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酸甲酯的生产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8910阅读:21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产品生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氯乙酸甲酯的生产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99.9%氯乙酸甲酯生产因酯化时甲醇-水-氯乙酸甲酯这个三元共沸气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夹带着氯乙酸进入下一个生产工序,氯乙酸甲酯中氯乙酸含量高达7-15%(视蒸出快慢,氯乙酸含量有所不同)造成物料酸度较大,而必须引入中和这个工序。造成酯、盐、碱、水糊状物,给分离增加了困难,每批经中和后的氯乙酸甲酯损失达10-30%(视用碱的多少有所不同)之多,收率自然降低,给后处理精馏造成困难,且造成二次污染,三废排放严重。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浓度为99.9%的氯乙酸甲酯稳定生产的方法和设备,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氯乙酸甲酯的生产方法及设备。本发明解决上述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氯乙酸甲酯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氯乙酸和甲醇按照1:1.10-1:1.15的摩尔比例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液;b.将混合液均匀滴加到酯化反应釜中,控制酯化反应釜的反应温度为105-125℃;c.在酯化反应釜出口处设置搪玻璃填料塔,将酯化反应釜生成物进行冷却后通过分水罐进行水层分离,将分离出的甲醇回收;d.将分水罐下层的粗酯层引流到粗酯储罐,将粗酯储罐的粗酯层引入精馏釜进行精馏得到成品氯乙酸甲酯。作为优选地,步骤d中控制温度为90-92℃,气压为0-0.08mpa,精馏过程中控制回流比为1:1.5。作为优选地,步骤c中将分离出的甲醇回收至甲醇回收罐,将甲醇回收罐的温度限制在95℃以下,通过对甲醇回收罐内的甲醇进行检验后用作生产原料。作为优选地,步骤a中控制混合温度为35-40℃。作为优选地,步骤b中混合液通过高位计量罐滴加到酯化反应釜,所述高位计量罐的进给速度为220l/h。作为优选地,对混合液配置、分水罐所产生的废气收集冷凝后进行ph值调节,将ph值调节为6的回收液引流到分水罐。一种氯乙酸甲酯的生产设备,包括混合釜、酯化反应釜、精馏釜和分水罐,混合釜出口通过搪玻璃填料塔对应连接第一泠凝器,第一泠凝器出口处连接分水罐,所述分水罐上层连通甲醇回收罐,下层对应连通粗酯储罐;粗酯储罐出料端对应连接精馏釜,精馏釜出口第二泠凝器,第二泠凝器出口端连接收料罐。作为优选地,甲醇回收罐的温度为95℃以下;精馏釜内温度为90-92℃,气压为0-0.08mpa,精馏过程中的回流比为1:1.5。作为优选地,混合釜与酯化反应釜之间设有高位计量罐,所述高位计量罐的进给速度为220l/h。作为优选地,混合釜出气口或分水罐出气口对应连接在第三冷凝器上,第三冷凝器出口端对应连接有检测槽,检测槽对应连接分水罐。有益技术效果:可持续而稳定的生产99.9%的氯乙酸甲酯,本方案中和工艺的取消,一则避免了碱液的加入对物料的碱解和水解消耗,从而降低了物料的消耗和收率的提高,收率可以大幅提高。另一方面避免了杂质离子的引进,从而提高了纯度。避免了中和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物料挥发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和伤害,可以从根本上降低无组织排放气体对环境的排放数量,保护了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装置结构简图。图中1混合釜、2酯化反应釜、3搪玻璃填料塔、4第一泠凝器、5分水罐、6甲醇回收罐、7粗酯储罐、8精馏釜、9第二泠凝器、10收料罐、11为第三冷凝器、12为检测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氯乙酸甲酯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氯乙酸和甲醇按照1:1.10-1:1.15的摩尔比例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液;b.将混合液均匀滴加到酯化反应釜2中,控制酯化反应釜2的反应温度为105-125℃;c.在酯化反应釜2出口处设置搪玻璃填料塔3,将酯化反应釜2生成物进行冷却后通过分水罐5进行水层分离,将分离出的甲醇回收;d.将分水罐5下层的粗酯层引流到粗酯储罐7,将粗酯储罐7的粗酯层引入精馏釜8进行精馏得到成品氯乙酸甲酯。步骤d中控制温度为90-92℃,气压为0-0.08mpa,精馏过程中控制回流比为1:1.5。步骤c中将分离出的甲醇回收至甲醇回收罐6,将甲醇回收罐6的温度限制在95℃以下,通过对甲醇回收罐6内的甲醇进行检验后用作生产原料。对未完全反应的甲醇进行回收,能够有效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步骤a中控制混合温度为35-40℃。步骤b中混合液通过高位计量罐滴加到酯化反应釜2,所述高位计量罐的进给速度为220l/h。粗酯储罐7内的粗酯层通过真空系统导入精馏釜。对混合液配置、分水罐5所产生的废气收集冷凝后进行ph值调节,将ph值调节为6的回收液引流到分水罐5。用dn300*6000的搪玻璃填料塔33代替传统的dn100的玻璃管道;能够有效拦截随物料随气化带走的氯乙酸的量,进入到酯化反应釜22的混合液体100-125℃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生成氯乙酸甲酯,在这样持续的温度下形成甲醇-水-氯乙酸甲酯的三元共沸物,所形成的三元共沸物会夹带着氯乙酸一起蒸发进入填料塔,填料塔可以有效的拦截被夹带的氯乙酸,避免后续处理引入中和工序,从而避免造成酯、盐、碱、水糊状物,给分离增加了困难,增加塔顶回流,回流比为1:5,其目的在于拦截随物料随气化带走的氯乙酸的量,从而有效控制粗品氯乙酸甲酯的酸度,从而控制生产的粗品氯乙酸甲酯酸度在5.5-7,这样的物料不用经过中和工序,可直接进入精馏釜8中提纯,可以避免物料的碱解和水解,杜绝中和杂质,而且不会对设备造成腐蚀。不仅避免了碱液的加入对物料的碱解和水解消耗,从而降低了物料的消耗和收率的提高,收率可以提高到96%,而常规的收率大约在90%。另一方面避免了杂质离子的引进,从而提高了纯度。避免了中和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物料挥发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和伤害。以下为ph值监控数据:时间班次批数ph值记录2011.10.8一班(白班)26.0,6.02011.10.8二班(夜班)36.0,6.5,6.52011.10.9三班(白班)35.5,6.0,6.02011.10.9一班(夜班)36.0,6.5,6.52011.10.10二班(白班)46.5,6.5,6.5,6.52011.10.10三班(夜班)36.5,6.5,6.52011.10.11一班(白班)46.5,6.0,6.0,6.02011.10.11二班(夜班)46.0,6.5,6.5,6.52011.10.12三班(白班)36.5,6.5,6.52011.10.12一班(夜班)26.5,6.52011.10.13二班(白班)46.0,6.5,6.5,6.52011.10.13三班(夜班)36.5,6.5,7.02011.10.14一班(白班)46.5,6.5,6.5,6.52011.10.14二班(夜班)46.5,6.5,6.5,6.52011.10.15三班(白班)36.5,6.5,7.02011.10.15一班(夜班)46.5,6.5,6.5,6.5实施例二一种氯乙酸甲酯的生产方法,参见图1:包括如下步骤,a.将氯乙酸和甲醇按照1:1.10-1:1.15的摩尔比例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液;b.将混合液均匀滴加到酯化反应釜2中,控制酯化反应釜2的反应温度为105-125℃;c.在酯化反应釜2出口处设置搪玻璃填料塔3,将酯化反应釜2生成物进行冷却后通过分水罐5进行水层分离,将分离出的甲醇回收;d.将分水罐5下层的粗酯层引流到粗酯储罐7,将粗酯储罐7的粗酯层引入精馏釜8进行精馏得到成品氯乙酸甲酯。步骤d中控制温度为90-92℃,气压为0-0.08mpa,精馏过程中控制回流比为1:1.5。步骤c中将分离出的甲醇回收至甲醇回收罐6,将甲醇回收罐6的温度限制在95℃以下,通过对甲醇回收罐6内的甲醇进行检验后用作生产原料。步骤a中控制混合温度为35-40℃。步骤b中混合液通过高位计量罐滴加到酯化反应釜2,所述高位计量罐的进给速度为220l/h。对混合液配置、分水罐5所产生的废气收集冷凝后进行ph值调节,将ph值调节为6的回收液引流到分水罐5。一种氯乙酸甲酯的生产设备,包括混合釜1、酯化反应釜2、精馏釜8和分水罐5,混合釜1出口通过搪玻璃填料塔3对应连接第一泠凝器4,第一泠凝器4出口处连接分水罐5,所述分水罐5上层连通甲醇回收罐6,下层对应连通粗酯储罐7;粗酯储罐7出料端对应连接精馏釜8,精馏釜8出口第二泠凝器9,第二泠凝器9出口端连接收料罐10。甲醇回收罐6的温度为95℃以下;精馏釜8内温度为90-92℃,气压为0-0.08mpa,精馏过程中的回流比为1:1.5。混合釜1与酯化反应釜2之间设有高位计量罐,所述高位计量罐的进给速度为220l/h。混合釜1出气口或分水罐5出气口对应连接在第三冷凝器11上,第三冷凝器11出口端对应连接有检测槽12,检测槽12对应连接分水罐5。通过分水罐5回收废气中夹杂的甲醇和氯乙酸甲酯,有效提高原料的使用率,杜绝浪费,同时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用dn300*6000的搪玻璃填料塔3代替传统的dn100的玻璃管道;能够有效拦截随物料随气化带走的氯乙酸的量,进入到酯化反应釜2的混合液体100-125℃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生成氯乙酸甲酯,在这样持续的温度下形成甲醇-水-氯乙酸甲酯的三元共沸物,所形成的三元共沸物会夹带着氯乙酸一起蒸发进入填料塔,填料塔可以有效的拦截被夹带的氯乙酸,避免后续处理引入中和工序,从而避免造成酯、盐、碱、水糊状物,给分离增加了困难,增加塔顶回流,回流比为1:5,其目的在于拦截随物料随气化带走的氯乙酸的量,从而有效控制粗品氯乙酸甲酯的酸度,从而控制生产的粗品氯乙酸甲酯酸度在5.5-7,这样的物料不用经过中和工序,可直接进入精馏釜8中提纯,可以避免物料的碱解和水解,杜绝中和杂质,而且不会对设备造成腐蚀。不仅避免了碱液的加入对物料的碱解和水解消耗,从而降低了物料的消耗和收率的提高,收率可以提高到96%,而常规的收率大约在90%。另一方面避免了杂质离子的引进,从而提高了纯度。避免了中和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物料挥发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和伤害。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