一缓冲罐21一侧之间,所述第一缓冲罐21另一侧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3一侧之间,所述臭氧发生装置3与所述第一吸附口41之间,所述氧气储存罐6与所述第二吸附口42之间,所述第二缓冲罐22与氧气储存罐6之间,所述氧气储存罐6与所述氧气源1之间均设有阀门11,所述阀门11为电磁阀或气动阀,通过阀门11控制输入氧气及臭氧,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连接有空气滤清器8,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与所述空气滤清器8活动连接,所述空气滤清器8设有出气通道81,所述的臭氧发生器本体3的出气口7与空气滤清器8的出气通道81联通,所述出气通道81的通道口对应连接到污水中,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3设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纯水供给装置10,所述纯水供给装置10设有纯水出水口101及纯水进水口102,所述纯水出水口101与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的进水口16连接,所述纯水供给装置10内设有内部冷却管103,所述内部冷却管103的一端连接冷却水进水口104,另一端连接冷却水出水口105,所述的内部冷却管103与纯水供给装置10同轴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3设有滚轮12及拉杆13,所述拉杆13与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设有滚轮12及拉杆13,所述拉杆13与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上设有散热条14、电源接口9及压力表15。所述纯水供给装置10和内部冷却管103由钛金属制成。

实施例2

如图1、2、3所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带有氧气回收装置的臭氧发生器,包括臭氧发生器本体,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包括氧气源1,氧气缓冲罐2,臭氧发生装置3,吸附装置4,空气泵5,氧气储存罐6、进水口16及出气口7,所述臭氧发生装置3的数量为1个,所述氧气缓冲罐2包括第一缓冲罐21及第二缓冲罐22,所述氧气源1与所述第一缓冲罐21一侧连接,将氧气输入到第一缓冲罐21中,稳定压力,所述第一缓冲罐21另一侧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3一侧连接,稳定压力后的氧气传送到臭氧发生装置3中,对臭氧和氧气进行分离,所述吸附装置4包括第一吸附口、第二吸附口42及第三吸附口43,所述臭氧发生装置3与所述第一吸附口连接,所述第二缓冲罐22与所述第二吸附口42连接,将分离的氧气输入到第二缓冲罐22中,所述出气口7与所述第三吸附口43连接,将吸附分离的臭氧通过所述出气口7排出,所述第二缓冲罐22与氧气储存罐6连接,待压力稳定后输入值氧气储存罐6中,所述氧气储存罐6一端与所述空气泵5连接,所述空气泵5中有电磁铁和永久磁铁。其间有吸力的斥力,吸力斥力作用在牵引臂上,牵引臂带动摆动橡皮膜摆动,产生泵力,所述氧气储存罐6另一端与所述氧气源1相连接,将回收的氧气再次输入到氧气源1中,所述氧气源1与所述第一缓冲罐21一侧之间,所述第一缓冲罐21另一侧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3一侧之间,所述臭氧发生装置3与所述第一吸附口之间,所述氧气储存罐6与所述第二吸附口42之间,所述第二缓冲罐22与氧气储存罐6之间,所述氧气储存罐6与所述氧气源1之间均设有阀门11,所述阀门11为电磁阀或气动阀,通过阀门11控制输入氧气及臭氧,所述氧气发生器本体连接有空气滤清器8,所述氧气发生器本体与所述空气滤清剂活动连接,所述空气滤清器8设有出气通道81,所述的臭氧发生器本体的出气口7与空气滤清器8的出气通道81联通,所述出气通道81的通道口对应连接到污水中,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设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纯水供给装置10,所述纯水供给装置10设有纯水出水口101及纯水进水口102,所述纯水出水口101与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所述纯水供给装置10内设有内部冷却管103,所述内部冷却管103的一端连接冷却水进水口104,另一端连接冷却水出水口105,所述的内部冷却管103与纯水供给装置10同轴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设有滚轮12及拉杆13,所述拉杆13与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设有滚轮12及拉杆13,所述拉杆13与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上设有散热条14、电源接口9及压力表15。所述的纯水供给装置10和内部冷却管103均由散热良好且在臭氧环境中无离子产生的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牢固可靠,经久耐用,稳定顺畅。因此是一种技术性、实用性优级的产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