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厌氧环境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1431阅读:3079来源:国知局
简易厌氧环境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养装置,特别是一种简易厌氧环境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某些细菌或微生物的培养时,针对被培养物自身的特性,有时需要建立一个厌氧环境进行培养。传统的厌氧环境培养装置大多结构复杂,价格昂贵,需要较高的成本。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的简易厌氧环境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简易厌氧环境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装置包括大培养皿1,在大培养皿1的中心处设置有小培养皿2,并且在小培养皿2的下方设置有与其同轴线的垫块3,小培养皿2和垫块3的直径相同,小培养皿2和垫块3的外壁与大培养皿1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腔4,所述的大培养皿1顶端的开口相配的设置有上盖5,在上盖5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把手6。

所述的大培养皿1的顶端的外侧设置有磨砂层7,所述的上盖5由平面部分8和位于平面部分8的边缘且向下凸出的圆环部分9组成,且所述的圆环部分9的内侧面也设置有磨砂层7。

所述的大培养皿1的顶端的内侧设置有台阶10,台阶10上方的大培养皿1的内侧设置有磨砂层7,所述的上盖5的外侧面也设置有磨砂层7。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简易厌氧环境培养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传统的厌氧环境培养装置所存在的:结构复杂、成本高昂、操作繁琐等问题,创造性地在大培养皿中设置了一个小培养皿,在利用盖体将大培养皿的内墙密封后,放置在小培养皿与大培养皿之间的环形空腔的耗氧化合物便会迅速消耗大培养皿中的氧气,以方便、快速地创建一个厌氧环境;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简易厌氧环境培养装置,它包括一个圆柱形的大培养皿1,在大培养皿1的中心处设置有一同样为圆柱形的小培养皿2,且大培养皿1与小培养皿2同轴线,在小培养皿2的下方设置有与其同轴线的垫块3,将小培养皿2垫高,并且小培养皿2与垫块3的直径相同,在小培养皿2和垫块3的外壁与大培养皿1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个环形腔4,之所以设置垫块3,是为了增加环形腔4的深度,从而在提高环形腔4的整体容积,让其能够容纳更多的试剂;并且在大培养皿1的顶端设置有开口,与这个开口相配的设置有上盖5,而在上盖5的上端面上还设置有把手6;

上述的上盖5有两种形式,其一是上盖5由平面部分8和位于平面部分8边缘的圆环部分9组成,圆环部分9从平面部分8上向下凸出,并且在大培养皿1顶端的外侧设置有磨砂层7,上述圆环部分9的内侧面也设置有磨砂层7,这样当上盖5扣合在大培养皿1上时,两个磨砂层7相互接触,提高密封性;

上盖5的另一种形式是在大培养皿1的顶端的内侧设置有台阶10,在台阶10上方的大培养皿1的内侧设置有磨砂层7,而上盖5的外侧面也设置有磨砂层7,当上盖5扣合在大培养皿1上时,两个磨砂层7相互接触,提高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简易厌氧环境培养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在进行需要厌氧环境的细菌或微生物的培养时,首先在本培养装置的环形腔4中放置耗氧化合物(如2价铁离子类的化合物),然后在小培养皿2内放置需要进行培养的细菌或微生物,并将上盖5扣合在大培养皿1上端开口处,由于上盖5与大培养皿1之间设置有相配的磨砂层7,因此能够保证大培养皿1内部的良好密封性,而耗氧化合物则会消耗大培养皿1内部的氧气,经过一段时间后,即会在大培养皿1的内腔中形成厌氧环境;

此外,本装置还可以用于检测在厌氧环境中是否存在氧气,在环形腔4中放置厌氧指示物(如葡萄糖-美兰指示剂),如果在整个培育过程中,大培养皿1内都能够始终维持厌氧条件,则厌氧指示物保持无色,否则的话,厌氧指示物会变为蓝色(厌氧指示物中的亚甲蓝有氧条件下会变为蓝色),帮助实验人员随时掌握大培养皿1内的环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