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革的喷浆烘干一体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012191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服装革的喷浆烘干一体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喷浆烘干一体机,特别是一种服装革的喷浆烘干一体机。

背景技术:
服装革及相关行业的存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像其他民族工业一样,它也经历了无论在形式、经营活动规模等方面,都从落后的作坊式个体加工到集群生产和现代化规模生产的转变。服装革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喷涂材料涂抹到生皮表面,完成涂抹作业后,需要将其进行烘干,从而加工而成为服装革,可用于制成各式各样的服装。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喷浆机【专利号:ZL201220026523.X;授权公告号:CN202465732U】。这种喷浆机,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若干个旋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的上方设置有挡板。该专利中公开的喷浆机尽管可以有效的防止水槽内的颜料溅射到皮革上,解决工人在工作中的麻烦,但是,该喷浆机不能将颜料均匀的喷涂到服装革上,且没有烘干装置,需要人工烘干,喷涂效果差、生产效率低,因此,设计出一种服装革的喷浆烘干一体机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服装革的喷浆烘干一体机,该喷浆烘干一体机具有喷涂效果好、生产效率高的特点。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服装革的喷浆烘干一体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喷浆装置和烘干装置,在喷浆装置和烘干装置之间设置有过渡装置,所述的喷浆装置包括隔水箱、呈环形的第一输送带和用于存放喷涂材料的存放桶,所述的隔水箱固定在机架上,隔水箱上部为顶板,隔水箱下部为底板,隔水箱两端分别开设有供第一输送带穿过的隔水箱通道,所述的第一输送带上部由隔水箱通道穿过,第一输送带下部位于底板的下部,所述的顶板下部设置有能转动的转动圆盘,转动圆盘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机构相连接,所述转动圆盘的下盘面上均匀安装有若干个喷管,所述喷管下部安装有喷头,所述喷头的出口朝向第一输送带,喷头中部设置有隔水板,所述隔水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细孔,喷管上部通过管路结构和输送泵与存放桶相连通,隔水箱的底板下部还连接有废水回收装置;所述的烘干装置包括烘箱、第二输送带和蒸汽发生器,所述的烘箱固定在机架上,烘箱两端具有用于供第二输送带穿过的烘箱通道,烘箱呈长方体状,烘箱按长度方向分为四个加热区,即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第三加热区和第四加热区,所述烘箱的内顶部依次固定有隔板一、隔板二和隔板三,所述隔板一、隔板二和隔板三的下端与烘箱的底部之间均具有间隙,烘箱一端部和隔板一之间为第一加热区,隔板一和隔板二之间为第二加热区,隔板二和隔板三之间为第三加热区,隔板三和烘箱另一端部之间为第四加热区,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第三加热区和第四加热区分别连通有第一蒸汽输送管、第二蒸汽输送管、第三蒸汽输送管和第四蒸汽输送管,所述的第一蒸汽输送管、第二蒸汽输送管、第三蒸汽输送管和第四蒸汽输送管通过一根输送总管与蒸汽发生器相连通,所述的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第三加热区和第四加热区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第一蒸汽输送管、第二蒸汽输送管、第三蒸汽输送管和第四蒸汽输送管中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所述的机架上还固定有控制器,所述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的控制器为PLC可编程控制器。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操作员将服装革放在第一输送带上,随着第一输送带的转动,将服装革输送到喷头的下方,通过动力机构带动转动圆盘转动,转动圆盘带动喷管转动,喷管带动喷头转动,同时,开启输送泵,输送泵将存放桶中的喷涂材料通过管路结构输送到喷管中,喷管中的喷涂材料输送到喷头中,将喷涂材料均匀喷到服装革上,通过过渡装置将第一输送带上的服装革输送到第二输送带上;蒸汽发生器将蒸汽通过输送总管输送到第一蒸汽输送管、第二蒸汽输送管、第三蒸汽输送管和第四蒸汽输送管中,第一蒸汽输送管、第二蒸汽输送管、第三蒸汽输送管和第四蒸汽输送管可对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第三加热区和第四加热区进行加热,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温度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的开或关使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第三加热区和第四加热区达到所需温度,随着第二输送带的转动,将服装革输送到烘箱中,通过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第三加热区和第四加热区将服装革逐渐烘干;通过废水回收装置将多余的喷涂材料进行处理,从而完成其加工作业。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高度相同,所述的第一输送带套设在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之间,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之间还设置有若干辅助辊筒一,所述的第一辊筒与能带动其转动的转动机构一相连接;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三辊筒和第四辊筒,第三辊筒和第四辊筒高度相同,所述的第二输送带套设在第三辊筒和第四辊筒之间,第三辊筒和第四辊筒之间还设置有若干辅助辊筒二,所述的第三辊筒与能带动其转动的转动机构二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辊筒临近第三辊筒且两者相互平行。所述的转动机构一包括转动电机一、转动齿轮一和转动齿轮二,所述转动电机一固定在机架上,转动齿轮一固定在转动电机一的输出轴上,转动齿轮二固定在第一辊筒上,转动齿轮一和转动齿轮二相互啮合;所述的转动机构二包括转动电机二、转动齿轮三和转动齿轮四,所述转动电机二固定在机架上,转动齿轮三固定在转动电机二的输出轴上,转动齿轮四固定在第三辊筒上,转动齿轮三和转动齿轮四相互啮合。当需要使第一输送带转动时,转动电机一的输出轴带动转动齿轮一转动,转动齿轮一带动转动齿轮二转动,转动齿轮二带动第一辊筒转动,第一辊筒带动第一输送带转动,从而可实现第一输送带的转动;当需要使第二输送带转动时,转动电机二的输出轴带动转动齿轮三转动,转动齿轮三带动转动齿轮四转动,转动齿轮四带动第一辊筒转动,第三辊筒带动第二输送带转动,从而可实现第二输送带的转动。所述的第一输送带由若干相互平行的输送钢绳所构成,所述的过渡装置包括若干过渡轮一,过渡轮一通过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机架上,过渡轮一处于第二辊筒和第三辊筒之间,输送钢绳套设在过渡轮一、第二辊筒和第一辊筒之间,过渡轮一的高度低于第二辊筒的高度,过渡轮一和第三辊筒之间还设置有若干过渡轮二,所述过渡轮二通过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机架上,过渡轮二的上部的高度高于第二辊筒上部的高度,过渡轮二与过渡轮一之间的距离小于1cm,过渡轮二与第三辊筒之间的距离小于1cm。通过过渡轮一和过渡轮二的过渡作用,可将服装革从第一输送带输送到的第二输送带上,过渡效果好。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动力电机、传动轴,所述的传动轴中部通过轴向固定且轴向转动的方式设置在顶板上,传动轴下部穿过顶板与转动圆盘的中心相固定,所述动力电机设置在顶板上部,动力电机和传动轴之间通过传动结构连接。当需要使转动圆盘转动时,控制动力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动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结构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可带动转动圆盘转动。所述的传动结构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固定在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上,从动轮固定在传动轴上,主动轮和从动轮相互啮合。当需要使转动圆盘转动时,控制动力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动力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可带动转动圆盘转动。作为另一种情况,所述的传动结构包括减速器和联轴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与动力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轴相连。当需要使转动圆盘转动时,控制动力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动力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减速器的输入端转动,减速器的输入端带动减速器的输出端转动,减速器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可带动转动圆盘转动。所述的管路结构包括总管,总管一端密封,总管另一端与输送泵的出口相连通,输送泵的进口与存放桶相连通,总管的管体上连通有若干根数量与喷管数量箱体的支管,所述支管的另一端与喷管的上端相连通。当需要将喷涂材料喷到服装革上时,开启输送泵,输送泵将存放桶的喷涂材料通过总管输送到支管中,支管中的喷涂材料输送到喷管中,喷管中的喷涂材料输送到喷头中,可将喷涂材料均匀喷到服装革上。所述第二输送带远离隔水箱一侧的上方处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的散热结构包括若干个散热风机,散热风机固定在机架上,散热风机的出风口朝向第二输送带。采用以上结构,通过散热风机可快速对服装革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所述的废水回收装置包括废水收集池、收集管和水泵,收集管一端与隔水箱的底板相连通,收集管另一端与废水收集池相连通,水泵设置在收集管中,废水收集池中装有用于分解的微生物。当需要将多余的喷涂材料进行处理时,开启水泵,水泵将隔水箱底部的喷涂材料通过收集管收集到废水收集池中,利用微生物将其分解,从而完成喷涂材料的处理作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服装革的喷浆烘干一体机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可将喷涂材料均匀喷到服装革上,喷好之后,对其进行逐步烘干,实现连续生产,无需人工进行操作,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2、转动圆盘的下盘面上安装有喷管,喷管下部安装有喷头;喷头中部设置有隔水板,隔水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细孔,采用该结构,通过转动圆盘的转动和隔水板的作用,使喷涂材料更加均匀的喷到服装革,喷涂效果好。3、散热风机固定在机架上,散热风机的出风口朝向第二输送带;采用该结构,通过散热风机可快速对服装革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4、通过过渡轮一和过渡轮二的过渡作用,可将服装革从第一输送带输送到的第二输送带上,过渡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拆去部分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中喷浆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中转动机构一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中转动机构二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中烘箱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中动力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第一输送带;3、废水收集池;4、水泵;5、收集管;6、喷头;7、转动圆盘;8、喷管;9、隔水箱;10、过渡轮二;11、第一温度传感器;12、第一蒸汽输送管;13、第二温度传感器;14、第二蒸汽输送管;15、第三温度传感器;16、第三蒸汽输送管;17、第四温度传感器;18、第四蒸汽输送管;19、烘箱;20、散热风机;21、第二输送带;22、隔板三;23、隔板二;24、控制器;25、隔板一;26、过渡轮一;27、存放桶;28、支管;29、总管;30、输送泵;31、隔水板;31a、细孔;32、转动电机一;33、转动齿轮二;34、第一辊筒;35、转动齿轮一;36、转动电机二;37、转动齿轮四;38、第三辊筒;39、转动齿轮三;40、第一电磁阀;41、第二电磁阀;42、第三电磁阀;43、第四电磁阀;44、输送总管;45、蒸汽发生器;46、主动轮;47、动力电机;48、从动轮;49、传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3、图4、图7所示,本服装革的喷浆烘干一体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喷浆装置和烘干装置,在喷浆装置和烘干装置之间设置有过渡装置,喷浆装置包括隔水箱9、呈环形的第一输送带2和用于存放喷涂材料的存放桶27,隔水箱9固定在机架1上,隔水箱9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隔水箱9上部为顶板,隔水箱9下部为底板,隔水箱9两端分别开设有供第一输送带2穿过的隔水箱通道,第一输送带2上部由隔水箱通道穿过,第一输送带2下部位于底板的下部,顶板下部设置有能转动的转动圆盘7,转动圆盘7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机构相连接,转动圆盘7的下盘面上均匀安装有若干个喷管8,在本实施例中,喷管8的数量为三个:喷管8下部安装有喷头6,喷头6的出口朝向第一输送带2,喷头6中部设置有隔水板31,隔水板31上开设有若干个细孔31a,在本实施例中,细孔31a的数量为十个,细孔31a均匀分布,通过隔水板31使喷涂材料更加均匀的喷到服装革上;喷管8上部通过管路结构和输送泵30与存放桶27相连通,隔水箱9的底板下部还连接有废水回收装置;烘干装置包括烘箱19、第二输送带21和蒸汽发生器45,蒸汽发生器45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烘箱19固定在机架1上,烘箱19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烘箱19两端具有用于供第二输送带21穿过的烘箱通道,烘箱19呈长方体状,烘箱19按长度方向分为四个加热区,即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第三加热区和第四加热区,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第三加热区和第四加热区设定的温度分别为90℃、100℃、110℃、120℃;烘箱19的内顶部依次固定有隔板一25、隔板二23和隔板三22,烘箱19的内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依次固定有隔板一25、隔板二23和隔板三22;隔板一25、隔板二23和隔板三22的下端与烘箱19的底部之间均具有间隙,烘箱19一端部和隔板一25之间为第一加热区,隔板一25和隔板二23之间为第二加热区,隔板二23和隔板三22之间为第三加热区,隔板三22和烘箱19另一端部之间为第四加热区,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第三加热区和第四加热区分别连通有第一蒸汽输送管12、第二蒸汽输送管14、第三蒸汽输送管16和第四蒸汽输送管18,第一蒸汽输送管12、第二蒸汽输送管14、第三蒸汽输送管16和第四蒸汽输送管18通过一根输送总管44与蒸汽发生器45相连通,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第三加热区和第四加热区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1、第二温度传感器13、第三温度传感器15和第四温度传感器17,第一蒸汽输送管12、第二蒸汽输送管14、第三蒸汽输送管16和第四蒸汽输送管18中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磁阀40、第二电磁阀41、第三电磁阀42和第四电磁阀43,机架1上还固定有控制器24,机架1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有控制器24;第一电磁阀40、第二电磁阀41、第三电磁阀42、第四电磁阀43、第一温度传感器11、第二温度传感器13、第三温度传感器15和第四温度传感器17均与控制器24相连接,控制器24为PLC可编程控制器,PLC可编程控制器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其程序不需要重新编辑。如图1和图6所示,机架1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辊筒34和第二辊筒,第一辊筒34和第二辊筒高度相同,第一输送带2套设在第一辊筒34和第二辊筒之间,第一辊筒34和第二辊筒之间还设置有若干辅助辊筒一,在本实施例中,辅助辊筒一的数量为三个;第一辊筒34与能带动其转动的转动机构一相连接;机架1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三辊筒38和第四辊筒,第三辊筒38和第四辊筒高度相同,第二输送带21套设在第三辊筒38和第四辊筒之间,第三辊筒38和第四辊筒之间还设置有若干辅助辊筒二,在本实施例中,辅助辊筒二的数量为三个;第三辊筒38与能带动其转动的转动机构二相连接;第二辊筒临近第三辊筒38且两者相互平行。如图1、图5、图6所示,转动机构一包括转动电机一32、转动齿轮一35和转动齿轮二33,转动电机一32固定在机架1上,转动电机一32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转动齿轮一35固定在转动电机一32的输出轴上,转动齿轮一35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转动电机一32的输出轴上;转动齿轮二33固定在第一辊筒34上,转动齿轮二33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辊筒34上;转动齿轮一35和转动齿轮二33相互啮合;转动机构二包括转动电机二36、转动齿轮三39和转动齿轮四37,转动电机二36固定在机架1上,转动电机二36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转动齿轮三39固定在转动电机二36的输出轴上,转动齿轮三39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转动电机二36的输出轴上;转动齿轮四37固定在第三辊筒38上,转动齿轮四37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三辊筒38上;转动齿轮三39和转动齿轮四37相互啮合。如图1、图2所示,第一输送带2由若干相互平行的输送钢绳所构成,在本实施例中,输送钢绳的数量为十条;过渡装置包括若干过渡轮一26,在本实施例中,过渡轮一26的数量为九个;过渡轮一26通过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机架1上,过渡轮一26通过转轴一固定在机架1上;过渡轮一26处于第二辊筒和第三辊筒38之间,输送钢绳套设在过渡轮一26、第二辊筒和第一辊筒34之间,过渡轮一26的高度低于第二辊筒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过渡轮一26和第二辊筒的高度差为0.4cm,确保服装革能从第一输送带2输送到过渡轮一26上;过渡轮一26和第三辊筒38之间还设置有若干过渡轮二10,在本实施例中,过渡轮二10的数量为十个;过渡轮二10通过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机架1上,过渡轮二10通过转轴二固定在机架1上;过渡轮二10的上部的高度高于第二辊筒上部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过渡轮二10和第二辊筒的高度差为0.3cm,确保服装革能从过渡轮一26输送到过渡轮二10上,从而再输送到第二输送带21上;过渡轮二10与过渡轮一26之间的距离小于1cm,在本实施例中,过渡轮二10与过渡轮一26之间的距离为0.5cm;过渡轮二10与第三辊筒38之间的距离小于1cm,在本实施例中,过渡轮二10与第三辊筒38之间的距离为0.5cm;采用该结构,通过过渡轮一26和过渡轮二10的过渡作用,可将服装革从第一输送带2输送到的第二输送带21上,过渡效果好。如图1、图8所示,动力机构包括动力电机47、传动轴49,传动轴49中部通过轴向固定且轴向转动的方式设置在顶板上,传动轴49下部穿过顶板与转动圆盘7的中心相固定,传动轴49的下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和转动圆盘7相固定;动力电机47设置在顶板上部,动力电机47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顶板上;动力电机47和传动轴49之间通过传动结构连接。如图1、图8所示,传动结构包括主动轮46和从动轮48,主动轮46固定在动力电机47的输出轴上,主动轮46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动力电机47的输出轴上;从动轮48固定在传动轴49上,从动轮48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传动轴49上;主动轮46和从动轮48相互啮合。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采用该种实施方案,即:传动结构包括减速器和联轴器,减速器的输入端与动力电机47的输出轴相连,减速器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轴49相连。如图3所示,管路结构包括总管29,总管29一端密封,总管29另一端与输送泵30的出口相连通,输送泵30的进口与存放桶27相连通,总管29的管体上连通有若干根数量与喷管8数量箱体的支管28,在本实施例中,支管28的数量为三根;支管28的另一端与喷管8的上端相连通。如图1所示,第二输送带21远离隔水箱9一侧的上方处设置有散热结构,散热结构包括若干个散热风机20,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风机20的数量为三个;散热风机20固定在机架1上,散热风机20通过支架固定在机架1上;散热风机20的出风口朝向第二输送带21;采用该结构,通过散热风机20可快速对服装革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如图1所示,废水回收装置包括废水收集池3、收集管5和水泵4,收集管5一端与隔水箱9的底板相连通,收集管5另一端与废水收集池3相连通,水泵4设置在收集管5中,废水收集池3中装有用于分解的微生物,微生物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厌氧细菌或兼性细菌。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操作员将服装革放在第一输送带2上,控制转动电机一32的输出轴带动转动齿轮一35转动,转动齿轮一35带动转动齿轮二33转动,转动齿轮二33带动第一辊筒34转动,第一辊筒34带动第一输送带2转动,随着第一输送带2的转动,将服装革输送到喷头6的下方,控制动力电机47的输出轴转动,动力电机47的输出轴带动主动轮46转动,主动轮46带动从动轮48转动,从动轮48带动传动轴49转动,传动轴49带动转动圆盘7转动,转动圆盘7带动喷管8转动,喷管8带动喷头6转动,同时,开启输送泵30,输送泵30将存放桶27的喷涂材料通过总管29输送到支管28中,支管28中的喷涂材料输送到喷管8中,喷管8中的喷涂材料输送到喷头6中,将喷涂材料均匀喷到服装革上,通过过渡轮一26和过渡轮二10的过渡作用,可将服装革从第一输送带2输送到的第二输送带21上;蒸汽发生器45将蒸汽通过输送总管44输送到第一蒸汽输送管12、第二蒸汽输送管14、第三蒸汽输送管16和第四蒸汽输送管18中,第一蒸汽输送管12、第二蒸汽输送管14、第三蒸汽输送管16和第四蒸汽输送管18对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第三加热区和第四加热区进行加热,第一温度传感器11、第二温度传感器13、第三温度传感器15和第四温度传感器17将检测到的温度传递给控制器24,控制器24控制第一电磁阀40、第二电磁阀41、第三电磁阀42、第四电磁阀43的开或关使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第三加热区和第四加热区达到所需温度;转动电机二36的输出轴带动转动齿轮三39转动,转动齿轮三39带动转动齿轮四37转动,转动齿轮四37带动第一辊筒34转动,第三辊筒38带动第二输送带21转动,随着第二输送带21的转动,将服装革输送到烘箱19中,通过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第三加热区和第四加热区将服装革逐渐烘干;开启水泵4,水泵4将隔水箱9底部多余的喷涂材料通过收集管5收集到废水收集池3中,利用微生物将其分解,从而完成其加工作业。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机架1、第一输送带2、废水收集池3、水泵4、收集管5、喷头6、转动圆盘7、喷管8、隔水箱9、过渡轮二10、第一温度传感器11、第一蒸汽输送管12、第二温度传感器13、第二蒸汽输送管14、第三温度传感器15、第三蒸汽输送管16、第四温度传感器17、第四蒸汽输送管18、烘箱19、散热风机20、第二输送带21、隔板三22、隔板二23、控制器24、隔板一25、过渡轮一26、存放桶27、支管28、总管29、输送泵30、隔水板31、细孔31a、转动电机一32、转动齿轮二33、第一辊筒34、转动齿轮一35、转动电机二36、转动齿轮四37、第三辊筒38、转动齿轮三39、第一电磁阀40、第二电磁阀41、第三电磁阀42、第四电磁阀43、输送总管44、蒸汽发生器45、主动轮46、动力电机47、从动轮48、传动轴4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