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酯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374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产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酯的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是将来自罗氏真养菌基因组的phaCAB基因簇,在谷氨酸棒杆菌WM001进行重组表达,所述谷氨酸棒杆菌WM001,已于2016年6月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303,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酯的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是以罗氏真养菌基因组GenBank NC_008313.1为模板,PCR得到phaCAB基因簇,以pDXW-8为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转化入谷氨酸棒杆菌WM001,得到正确转化子,即为可以积累PHBV的谷氨酸棒杆菌基因工程菌。

3.一种构建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因工程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来自罗氏真养菌基因组的phaCAB基因簇,在谷氨酸棒杆菌WM001进行重组表达;所述谷氨酸棒杆菌WM001(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WM001),已于2016年6月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303,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4.一种应用构建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PHBV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基因工程菌的种子接入发酵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后诱导基因的表达,使菌体内部积累PHBV。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培养基配方按g/100mL计为:玉米浆1-2,硫酸铵3.5,硫酸镁0.05-0.2,磷酸二氢钾0.1-0.2,葡萄糖13-15,碳酸钙2,pH为7.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种子培养基配方按g/100mL计为:玉米浆3-4,硫酸铵0.5-1,硫酸镁0.05-0.2,磷酸二氢钾0.1-0.2,葡萄糖3-5,pH为7.2。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种子以5-10%的接种量转入发酵培养基,于28-32℃、200-230rpm条件下培养菌株至OD600达到10-15,添加IPTG诱导phaCAB基因簇的表达。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种子以5-10%的接种量转入装有补料分批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装液量为50-70%,pH用50%氨水控制在7.2-7.4之间,通气量为0.8-1.0L/min,于31℃下培养,前24h相对溶氧控制在30%,24h至发酵结束溶氧控制在15%;其中,于31℃下培养6-8h,添加终浓度为0.5mM的IPTG,然后继续培养至130h,期间当培养基中剩余葡萄糖浓度低于40g/L时,流加含终浓度为0.5mM的IPTG的70%葡萄糖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补料分批发酵培养基配方按g/100mL计为:玉米浆1-3,硫酸铵0.5-1,硫酸镁0.1-0.2,磷酸二氢钾0.1-0.2,葡萄糖10-15,初始pH为7.2。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