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剂级n,n-二甲基乙酰胺精制芦荟大黄素的方法

文档序号:3587455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试剂级n,n-二甲基乙酰胺精制芦荟大黄素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芦荟大黄素的精制方法。属药物生产技术领域。
(二)
背景技术
芦荟大黄素是蒽醌衍生物的单体,具有,被认为是具有多靶点功能的药物,抗肿瘤 活性、对P388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具有抗菌活性,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枯草 杆菌、炭疽、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能抑制生物体抗体 产生;具有泻下作用,对人体有较强的泻下活性,对便秘和痔疮有特殊疗效;具有降脂减肥 作用;具有使头发柔软而有光泽、轻松舒爽、去头屑的作用;可保护柚木免受白蚁的侵袭。 目前在国外得到大量应用,同时它还是治疗骨关节病的良药——二乙酰大黄酸(双醋瑞 因)、抗肿瘤良药——大黄酸、道诺霉素、阿霉素的主要原料。该产品在欧美国家的市场前景 十分广阔,在国内也开始得到应用。 芦荟大黄素一般都从天然大黄等中提取获得,对此已有专利报道(CN03153223. 3、 CN200610017742. 0)。另外已有单位开始通过合成路线在生产大黄酸过程中获得芦荟大黄 素(CN200580038713. 6)。不论提取法还是合成法,对产品的精制步骤或者采用高速逆流色 谱法,或者采用层析柱法,或者采用重结晶法。对于前二者,存在设备投资大、实际操作不方 便的缺陷;对于重结晶法,虽然芦荟大黄素可溶于乙醛、苯、乙酸乙酯、热乙醇、稀氨水、碳酸 钠和氢氧化钠水溶液,但在碱性溶液中溶解后再提取则杂质含量较大、纯化效果不佳,其余 有机溶剂则存在溶解度偏低的问题,限制了单位产量的提高,能耗偏大。例如芦荟大黄素在 1000毫升78t:(沸点)热乙醇中仅溶解5毫克,在IOOO毫升IO(TC左右热甲苯中仅溶解 8 9毫克。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芦荟大黄素在有机溶剂存在溶解度偏低的问题,提供一种 芦荟大黄素在有机溶剂溶解度较高的试剂级N, N- 二甲基乙酰胺精制芦荟大黄素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通过常规的化学精制方法,将粗品芦 荟大黄素(HPLC含量70 90% )溶解于试剂级N, N- 二甲基乙酰胺(其中加入1%体积 比的试剂级醋酸,防止芦荟大黄素异化),在100 105t:高温下形成饱和溶液(1000毫升 该温度下热的N,N- 二甲基乙酰胺中可溶解240 245毫克芦荟大黄素),加入活性炭脱色 0. 5 1. 0小时,过滤后降温至0 3°C,即析出橙色芦荟大黄素晶体(细针状),烘干(最 好真空干燥,以使N,N-二甲基乙酰胺溶剂去除彻底)后即得到芦荟大黄素精品(HPLC含量 85 98%甚至更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找到了一种对芦荟大黄素溶解度较大的溶剂,通过常规的化学精制方法, 将芦荟大黄素溶于该溶剂的方法对大黄酸加以精制,简便易行,极大地提高了产量,降低了 能耗。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 1、将260克芦荟大黄素粗品(HPLC含量90. 6% )投入lOOOml烧瓶,加入900mlL 的试剂级N, N-二甲基乙酰胺和9ml的试剂级醋酸,搅拌,加温至100 105t:并保持该温 度0. 5小时使芦荟大黄素充分溶解。 2、在上述烧瓶中加入5克活性炭,继续保持108 ll(TC 0. 5 1小时。 3、将上述液体过滤后冷却至0 3t:后用布氏漏斗进行抽滤,滤饼用100ml的N,
N-二甲基乙酰胺冲洗三次。 4、将滤饼干燥(真空干燥,温度80 85°C )2小时后加以粉碎即得到纯化后的芦 荟大黄素203克(HPLC含量98. 2% )。
权利要求
一种试剂级N,N-二甲基乙酰胺精制芦荟大黄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工艺过程将粗品芦荟大黄素溶解于试剂级N,N-二甲基乙酰胺,所述试剂级N,N-二甲基乙酰胺加入有1%体积比的试剂级醋酸,在100~105℃高温下形成饱和溶液,加入活性炭脱色0.5~1.0小时,过滤后降温至0~3℃,即析出芦荟大黄素晶体,烘干后即得到芦荟大黄素精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剂级N,N-二甲基乙酰胺精制芦荟大黄素的方法,属药物生产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工艺过程将粗品芦荟大黄素溶解于试剂级N,N-二甲基乙酰胺,所述试剂级N,N-二甲基乙酰胺加入有1%体积比的试剂级醋酸,在100~105℃高温下形成饱和溶液,加入活性炭脱色0.5~1.0小时,过滤后降温至0~3℃,即析出芦荟大黄素晶体,烘干后即得到芦荟大黄素精品。本发明找到了一种对芦荟大黄素溶解度较大的溶剂,通过常规的化学精制方法,将芦荟大黄素溶于该溶剂的方法对大黄酸加以精制,简便易行,极大地提高了产量,降低了能耗。
文档编号C07C50/00GK101693654SQ20091003551
公开日2010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3日
发明者黄再新 申请人:黄再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