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9377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聚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双环戊二烯(Polydicyclopentadiene,英文缩写PDCPD)是由单体双环戊二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而成的一种兼具高抗冲性和高模量的工程塑料,其单体双环戊二烯为石油化工乙烯生产中产量较大的一种副产品。聚双环戊二烯工程塑料具有好的耐热性、抗蠕变性、尺寸稳定性、形状记忆性、耐腐蚀性、轻质等特性的材料,可用于制造各种高性能、高附加值、高档精细产品。如:交通运输业中的汽车保险杠、护板、侧板、发动机罩和车身壳体等;电气设备中的电动机、空调机等大型电气设备的壳体;运动器械中的摩托雪橇、冲浪板、高尔夫球车等的构件以及农业机械、土木建筑材料等。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已实现了聚双环戊二烯的工业生产,而我国至今还没有国产牌号的聚双环戊二烯生产技术和材料。国外现行聚双环戊二烯生产采用反应注射成型(RIM,ReactionInjectionMolding)和树脂传递模塑成型(RTM,ResinTransferMolding)工艺,此两种工艺均具有成型速度快、加工温度低、注射压力低等优越的特点。由于聚双环戊二烯是一种热固性树脂,具有热固性树脂的一般特点,纯的聚双环戊二烯在韧性方面还不能满足特殊工程领域的要求。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解决现有的纯聚双环戊二烯不能满足特殊工程领域要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聚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40±5℃条件下,将1~10重量份的改性聚苯乙烯加入90~110重量份的双环戊二烯中,搅拌均匀,制成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溶液,并对所生成的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待用;(2)在氮气保护下向注射成型机的A料罐中加入所制备的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的一半,加入1~5重量份的有机过氧化物,再加入0.1~0.3重量份的主催化剂后搅拌均匀制成聚合物料A待用;(3)在氮气保护下向注射成型机的B料罐中加入所制备的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的另一半,再加入0.05~0.1重量份的消泡剂和2~5重量份的助催化剂,搅拌均匀制成聚合物料B待用;(4)在40~90℃和惰性气体保护的条件下,将物料A和物料B共混注射成型得到聚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其中,优选地,所述改性聚苯乙烯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混合制成的粒料,聚苯乙烯:85~95份、纳米硫酸钡:1~10份,流变剂0.1~0.3份。其中,优选地,所述纳米硫酸钡的粒径为100nm以下。其中,优选地,所述有机过氧化物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或叔丁基过氧化氢。其中,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其中,优选地,所述主催化剂为二[2,6-二特丁基-4-甲基苯氧基]二氯化钨。其中,优选地,所述助催化剂为一氯二乙基铝或三乙基铝。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采用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共混制备方法可制备出一种热固性互穿网络型聚合物合金。2、利用反应注射成型方法可简单、高效地制备一种高性能聚双环戊二烯基复合材料。3、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抗冲击性能,其冲击强度可由原来的80J/m左右提高到150~200J/m。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40±5℃条件下,将5重量份的改性聚苯乙烯加入100重量份的双环戊二烯中,搅拌均匀,制成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溶液,并对所生成的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待用;(2)在氮气保护下向注射成型机的A料罐中加入所制备的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的一半,加入3重量份的有机过氧化物,再加入0.2重量份的主催化剂后搅拌均匀制成聚合物料A待用;(3)在氮气保护下向注射成型机的B料罐中加入所制备的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的另一半,再加入0.08重量份的消泡剂,再加入4重量份的助催化剂,搅拌均匀制成聚合物料B待用;(4)在60℃和惰性气体保护的条件下,将物料A和物料B共混注射成型得到聚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改性聚苯乙烯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混合制成的粒料,聚苯乙烯:90份、纳米硫酸钡:5份,流变剂0.2份。其中,所述纳米硫酸钡的粒径为100nm以下,所述有机过氧化物为过氧化苯甲酰,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所述主催化剂为二[2,6-二特丁基-4-甲基苯氧基]二氯化钨,所述助催化剂为一氯二乙基铝。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40±5℃条件下,将1重量份的改性聚苯乙烯加入90重量份的双环戊二烯中,搅拌均匀,制成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溶液,并对所生成的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待用;(2)在氮气保护下向注射成型机的A料罐中加入所制备的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的一半,加入5重量份的有机过氧化物,再加入0.1重量份的主催化剂后搅拌均匀制成聚合物料A待用;(3)在氮气保护下向注射成型机的B料罐中加入所制备的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的另一半,再加入0.05重量份的消泡剂,再加入5重量份的助催化剂,搅拌均匀制成聚合物料B待用;(4)在40℃和惰性气体保护的条件下,将物料A和物料B共混注射成型得到聚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改性聚苯乙烯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混合制成的粒料,聚苯乙烯:85份、纳米硫酸钡:10份,流变剂0.1份。其中,所述纳米硫酸钡的粒径为100nm以下,所述有机过氧化物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所述主催化剂为二[2,6-二特丁基-4-甲基苯氧基]二氯化钨,所述助催化剂为三乙基铝。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40±5℃条件下,将10重量份的改性聚苯乙烯加入90重量份的双环戊二烯中,搅拌均匀,制成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溶液,并对所生成的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待用;(2)在氮气保护下向注射成型机的A料罐中加入所制备的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的一半,加入5重量份的有机过氧化物,再加入0.1重量份的主催化剂后搅拌均匀制成聚合物料A待用;(3)在氮气保护下向注射成型机的B料罐中加入所制备的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的另一半,再加入0.1重量份的消泡剂,再加入2重量份的助催化剂,搅拌均匀制成聚合物料B待用;(4)在90℃和惰性气体保护的条件下,将物料A和物料B共混注射成型得到聚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改性聚苯乙烯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混合制成的粒料,聚苯乙烯:95份、纳米硫酸钡:1份,流变剂0.3份。其中,所述纳米硫酸钡的粒径为100nm以下,所述有机过氧化物为叔丁基过氧化氢,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所述主催化剂为二[2,6-二特丁基-4-甲基苯氧基]二氯化钨,所述助催化剂为一氯二乙基铝。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40±5℃条件下,将6重量份的改性聚苯乙烯加入95重量份的双环戊二烯中,搅拌均匀,制成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溶液,并对所生成的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待用;(2)在氮气保护下向注射成型机的A料罐中加入所制备的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的一半,加入4重量份的有机过氧化物,再加入0.3重量份的主催化剂后搅拌均匀制成聚合物料A待用;(3)在氮气保护下向注射成型机的B料罐中加入所制备的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的另一半,再加入0.07重量份的消泡剂,再加入4重量份的助催化剂,搅拌均匀制成聚合物料B待用;(4)在40~90℃和惰性气体保护的条件下,将物料A和物料B共混注射成型得到聚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改性聚苯乙烯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混合制成的粒料,聚苯乙烯:92份、纳米硫酸钡:8份,流变剂0.1份。其中,所述纳米硫酸钡的粒径为100nm以下,所述有机过氧化物为过氧化苯甲酰,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所述主催化剂为二[2,6-二特丁基-4-甲基苯氧基]二氯化钨,所述助催化剂为一氯二乙基铝。实施例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40±5℃条件下,将8重量份的改性聚苯乙烯加入105重量份的双环戊二烯中,搅拌均匀,制成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溶液,并对所生成的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待用;(2)在氮气保护下向注射成型机的A料罐中加入所制备的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的一半,加入2重量份的有机过氧化物,再加入0.3重量份的主催化剂后搅拌均匀制成聚合物料A待用;(3)在氮气保护下向注射成型机的B料罐中加入所制备的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的另一半,再加入0.09重量份的消泡剂,再加入4重量份的助催化剂,搅拌均匀制成聚合物料B待用;(4)在40~90℃和惰性气体保护的条件下,将物料A和物料B共混注射成型得到聚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改性聚苯乙烯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混合制成的粒料,聚苯乙烯:88份、纳米硫酸钡:6份,流变剂0.3份。其中,所述纳米硫酸钡的粒径为100nm以下,所述有机过氧化物为过氧化苯甲酰,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所述主催化剂为二[2,6-二特丁基-4-甲基苯氧基]二氯化钨,所述助催化剂为一氯二乙基铝或三乙基铝。对实施例1-5制得的复合材料及对比例(对比例采用纯的聚双戊二烯进行聚合,其它工艺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分别进行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氧指数的测定,具体的测定结果如下表:实施例拉伸强度(MPa)冲击强度J/m对比例28.080实施例137.6165实施例238.8158实施例340.0163实施例441.2172实施例538.5166并检测上述实施例复合材料的氧指数,其它实施例1~5中复合材料的氧指数为20~25%。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聚双环戊二烯/改性聚苯乙烯复合材料,与对比例相比,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明显提高,适用于汽车壳体等特殊行业。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