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固体聚氯化铝的高效生产反应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744480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述一步液池15的数量为四个且相互并联。向反应池11中加入盐酸和工艺废水,然后投入配方量的铝矾土,加热反应,反应产物采取自流方式放入反应池中转池12中,通过絮凝剂配制罐I 13加入聚丙酰胺絮凝剂絮凝,而后通过一步液浑料泵16泵入压滤机14中,将反应池产物进行渣液分离,分离出的一步液泵入一步液池15中,渣去渣洗涤池进行后续处理。
[0057]图2为二步反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二步反应系统包括调质池21、调质池中转池22、冷却塔23、分离池24、分离渣储装池25、絮凝剂配制罐II 26和半成品池27,所述一步液池15通过一步液输送泵28与调质池21连通,所述调质池21上设有铝酸钙加料口,调质池21与调质池中转池22连通,调质池中转池22通过调质液输送泵29与冷却塔23的入口连通,冷却塔23的出口与分离池24连通,絮凝剂配制罐II 26与分离池24连通,分离池24的上部与半成品池27连通,分离池24的下部与分离渣储装池25连通,分离渣储装池25通过分离渣输送泵20与反应池11连通;所述调质池21、分离池24、分离渣储装池25和絮凝剂配制罐II 26均设有搅拌器,所述冷却塔23为设有引风机的冷却塔。通过一步液输送泵28将一步液泵入调质池21中,搅拌条件下逐步投入配方量铝酸钙反应,反应完成后,物料在冷却塔23内经空气冷却后,进入分离池24加入絮凝剂进行絮凝分离,静止沉降后将上清液放入半成品池27中;絮凝分离渣从分离渣储装池25泵入反应池11中,待反应池11中的渣达到工艺规定处置量时,加入配方量盐酸、硫酸和水反应,渣反应完成后,物料按前述工艺流程进入反应池中转池12进行絮凝分离。
[0058]图3为滚筒干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滚筒干燥系统包括干燥液高位罐31、干燥滚筒32和成品皮带输送机33,所述半成品池27通过半成品液泵34与干燥液高位罐31连通,干燥液高位罐31与干燥滚筒32的干燥液入口连通,干燥滚筒32的固体出口正对成品皮带输送机33 ;所述干燥滚筒32的数量为20个且相互并联,所述干燥滚筒32上设有高空蒸汽排放管道35,所述半成品液泵34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并联。半成品池27中半成品液体通过半成品液泵34抽入干燥液高位罐31,由干燥液高位罐31分布料液到各个干燥滚筒32进行高温脱水干燥,经过滚筒干燥的固体聚氯化铝由成品皮带输送机33输送。
[0059]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应池11上设有废气排放口 17和蒸汽接口 18,所述反应池中转池12上设有废气排放口 19,所述压滤机14上方设有集气罩10,所述调质池21上设有废气排放口 21a和蒸汽接口 21b ;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含酸废气统一收集至尾气吸收塔进行吸收处理。
[0060]本实施例的压滤机包括机架101、压紧板102和止推板103,压紧板102和止推板103之间设有压滤单元,机架101上设有用于推动压紧板102移动的液压缸104,物料进入孔105设置在止推板103上。优选的,机架101上设有用于压滤单元移动导向的横梁106,使得压滤单元能够平稳的移动,且所有压滤单元能够对齐。压滤单元包括压滤板107,压滤板107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内凹的内凹槽I 108,方便形成滤室,压滤板107的另一端面上设有安装槽109,本实施例的安装槽109的深度大于等于压滤板107厚度的一半。安装槽109内与其滑动配合安装有压滤滑板110,压滤板107和压滤滑板110的中心对应设有进料孔111,进料孔111周围设有出液口 111a,设置在压滤板107和压滤滑板110上的进料孔上套装设有进料管112,进料管112与设置在压滤滑板110上的进料孔111滑动配合,压滤板107的两端端面上分别设有滤布113,进料管112的两端端口分别延伸伸出滤布113外,压滤板107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压滤滑板110滑动的驱动机构。本实施例的压滤滑板110面向安装槽109槽口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内凹槽II 114,便于滤室的形成。
[0061]进一步,驱动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压滤板107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的驱动单元,本实施例的驱动单元设置在压滤板107的上下两侧,能够驱动压滤滑板110平稳移动。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压滤板上的安装架115,安装架115上设有驱动液压缸116,驱动液压缸116的活塞杆上设有用于驱动压滤滑板110移动的楔块117,压滤滑板110与安装槽109的槽底之间设有与楔块117配合的间隙118,安装槽109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楔块117通过的通孔119。本实施例的楔块117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且楔块117的斜边朝向压滤滑板的一侦牝楔块117的其中一条直角边与驱动液压缸116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0062]进一步,安装槽109的内壁上间隔地设有滑槽120,压滤滑板110上设有与滑槽120配合的滑块121,安装槽109的槽口处设有用于防止压滤滑板110滑出安装槽109外的限位结构,本实施例的限位结构为设置在安装槽109槽口处的限位块122。采用该结构的压滤单元,可使压滤滑板I1在压滤板107内的移动更加平稳。
[0063]进一步,相邻两个压滤板107的外壁之间、以及最靠近压紧板102的压滤板107与压紧板102的外壁之间均设有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包括四根双铰连杆123,四根双铰连杆123两两铰接连接在一起并组成菱形结构,菱形结构的其中两个相对的顶点分别铰接连接在相邻的两个压滤板107上或压紧板102和最靠近压紧板102的压滤板107上。通过设置连杆机构,当液压缸104驱动压紧板102移动时,在连杆机构的作用下,所有压滤板107均能够被驱动沿着横梁106滑动,即能够方便地实现滤室的开启和闭合。
[0064]本实施例的冷却塔包括壳体201,壳体201的上部设有上缓冲腔202,壳体201的下部设有下缓冲腔203,上缓冲腔202与下缓冲腔203之间设有冷却单元,上缓冲腔202内设有用于待冷却流体物质进入的入口 204,下缓冲腔203内设有用于待冷却流体物质流出的出口 205。本实施例的下缓冲腔203底部设有漏斗220,出口 205设置在漏斗220上。冷却单元包括螺旋式冷却管,螺旋式冷却管包括与上缓冲腔相连的上直管206和与下缓冲腔相连通的下直管207,上直管206和下直管207之间设有螺旋管208,螺旋管208外套装设有冷却介质管209,冷却介质管209的下端设有冷却介质下缓冲腔210,冷却介质管209的上端设有冷却介质上缓冲腔211,冷却介质下缓冲腔210内设有冷却介质入口 212,冷却介质上缓冲腔211内设有冷却介质出口 213。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冷却介质下缓冲腔210与下直管207对应设置,冷却介质上缓冲腔211与上直管206对应设置。
[0065]进一步,上缓冲腔202与下缓冲腔203之间由外至内环形均布设有至少一圈冷却单元,本实施例的冷却介质下缓冲腔208内设有与冷却介质入口 212相连通的冷却介质盘管215,冷却介质盘管215上间隔地设有出风口,出风口环形均布设置在冷却介质盘管215上。冷却介质盘管215与每一圈冷却单元一一对应设置为多个,本实施例的冷却介质盘管215外套于与其对应的一圈冷却单元外,相邻的两个冷却介质盘管215之间设有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