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44455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氢化炉组件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外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由于还原炉转化率低(约11?13%),还原所使用的原料三氯氢硅(TCS)的利用率无法得到满足,反应过后的尾气中含有大量四氯化硅,而四氯化硅不适宜用作还原多晶硅,这部分尾气中的四氯化硅需经过氢化转化为三氯氢硅,分离后重新进入还原炉,以达到回收利用的效果。
[0003]平均每生成一吨多晶硅,需要产生四氯化硅18?20吨,故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中必不可少的需要氢化装置进行四氯化硅的转化。现有技术的做法是通过热氢化炉利用四氯化硅和氢气在1250°C下进行转化,其中的温度载体为石墨加热装置;
[0004]然而由于结构的限制,现有技术中的石墨加热装置缺点是:易断裂损坏、加工周期长、加热温度不均等。其中影响生产的最大因素是易断裂损坏,一旦损坏,就需要拆炉更换,更换周期约为2?3天,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造成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热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结构的限制,造成加热装置易出现断裂,影响正常生产造成成本增加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加热装置,包括:
[0008]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设置在炉体内,并与外部供电装置连接;
[0009]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一固定座上,第二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二固定座上,
[0010]第三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之间。
[00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12]第一连接装置,设置在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三加热装置之间;
[0013]第二连接装置,设置在第二加热装置和第三加热装置之间。
[0014]优选的,第一连接装置与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三加热装置螺纹连接;
[0015]第二连接装置与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三加热装置螺纹连接。
[0016]优选的,第一固定座与第一加热装置螺纹连接;第二固定座与第二加热装置螺纹连接。
[0017]优选的,第一固定座与第一加热装置卡接;第二固定座与第二加热装置卡接。
[001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19]第一连接传导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一加热装置与第一固定座之间和第二加热装置与第二固定座之间。
[002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21]第二连接传导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一加热装置与第一连接装置之间和第二加热装置与第二连接装置之间。
[002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23]第三连接传导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三加热装置与第一连接装置之间和第三加热装置与第二连接装置之间。
[002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及第三加热装置的配合,使得能够增大加热面积,提高氢化炉产能效率,另外通过固定的连接方式使得整体结构紧凑避免断裂的现象出现,且由于该组合结构简单,因此在加工的过程中嫩巩固直接成型,降低了加工周期,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合理避免了断裂现象的出现,减少了维修次数,避免重复性维修的发生,进而降低了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
[0028]1、第一固定座;2、第二固定座;3、第一加热装置;4、第二加热装置;5、第三加热装置;6、第一连接装置;7、第二连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加热装置,包括:
[0031]第一固定座I和第二固定座2均设置在炉体底部,并与外部的供电装置连接,进行供电装置提供的电能传送的同时保证与炉体的固定力度,第一加热装置3设置在第一固定座I上,第二加热装置4设置在第二固定座2上,第三加热装置5设置在第一加热装置3和第二加热装置4之间,获取供电装置传送的电能后进行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第一加热装置3、第二加热装置4和第三加热装置5同时获取电能后进行加热;其中,
[0032]第一加热装置3和第一固定座I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也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当然也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实用新型不进行限定;
[0033]第二加热装置4和第二固定座2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也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当然也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实用新型不进行限定;
[0034]当然为提高拆装的速度,优选的设置第一连接装置6和第二连接装置7,该第一连接装置6设置在第一加热装置3和第三加热装置5之间,该第二连接装置7设置在第二加热装置4和第三加热装置5之间;
[0035]且,
[0036]第一连接装置6与第一加热装置3和第三加热装置5均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固定;第二连接装置7与第一加热装置3和第三加热装置5均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0037]当然根据需要还可以第一加热装置3和第三加热装置5均与第一连接装置6插接固定,第二加热装置4和第三加热装置5均与第二连接装置7插接连接;
[0038]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本实用新型对此不进行限定;
[0039]另外,为提高能量传导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设置第一连接传导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一加热装置3与第一固定座I和第二加热装置4与第二固定座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传导装置增加彼此之间的固定强度的同时提高电能传导的准确性,避免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断路的问题;
[0040]当然还可以设置:
[0041 ] 第二连接装置7,分别设置在第一加热装置3与第一连接装置6之间和第二加热装置4与第二连接装置7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传导装置增加彼此之间的固定强度的同时提高电能传导的准确性,避免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断路的问题;
[0042]第三连接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三加热装置5与第一连接装置6之间和第三加热装置5与第二连接装置7之间;通过第三连接传导装置增加彼此之间的固定强度的同时提高电能传导的准确性,避免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断路的问题。
[0043]实际使用中,每炉的加热装置采购费用约为15万元人民币,按照每炉3个月的的使用寿命计算,年更换费用为60万元人民币;
[004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每炉5个月的使用寿命,年更换加热装置费用为36万元人民币,每年每台炉节约24万元人民币。
[0045]现有技术中氢化炉转化量(进料量3吨/小时四氯化硅,18%转化率)提高6.25%产能,后计算原540公斤/小时,变为574公斤/小时产能。单炉年产能增加272吨四氯化硅转化量。按照每I吨多晶硅产18吨四氯化硅计算,每台氢化炉每年可为还原炉增加产能15.1 吨。
[0046]按照还原12万元人民币的成本,售价15万人民币计算,每年每台氢化炉对工厂多制造45.3万元人民币的纯利润。
[0047]个万吨产能的多晶硅厂需要41台这种热氢化炉,每年节约984万元人民币,同时附加制造1857.3万元人民币的纯利润。
[004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固定座(I)和第二固定座(2),设置在炉体内,并与外部供电装置连接; 第一加热装置(3)设置在第一固定座(I)上,第二加热装置(4)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⑵上, 第三加热装置(5),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3)和所述第二加热装置(4)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连接装置出),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3)和所述第三加热装置(5)之间; 第二连接装置(7),设置在所述第二加热装置(4)和所述第三加热装置(5)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6)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3)和所述第三加热装置(5)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装置(7)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3)和所述第三加热装置(5)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I)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3)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2)与所述第二加热装置(4)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I)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3)卡接;所述第二固定座(2)与所述第二加热装置(4)卡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连接传导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3)与第一固定座(I)之间和所述第二加热装置(4)与所述第二固定座(2)之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连接传导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3)与第一连接装置(6)之间和所述第二加热装置(4)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7)之间。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连接传导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加热装置(5)与第一连接装置(6)之间和所述第三加热装置(5)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7)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加热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结构的限制,造成加热装置易出现断裂,影响正常生产造成成本增加的问题,包括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设置在炉体内,并与外部供电装置连接;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一固定座上,第二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二固定座上,第三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之间;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加热装置结构合理避免了断裂现象的出现,减少了维修次数,避免重复性维修的发生,进而降低了制作成本。
【IPC分类】C01B33-035
【公开号】CN204454608
【申请号】CN201520115431
【发明人】张斌
【申请人】内蒙古鄂尔多斯电力冶金股份有限公司氯碱化工分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2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