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米糖化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4247阅读:3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米糖化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米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米糖化箱。



背景技术:

糖化是淀粉加水分解成甜味产物的过程,大米中含碳水化合物75%左右,蛋白质7%-8%,脂肪1.3%-1.8%,并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因此,大米中富含丰富的淀粉,在实际生产生活过程中,经常使用大米去糖化生产蔗糖等糖类物质,大米需要经过液化、脱渣、糖化、离交等过程,最终生产出糖,在这些过程中糖化非常非常重要,现有的糖化箱有的糖化不彻底,有的效率太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米糖化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米糖化不彻底和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米糖化箱,包括进料口盖、温度传感器、搅拌箱、进水口、橡皮层、换气扇、发酵箱、搅拌机、搅拌叶、阀门、加热底座、糖分检测仪、保温壁、出料口盖和开关控制器,所述进料口盖安装在搅拌箱上方,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进料口盖底部,所述搅拌箱底部与发酵箱顶部相连,所述进水口位于发酵箱上方,且进水口与橡皮层相连,所述橡皮层安装在保温壁顶部,所述换气扇安装在发酵箱侧面,所述搅拌机固定安装在搅拌箱顶部,且搅拌机通过转轴与搅拌叶相连,所述阀门位于搅拌箱和发酵箱接口处,所述加热底座安装在搅拌箱底部,所述糖分检测仪安装在保温壁内侧,所述出料口盖安装在发酵箱右侧下方,所述开关控制器安装在发酵箱正面。

优选的,所述橡皮层表面分布有均匀且密集的小孔。

优选的,所述糖分检测仪有三个,分别放置在保温壁的底部、中部和顶部。

优选的,所述橡皮层和换气扇上端位于同一水平线。

优选的,所述搅拌箱和发酵箱通过卡槽相连,可拆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大米糖化箱设有搅拌箱和发酵箱,将搅拌和发酵分开进行,分多次进行搅拌,一次可发酵大量的大米液化滤渣后的料液,充分利用发酵箱的空间,在搅拌箱中使用搅拌机将发酵粉等与大米液化后的料液充分搅拌接触,提高糖化的效率,同时在发酵箱中设有换气扇和用于加水用的橡皮层,让发酵箱中的环境始终处于最佳环境,提高发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口盖,2、温度传感器,3、搅拌箱,4、进水口,5、橡皮层,6、换气扇,7、发酵箱,8、搅拌机,9、搅拌叶,10、阀门,11、加热底座,12、糖分检查仪,13、保温壁,14、出料口盖,15、开关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米糖化箱,包括进料口盖1、温度传感器2、搅拌箱3、进水口4、橡皮层5、换气扇6、发酵箱7、搅拌机8、搅拌叶9、阀门10、加热底座11、糖分检查仪12、保温壁13、出料口盖14和开关控制器15,进料口盖1安装在搅拌箱3上方,温度传感器2安装在进料口盖1底部,搅拌箱3底部与发酵箱7顶部相连,进水口4位于发酵箱7上方,且进水口4与橡皮层5相连,橡皮层5安装在保温壁13顶部,橡皮层5表面分布有均匀且密集的小孔,保证在发酵箱7中缺水时将水缓慢且均匀的撒入其中,换气扇6安装在发酵箱7侧面,橡皮层5和换气扇6上端位于同一水平线,节省发酵箱7内的空间,搅拌箱3和发酵箱7通过卡槽相连,可拆卸,方便设备的运输和存放,搅拌机8固定安装在搅拌箱3顶部,且搅拌机8通过转轴与搅拌叶9相连,阀门10位于搅拌箱3和发酵箱7接口处,加热底座11安装在搅拌箱3底部,糖分检测仪12安装在保温壁13内侧,糖分检测仪12有三个,分别放置在保温壁13的底部、中部和顶部,检测发酵箱7中各个位置的糖分浓度,出料口盖14安装在发酵箱7右侧下方,开关控制器15安装在发酵箱7正面。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大米糖化箱时,关闭阀门10,打开进料口盖1,将大米液化滤渣后的料液倒入搅拌箱3中,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器15开启加热底座11,待温度升至发酵粉最适温度时停止加热,投入发酵粉,关闭进料口盖1,启动搅拌机8带动搅拌叶9在料液中搅拌,待发酵粉和料液充分搅拌混合后,停止搅拌机8,打开阀门10,让料液进入发酵箱7中进行发酵糖化,通过进水口4加水,水从橡皮层5上的小孔中缓慢均匀的落入发酵箱7中,通过换气扇6的开停控制发酵箱7中的氧含量,保温壁13保证发酵箱7中的温度不会有太大改变,待糖分检查仪12检测的数值达到预计值时,打开出料口盖14,将糖化后的物质倒出,进行下一个程序的操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