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共晶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方药物的共晶领域,具体地,涉及抗菌药物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的共晶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治疗产NDM-I “超级细菌”等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NDM-1 是新德里金属 β-内酸胺酶-I (New Delhi metallo-β -lactamase-1)的英文缩写,由2010年8月11日发表在英国著名医学杂志《The Infectious Diseases》的一篇文章所报道。由于携带该基因的细菌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内酰胺酶,且活性部位为金属离子,又首先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出现,所以得名NDM-1。产NDM-I的细菌一般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这些细菌既可引起医院内感染,也有社区感染;包括尿路感染、血·流感染、肺炎、导管相关感染、伤口感染等。全球上市的近200种抗生素对这种新型超级细菌几乎束手无策(房咪,等,2011)。因此,寻找一种能有效抑制产NDM-I “超级细菌”等耐药菌感染的药物已经迫在眉睫。哌拉西林钠(Piperacillin sodium)是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适用于敏感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所致的败血症、上尿路及复杂性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以及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舒巴坦钠(Sulbactamsodium, SBT)是一种β _内酰胺酶抑制剂,对耐药的金葡菌、肺炎杆菌及大肠杆菌产生的青霉素酶十分有效,还能穿透细菌胞壁,抑制细菌在胞内产生的内酰胺酶;而SBT本身还有显著抑制脆弱拟杆菌产生的头孢菌素酶,能有效杀死不动杆菌(张春辉,等,2004)。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用有较好的稳定性,对临床常见产酶菌显示出了较强的抗菌活性,扩大了抗菌谱,在国内外市场应用广阔(孙明杰,等,2007)。晶型是药物的一个重要的理化性质,在药品质量控制方面,不同晶型可能具有不同的稳定性进而影响药品质量。若药品晶型固定,则质量更稳定,更易控制,否则可能造成药品批次之间的质量差异,使其稳定性各不相同。专利申请JP2007099763A公开了两种哌拉西林钠一水合物的新结晶,分别命名为I型结晶和II型结晶,这两种晶型的特征在于在PXRD中分别具有以下特征衍射角(2 Θ ):
3.9、4. 6、5. 6、6. 7、9. 8和7. 3、7. 9°。该专利指出这两种晶型的哌拉西林钠在溶出、吸湿性、纯度、稳定性等方面的性能均好于无定形的哌拉西林钠。其中,I型的制备方法是将一定量(例如60g)的哌拉西林钠加入至一定量醇的水溶液中(例如120mL乙醇+12mL水),滤出不溶物后,先后加入一定量的溶剂(例如300mL四氢呋喃),再滴加入一定量的酸溶液(例如6mL乙酸+60mL四氢呋喃),然后于15_20°C下搅拌24小时,将生成的晶体滤出,以醇溶液(例如乙醇/_其他溶剂)洗涤得目标产物,含水量3. 2%。II型的制备方法是将一定量(例如2g)的哌拉西林钠加入至一定量醇的水溶液中(例如4mL乙醇+ImL水),滤出不溶物后,加入一定量的碱(例如O. 03g乙酸钠)及一定量的乙醇(例如12mL),然后于5°C下搅拌24小时,将生成的晶体滤出,以乙醇洗涤得目标产物,含水量3. 2%。专利JP2007246514A公开了两种哌拉西林钠的结晶,一种为哌拉西林一水合物,另一种为哌拉西林溶剂化物的新颖结晶,分别命名为III型结晶和IV型结晶。这两种晶型的特征在于在PXRD中分别具有以下特征衍射角(2 Θ ) :6· I、10. 2、12. 4、15. 6、15. 8、18. 6和5. 3,6. 1,8. 7,10. 2,12. 4,18. 6°。该专利指出与无定形的哌拉西林钠相比,这两种结晶形式具有优良的溶解度、低吸湿性及较小的粉末体积,在工业生产中易于过滤和干燥,纯度闻,有关物质含量低。其中,III型的制备方法是将一定量(例如2g)的哌拉西林钠加入至一定量酮、DMF和水的混合溶液中(例如2mL 丁酮+DMF 3. 8mL+0. 6mL水),然后再加入一定量的酮(例 如IOmL 丁酮),滤出不溶物,然后于5°C下静置24小时,将生成的晶体滤出,再先后以一定量的酮溶液(例如3mL 丁酮+DMFO. 9mL+0. ImL水)、一定量的酮(例如6mL 丁酮)洗涤得目标产物,含水量3. 2%。IV型的制备方法是将一定量(例如2g)的哌拉西林钠加入至一定量二氧六环、水和另一种溶剂的混合溶液中(例如6mL 二氧六环+1. 2mL水+丙酮13mL),滤出不溶物后,于5°C下静置24小时,将生成的晶体滤出,再以一定量的酮溶液(例如IOmL丙酮)洗涤得目标产物,含水量3.0%,二氧六环含量7.3%。专利申请CN200880003783. I公开了两种哌拉西林钠一水合物的新晶型,分别命名为V型结晶和VI型结晶。这两种晶型的特征在于在PXRD中分别具有以下特征衍射角(2 Θ ) 3. 7,5. 5,7. 3,11. 6,14. 5、18· O 和 5. 6,7. 8,12. 3,15. 5,17. 5,23. 3,24. 8,28. 5。。该
专利指出与无定形的哌拉西林钠相比,这两种结晶形式具有优良的溶解度、低吸湿性,在工业生产中易于过滤和干燥,纯度高,有关物质含量低。其中,V型的制备方法是将一定量(例如50g)的III型哌拉西林钠结晶加入至配备过滤器的压力容器(68mm内径,180mm长)中,在一定温度(例如40°C)和一定压力下(例如20MPa)以至少加入一种溶剂的二氧化碳混合物(例如二氧化碳乙酸甲酯=96 4)处理后得到。VI型的制备方法是将一定量(例如200g)的III型哌拉西林钠结晶加入至配备过滤器的压力容器(68mm内径,180mm长)中,在一定温度(例如40°C )和一定压力下(例如40MPa)以纯二氧化碳处理一定时间(例如4小时)得到。而在舒巴坦钠的晶型方面一周福富等研究了反应溶媒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对舒巴坦钠晶态的影响,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在不同溶媒中反应的舒巴坦钠干品其晶态差异较大。丙酮为溶媒时,舒巴坦钠结晶类似薄形圆盘体,干品结块严重;乙酸乙酯为溶媒时,舒巴坦钠结晶类似圆柱体,晶体较大,流动性较好;乙醇为溶媒时,舒巴坦钠结晶类似不规则的圆锥或扇形类粘合体,流动性好;甲醇为溶媒时,舒巴坦钠结晶为分散的长细针状体,松密度小,流动性差,粉碎后流动性可适当改善(淮海医药,2005,9 (23),423)。但以上研究仅提供了简单的形貌描述图,无粉末X-射线衍射、TG/DSC等系统全面的研究,即未对舒巴坦钠开展晶型研究。药品有效期是指该药品被批准的使用期限,表示该药品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证质量稳定的期限。在医院的采购过程中,一般要求采购至少有I年以上有效期的药品;在仓储和药房配发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药品因过期或即将过期而不能配发的情况。目前市售的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各自的制剂的有效期均为24个月。由于抗生素从生产到临床有较长的过程,包括检验运输等等,并且临床抗生素用量大,因此有时会出现由于药品有效期较短,易发生退换货、难以销售等问题。若能提高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相关产品的稳定性,延长药品的有效期,必然会提高其经济 性和安全性。而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复方制剂在临床上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孙明杰,2007),但并无有关其混合物结晶晶态的研究报道,在生产过程中更没有通过晶型控制产品的质量。药物共晶是活性药物成分通过氢键、π - π堆积作用、范德华力等非共价键和共晶形成物结合在一个晶格中形成的。它是一种新的药物固体形态,在药剂学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与两种或几种药物简单混合相比,药物共晶可以在不改变药物共价结构的同时引入新的组分,并极大地提高复方药物的稳定性。因此,研究药物共晶,有利于选择和增进药物疗效,保证固体原料药及其制剂在制备和储存过程中含量、纯度的稳定性及晶型的一致性,并可延长药品有效期。市售哌拉西林钠的性状为白色或类白色无定形粉末,因而以其为原料的复方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无辅料)也为无定形固体,最终导致目前市售的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复方制剂的有效期仅勉强达到24个月。因此,在工业上仍然期望能够发现具有更加稳定形态的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复方制剂,通过提高复方药物的稳定性,延长药品的有效期,亦必然会提高其经济性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该晶体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复方制剂的稳定性差、有效期短等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所述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产NDM-I “超级细菌”等耐药菌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其包含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谱图中由 2 Θ 表示的 14. 24,16. 58,16. 79,17. 77,19. 20,20. 21,20. 39,23. 06,27. 86 和 32. 16。的衍射角。本发明提供的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其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谱图中,晶面间距成Α)和衍射峰高相对强度IAtl的参数(记为d/1/g包括6. 21/100. O,
5.34/28. 5,5. 27/10. 6,4. 98/12. 9,4. 61/29. 0,4. 39/22. 2,4. 35/17. 4, 3. 85/7. 9,
3.20/18. 6,2. 78/8. 2。具体地,所述共晶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谱图中,晶面间距成A)、衍射峰高相对强度 1/1。和 2 Θ 的参数(记为 d/I/I0/2 Θ )包括:6· 21/100. 0/14. 24,5. 34/28. 5/16. 58,
5.2 7/10. 6/16. 79, 4. 98/12. 9/17. 77, 4. 61/29. 0/19. 20, 4. 39/22. 2/20. 21,4.35/17. 4/20. 39,3. 85/7. 9/23. 06,3. 20/18. 6/27. 85,2. 78/8. 2/32. 16。进一步地,d/I/I0/2Θ 优选包括6. 21/100. 0/14. 24,5· 34/28. 5/16. 58,
5.27/10. 6/16. 79, 5. 05/4. 2/17. 53,4. 98/12. 9/17. 76, 4. 83/3. 4/18. 36,
4.61/29. 0/19. 20, 4. 39/22. 2/20. 21, 4. 35/17. 4/20. 39, 3. 85/7. 9/23. 06,3. 61/4. 0/24. 58,3. 56/5. 2/24. 96,3. 20/18. 6/27. 85,3. 09/4. 5/28. 78,2. 90/3. 0/30. 77,2. 84/4. 2/31. 42,2. 78/8. 2/32. 16,2. 66/3. 8/33. 65,2. 57/2. 9/34. 85,2. 49/5. 8/35. 93,
2.34/4. 6/38. 31,2. 31/3. 8/38. 82。其中,所述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谱图中,约在192. 20C >287. 9°C处有放热峰。
其中,所述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在红外吸收光谱中,约在3437、2976、1774、1715U676U607U520U464U398U304U 196,1124,1090,1013,949,897,750,704,600cm_1处有吸收峰。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吸收光谱由KBr压片法测定得到。本发明提供的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哌拉西林钠和舒巴坦钠加入至酮、二甲基甲酰胺(DMF)和水的混合溶液I中,再加入酮1,滤出不溶物;然后于2 10°C下静置20 30小时,将生成的晶体滤出;再依次用酮、二甲基甲酰胺和水的混合溶液2、酮2洗涤滤出的晶体,即得共晶。其中,所述的酮(混合溶液I和2中的酮以及酮I和酮2)均选自苯丙酮,2-戊酮,丁酮和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丁酮或/和丙酮。 其中,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的投料摩尔比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对共晶A的质量无影响,该范围为2 : I I : 2,优选为I. 5 : I I : I. 5,更优选I. 25 I I : 1.25,最优选 I. 057 : I I : I. 054。进一步地,滤出不溶物后,静置的温度优选5°C。静置的时间优选24小时。其中,混合溶液I中酮、二甲基甲酰胺和水三者的体积比为(40 50) (30 35) 12。混合溶液2中酮、二甲基甲酰胺和水三者的体积比为(720 800) (60 68) (20 24)。其中,哌拉西林钠与混合溶液I总量的质量体积比(g : mL)为(40 42) (82 97)。其中,哌拉西林钠与酮I的质量体积比(g : mL)为(40 42) (280 300)。本发明提供的包含所述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含有1% 100%所述的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优选含有20% 100%所述的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更优选含有50% 100%所述的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这里的百分数指的是重量百分比。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中除了共晶外,还含有O 80 %的哌拉西林钠或/和舒巴坦钠,优选O 50%。加入的量是相对于药物组合物的总重量而言的。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还可以制备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具体可以为注射剂。其中,所述注射剂优选为粉针剂。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共晶过80目筛粉碎后,在无菌室100级条件下混合,即得;也可以将共晶粉碎后,加入所述比例的哌拉西林钠或/和舒巴坦钠,再进行混合。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使得哌拉西林钠和舒巴坦钠的装量差异降至最低,有效降低两者标示比例范围的波动。本发明提供所述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所述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耐药菌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即上述抗菌药物指治疗耐药菌感染的药物。更进一步地,耐药菌指NDM_1 “超级细菌”等耐药菌。本发明将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命名为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A(在本申请文本中简称“共晶A”)。 为了提高复方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的稳定性,本申请的发明人在研究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复方制剂的过程中,深入考察了哌拉西林钠的现有晶型研究,我们的重复研究表明由于哌拉西林钠一水合物晶型I和II制备过程中需要额外加入有机酸或有机碱,而哌拉西林钠本身为有机弱碱,结果导致产物中混入相当量的哌拉西林一水合物,虽然产品物理的稳定性提高,但产品的含量不稳定,不利于临床用药。而在晶型IV的制备中用到有机溶剂二氧六环,其明显对患者健康不利。此外,哌拉西林钠一水合物晶型V和VI采用超临界流体处理,明显增加产品生产的难度、安全性和成本。因而,综合比较,我们认为进行晶型III具有药用潜力,其制备条件也比较合理。然而,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实验却意外地发现以哌拉西林钠III晶型的制备条件处理复方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时,得到的晶体产物居然不含III晶型哌拉西林钠及现有的其他晶型的哌拉西林钠,得到的是一种新的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的共晶,其在工业生产中易于过滤和干燥,具有优良的溶解度(>2% )和低吸湿性(< 1% ),含量高(室温放置28个月其中的哌拉西林钠和舒巴坦钠的含量均高于96. 5% ),有关物质含量低(室温放置28个月总的有关物质不超过2% )。由该共晶(命名为共晶A)制备的复方组合物/制剂稳定性明显改善,不但延长了产品货架寿命,而且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降低了药品的潜在的不良风险,进一步保护了患者健康。通常地,在药物组合物/制剂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称量、混合、装样等操作的影响,导致单位制剂的含量不可能与标示量一致。因而,按照相关的制剂指导原则,单位制剂中活性物质的含量范围在标示量的90% 110%之间时通常可以视为各单位制剂间的含量一致,为合格产品。相应地,复方制剂虽然活性物质超过一个,但是对各活性物质的含量要求相同。然而,对于复方制剂,虽然单位制剂中的每个活性物质的含量范围在标示量的90% 110%之间时可以视为各单位制剂间的含量一致,但是各活性物质含量的相对比例范围将扩大。对于含有两个活性物质的复方制剂而言,例如标示比例为I : I的两个活性物质的复方制剂,根据上述原则,则其中的两个活性物质的实际比例范围在81. 8% 122. 2%时通常仍然视为合格。然而,如此宽的波动范围极易使临床上对药物敏感的患者受到潜在的损害,并且可能影响药效,因而,一直期望发现能够有效降低复方制剂中活性物质比例的波动范围的方法。而本发明中,在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的药物组合物或复方制剂中使用本发明的共晶,能够克服装量偏差。由于共晶中哌拉西林钠和舒巴坦钠的比例固定,基本恒定地保持在质量比2 I左右,因而在制备该复方时就避免了常规生产中分别投料造成的舒巴坦钠和哌拉西林钠的比例批次间变异大,特别是潜在的、影响临床效果的严重比例失调问题,提高了给药的准确性。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共晶用于治疗产NDM_1“超级细菌”等耐药菌的感染,抗菌活性不变,疗效稳定;具有优良的溶解度、低吸湿性及较小的粉末体积,由其制备的复方组合物/制剂稳定性明显改善,延长了产品货架寿命和有效期,提高了产品的经济性;使用本发明的共晶制备复方制剂能够克服装量偏差,避免了常规生产中分别投料舒巴坦钠和哌拉西林钠造成两者比例批次间变异大的问题,质量更易控制;并且在工业生产中易于过滤和干燥、纯度高,有关物质含量低;这些都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降低了药品的潜在的不良风险,进一步保护了患者健康。
图Ι-a显示按实施例I制备得到的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A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全部部分),纵坐标表示强度,横坐标表示2 Θ衍射角。 图Ι-b显示按实施例I制备得到的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A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2Θ衍射角低于40的部分),纵坐标表示强度,横坐标表示2 Θ衍射角。图2显示按实施例4测得的市售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粉针剂(质量比2 1,无定形)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纵坐标表示强度,横坐标表示2 Θ衍射角。图3显示按实施例I制备得到的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A的DSC谱图。图4显示按实施例I制备得到的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A的IR谱图,纵坐标表示透射率,横坐标表示波数。图5显示按实施例4测得的市售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粉针剂(质量比2 1,无定形)的IR谱图,纵坐标表示透射率,横坐标表示波数。图6显示按实施例I制备得到的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A的HPLC图。图7显示按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A的HPLC图。图8显示按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A的HPLC图。图9显示按实施例5测得的以中检所提供的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对照品按摩尔比为I : I (分别以哌拉西林和舒巴坦计)混合后的HPLC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是这些实施例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未具体描述的实验操作方法和条件均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本发明采用的是BRUKER D8 ADVANCE X射线粉末衍射仪,测定条件=CuKa辐射,管压40kV,2 Θ扫描范围5 60°,扫描速度17. 7s/步,步长O. 02° d射线粉末衍射实验数据以晶面间距c/(A)和衍射峰相对强度IAtl表示(如实施例I表I中的I % ),记为d/I/%。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的理论探讨可见于“X射线衍射过程(X-ray diffraction procedures)”,H. P. Klug 和 L.E· Alexander,J. Wiley,New York (1974)。采用德国 NETZSCH 公司 STA409 综合热分析仪进行DSC测定。测定条件升温速度ΙΟΚ/min ;保护气N2流量30mL/min ;吹扫气N2流量20mL/min ;温度范围35_300°C。采用德国Bruker公司的Tensor 27红外光谱仪,KBr压片法测定红外光谱。本发明中所有的含量及纯度测定均采用高效液相(HPLC)的方法,色谱条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O. 005mol/L四丁基氢氧化铵-乙腈(70 30);用醋酸调pH至5. O为流动相,流速为每分钟I. 5mL ;检测波长为230nm。理论塔板数按舒巴坦峰计算应不得低于于3500,哌拉西林峰与舒巴坦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规定,使用HPLC正式测定前,还需对各具体待定量物质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和范围做方法学验证。本发明中的“中检所”就是指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本发明所给出的温度为摄氏度,此外,除具体说明外,哌拉西林钠和舒巴坦钠的量均以相应的哌拉西林和舒巴坦计。所用的高纯度酮指的是酮的质量含量不低于99%。
实施例I将哌拉西林钠(以盐计)40g(0. 074mol)和舒巴坦钠(以盐计)20g (O. 078mol),加入至40mL丙酮+32mL DMF+12mL水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I)中,然后再加入280mL丙酮(高纯度酮I),过滤出不溶物后,于5°C下静置24小时,将生成的晶体滤出,再先后以72mL丙酮+6. 8mL DMF+2. 4mL水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2)、以及120mL丙酮(高纯度酮2)洗涤上述静置后滤出的晶体,得到白色晶体,即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A,其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如图l_a所示(对应的数据见表1,2 Θ衍射角低于40的部分见附图Ι-b),其DSC谱图如图3所示,其IR谱图与如图4所示。表I :共晶A的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
权利要求
1.一种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摩尔比I : I)的共晶,其包含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谱图中由 2 Θ 表示的 14. 24,16. 58,16. 79,17. 77,19. 20,20. 21,20. 39,23. 06,27. 86 和32.16°的衍射角。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共晶,其特征在于,其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谱图中,晶面间距成A)、衍射峰高相对强度1/%和2 Θ的参数,记为d/I/%/2 Θ,其包括6. 21/100. 0/14. 24, 5. 34/28. 5/16. 58, 5. 27/10. 6/16. 79, 4. 98/12. 9/17. 77,4.61/29. 0/19. 20, 4. 39/22. 2/20. 21,4. 35/17. 4/20. 39, 3. 85/7. 9/23. 06,3.20/18. 6/27. 86,2. 78/8. 2/32. 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晶,其特征在于,d/I/I0/2Θ包括6. 21/100.0/14. 24,5.34/28. 5/16.58,5.27/10.6/16.79,5.05/4. 2/17.53,4.98/12.9/17.76,4.83/3. 4/18. 36, 4. 61/29. 0/19. 20, 4. 39/22. 2/20. 21, 4. 35/17. 4/20. 39,3.85/7. 9/23. 06,3. 61/4. 0/24. 58,3. 56/5. 2/24. 96,3. 20/18. 6/27. 85,3. 09/4. 5/28. 78,2.90/3. 0/30. 77,2. 84/4. 2/31. 42,2. 78/8. 2/32. 16,2. 66/3. 8/33. 65,2. 57/2. 9/34. 85,2.49/5. 8/35. 93,2. 34/4. 6/38. 31,2. 31/3. 8/38. 82。
4.根据权利要求I 3任意一项所述的共晶,其特征在于,其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谱图中,在192. 20C >287. 9°C处有放热峰。
5.根据权利要求I 4任意一项所述的共晶,其特征在于,其在红外吸收光谱中,在3437、2976、1774、1715、1676、1607、1520、1464、1398、1304、1196、1124、1090、1013、949、897、750、704、600cm-l 处有吸收峰。
6.权利要求I 5任意一项所述共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哌拉西林钠和舒巴坦钠加入至酮、二甲基甲酰胺和水的混合溶液I中,再加入酮1,滤出不溶物;然后于2 10°C下静置20 30小时,将生成的晶体滤出;再依次用酮、二甲基甲酰胺和水的混合溶液2、酮2洗涤滤出的晶体,即得共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酮、酮I和酮2均选自苯丙酮,2-戊酮,丁酮和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8.一种哌拉西林钠和舒巴坦钠的质量比为2 I (分别以哌拉西林和舒巴坦计)粉针齐U,其中含有1% 100%的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50% 100%的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
10.权利要求8 9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产NDM-I耐药菌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共晶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治疗产NDM-1“超级细菌”等耐药菌的感染上的应用。所述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共晶包含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谱图中由2θ表示的14.24、16.58、16.79、17.77、19.20、20.21、20.39、23.06、27.86和32.16°的衍射角。本发明提供的共晶具有优良的溶解度、低吸湿性及较小的粉末体积,在工业生产中易于过滤和干燥、纯度高,有关物质含量低;由该共晶制备的复方制剂稳定性明显改善,不但能延长了产品货架寿命,而且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降低了药品的潜在的不良风险,进一步保护了患者健康。
文档编号C07D499/04GK102898438SQ20121034146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4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北京新天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