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γ-聚谷氨酸基有机相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05270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γ-聚谷氨酸基有机相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γ-聚谷氨酸基有机相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γ-聚谷氨酸溶解在良溶剂二甲亚砜中,接着向溶液中加入适量模板分子,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向上述混合液中滴加沉淀剂促使γ-聚谷氨酸和模板分子发生自组装,形成基于γ-聚谷氨酸的有机相纳米凝胶。该方法操作简便,条件温和,为γ-聚谷氨酸基凝胶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型可行的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专利说明】一种Y-聚谷氨酸基有机相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υ-聚谷氨酸基有机相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与 分子自组装科学相结合领域。 技术背景
[0002] 凝胶是一类处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物质,按照凝胶中溶剂类型的不同,可分为水 凝胶和有机凝胶,也可分为物理凝胶和化学凝胶。其中物理凝胶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如 静电作用力、亲疏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作用及堆叠作用等,在溶液中通过自组 装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在药物负载、污水处理、缓释、分子器件、食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 用前景(Macromolecules, 2010, 43, 5396-5404 ;Biomacromolecules, 2012, 13, 3552-3561 ; J. Am. Chem. Soc.,2011,133, 16054-16061)。纳米凝胶是一类纳米尺度的物理或化学交联 的聚合物颗粒,其具有尺寸小、稳定性好、粒径可调等特点,在传感器、医学诊断和药物缓释 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并且取得很多突破性的进展(Langmuir,2013, 29, 8636-8644 ; Langmuir, 2013, 29, 316-327 J. Am. Chem. Soc.,2012, 134, 11072-11075)。但大部分所用的 凝胶因子复杂,多数纳米凝胶采用乳液聚合或反相乳液聚合制备,合成步骤繁琐。
[0003] 聚谷氨酸是由L-谷氨酸和D-谷氨酸通过γ酰胺键结合形成的一种天 然聚多肽,具有高度的粘弹性、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强保湿性、无免疫 原性等。在农业、食品、生物医药、环保、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一种极具 开发价值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出丨〇11^七61^318,2012,33,6230-6239汸054口口1.]\&^61·· Interfaces,2014, 6, 2153-2161)。由于γ-聚谷氨酸及其衍生物的侧链具有大量羧基基 团,易于修饰和反应,可通过物理或化学等多种途径形成凝胶,在生物医药、组织工程、伤口 防粘连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Biomacromolecules, 2005, 6, 2374-2379 ;Biomacromo lecules, 2007, 8, 146-152 ;Macromolecules,2013, 46, 6187-6194)。但目前 γ -聚谷氨酸及 其衍生物凝胶体系多为水凝胶,有关Υ-聚谷氨酸基有机相凝胶的制备还鲜有报道。
[0004] 叶酸是由喋呤啶、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等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水溶性Β族维 生素,是人体在利用糖分和氨基酸时的必要物质,因为最初是从菠菜叶子中分离提取出来 的,故得名"叶酸"。它可促进机体细胞生长和增殖,对人体起到重要的营养作用,其最重要 的功能就是制造红血球和白血球,增强免疫能力,一旦缺乏叶酸,会发生严重贫血,因此叶 酸又被称为"造血维生素"。叶酸中的碟呤基团可以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在分子自组装领域 具有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谷氨酸基有机相纳米凝 胶的制备方法,通过向Υ -聚谷氨酸及叶酸的二甲亚砜混合液中滴加沉淀剂,促使二者发 生自组装形成纳米凝胶,该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用性广。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种Y -聚谷氨酸基有机相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0008] 以聚谷氨酸、叶酸为原料,以二甲亚砜为良溶剂;首先配置聚谷氨酸的二 甲亚砜溶液,接着向聚谷氨酸溶液中加入叶酸得到混合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向上述混 合溶液中滴加沉淀剂促使Υ-聚谷氨酸和叶酸发生自组装形成纳米凝胶。
[0009] 所述的γ-聚谷氨酸的分子量为100?600kDa,其在良溶剂二甲亚砜中的溶解温 度为50?150°C,溶解时间为3?8h。混合液中γ-聚谷氨酸的浓度为lmg/mL?15mg/ mL,叶酸的浓度为0· 7mg/mL?6mg/mL。
[0010] 所述的自组装过程中滴加的沉淀剂为无水乙醇或丙酮中的一种,沉淀剂滴加的速 率为10 μ L/min?30 μ L/min,沉淀剂加入的体积为混合液体积的1. 5?5倍。
[0011] 所述的自组装过程中y -聚谷氨酸链段发生收缩,部分叶酸分子被包埋入纳米凝 胶粒子内部,部分吸附在纳米凝胶粒子壳层起到物理交联点的作用。γ-聚谷氨酸与叶酸之 间的结合作用力为氢键作用、静电作用及分子间作用力。
[0012] 所述的纳米凝胶的粒子尺寸为10?80nm,且具有pH敏感响应性及离子敏感响应 性。纳米凝胶颗粒之间主要通过颗粒之间的静电作用、氢键作用等形成凝胶体系。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一种聚谷氨酸基有机相纳米凝胶的制备方 法,以天然聚多肽Y -聚谷氨酸和叶酸为原料,安全无毒,具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 解性;原料易得、且可循环再生,在材料吸附、生物药物等领域具有很好应用前景。凝胶形成 过程中不需加入外加交联剂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放大,使用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纳米凝胶的数码照片;
[0015] 图2为纳米凝胶的TEM图片;
[0016] 图3为纳米凝胶的SEM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实施例1
[0018] 一种Y -聚谷氨酸基有机相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0019] 选取分子量为120kDa的γ-聚谷氨酸大分子,加入二甲亚砜溶剂,在55°C下溶解 8h,得到2mg/mL的γ-聚谷氨酸溶液;接着向溶液中加入叶酸,使叶酸含量为lmg/mL,然 后以10μ L/min向上述溶液中滴加沉淀剂无水乙醇,滴加量为混合液体积的1. 5倍,促使 Y-聚谷氨酸和叶酸在混合液中发生自组装形成有机相纳米凝胶。
[0020] 实施例2
[0021] 一种Y -聚谷氨酸基有机相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0022] 选取分子量为250kDa的聚谷氨酸大分子,加入二甲亚砜溶剂,在80°C下溶解 7h,得到5mg/mL的γ-聚谷氨酸溶液;接着向溶液中加入叶酸,使叶酸含量为3mg/mL,然后 以20 μ L/min向上述溶液中滴加沉淀剂无水乙醇,滴加量为混合液体积的2倍,促使γ -聚 谷氨酸和叶酸在混合液中发生自组装形成有机相纳米凝胶,数码照片如图1所示。
[0023] 实施例3
[0024] -种Y -聚谷氨酸基有机相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0025] 选取分子量为400kDa的γ-聚谷氨酸大分子,加入二甲亚砜溶剂,在100°C下溶解 6h,得到8mg/mL的γ-聚谷氨酸溶液;接着向溶液中加入叶酸,使叶酸含量为4mg/mL,然后 以30 μ L/min向上述溶液中滴加沉淀剂丙酮,滴加量为混合液体积的3倍,促使γ -聚谷氨 酸和叶酸在混合液中发生自组装形成有机相纳米凝胶,凝胶TEM图片如图2所示。
[0026] 实施例4
[0027] -种Y -聚谷氨酸基有机相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0028] 选取分子量为500kDa的聚谷氨酸大分子,加入二甲亚砜溶剂,在120°C下溶 解5h,得到12mg/mL的γ-聚谷氨酸溶液;接着向溶液中加入叶酸,使叶酸含量为5mg/mL, 然后以20yL/min向上述溶液中滴加沉淀剂无水乙醇,滴加量为混合液体积的4倍,促使 Y -聚谷氨酸和叶酸在混合液中发生自组装形成有机相纳米凝胶,凝胶SEM图片如图3所 /_J、1 〇
[0029] 实施例5
[0030] 一种Y -聚谷氨酸基有机相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0031] 选取分子量为600kDa的聚谷氨酸大分子,加入二甲亚砜溶剂,在150°C下溶解 3h,得到15mg/mL的γ-聚谷氨酸溶液;接着向溶液中加入叶酸,使叶酸含量为6mg/mL,然 后以20 μ L/min向上述溶液中滴加沉淀剂丙酮,滴加量为混合液体积的5倍,促使γ -聚谷 氨酸和叶酸在混合液中发生自组装形成有机相纳米凝胶。
[0032] 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聚谷氨酸基有机相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聚谷氨酸、 叶酸为原料,以二甲亚砜为良溶剂;首先配置聚谷氨酸的二甲亚砜溶液,接着向聚 谷氨酸溶液中加入叶酸得到混合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向上述混合溶液中滴加沉淀剂促使 Υ-聚谷氨酸和叶酸发生自组装形成纳米凝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谷氨酸基有机相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用Υ -聚谷氨酸的分子量为100?600kDa,其在良溶剂二甲亚砜中的溶解温度为50? 150°C,溶解时间为3?8h。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谷氨酸基有机相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混合液中Y -聚谷氨酸的浓度为lmg/mL?15mg/mL,叶酸的浓度为0. 7mg/mL?6mg/mL。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谷氨酸基有机相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自组装过程中滴加的沉淀剂为无水乙醇或丙酮中的一种,沉淀剂滴加的速率为1〇μ L/ min?30 μ L/min,沉淀剂加入的体积为混合液体积的1. 5?5倍。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谷氨酸基有机相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自组装过程中Y -聚谷氨酸链段发生收缩,部分叶酸分子被包埋入纳米凝胶粒子内部, 部分吸附在纳米凝胶粒子壳层起到物理交联点的作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谷氨酸基有机相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聚谷氨酸与叶酸之间的结合作用力为氢键作用、静电作用及分子间作用力。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谷氨酸基有机相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形成的纳米凝胶的粒子尺寸为10?80nm,且具有pH敏感响应性及离子敏感响应性。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谷氨酸基有机相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纳米凝胶颗粒之间主要通过颗粒之间的静电作用、氢键作用等形成凝胶体系。
【文档编号】C08L77/04GK104151570SQ201410375162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1日
【发明者】刘晓亚, 孙家娣, 孟龙, 李杨, 崔燕, 顾瑶, 魏玮, 罗静 申请人:江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