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爆点表面处理方法及UV成膜物料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7240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表面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低爆点表面处理方法及uv成膜物料。



背景技术:

荧幕显示器是21世纪信息传递及表达的重要媒介,科技发达日新月益显示器的发展历史随处可见,电视从体积庞大的crt映相管演进至今轻薄的液晶显示器,手机由原先按键式演进至全屏显示式,汽车工业早期为按键、旋扭等机械中控功能单一演进至今电容式全屏显示器管理具备信息显示,伴随汽车信息化和智慧化;在显示器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媒介工具。

一般生活里显示器的普及化人们盯著作业辨公、游戏娱乐、电影追剧…等的时间愈来愈久,长时间看着萤显示器的你是否感到视觉疲劳?头昏目眩眼花?眼睛干涩?视觉模糊等不适症状,这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到荧幕显示器反射眩光的干扰所导致。

医学研究说明,环境光源在显示屏幕表面约4-5%的反射就会比屏幕上影像更明亮,使得影像难以被表清楚,像液晶萤这类低亮度显示器在高亮度光线下使用及操作更不易辨识,如果使用者在眩光情况下观看弱对比度的影像,就容易造成上列举例的眼部不适等症状。

何谓眩光?国际照明委员会针对眩光作了下列定义:眩光是一种视觉条件,这种条件的形成乃是由于亮度分布不适当,或亮度变化的幅度太大,或空间、时间上存在着极端对比,以致引起不舒适或降低观察重要物体的能力,或同时产生这二种现象。由于眩光的对日常生活使用上的危害影响,荧幕显示对抗眩光的要求也变成标准规格及要求。

随着显示器尺寸需求愈来愈大及全安规范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当作盖板基板表面作抗眩光涂层的运用需求足渐增加,国内业界涂层加工厂最大不良问题为外观不良及整面大板涂层光学及物理特性分布不均,但是,现有的屏幕显示器仍旧无法避免团聚不良、分聚不均、点状不良这些问题,使得生产大面积显示器时,因良品率低而造成的产品损耗,从而加大了制造成本及影响防眩光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改善生产良品率的同时,还保有良好产品特性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爆点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表面,通过浸涂、淋涂、漆涂、旋涂或真空涂的方法涂布uv成膜物料;

其中,上述uv成膜物料包括有0.5-5%的pmma微球,以及pmma微球与改性材料的混合/复合物。该成膜物料在uv灯的照射下能够实现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表面成膜的效果,成膜后的产品表面,颗粒细腻且均匀,有效实现了屏幕的防眩光的效果,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批次及连续生产良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低爆点表面处理方法,还具有这样的特点:即、该改性材料选自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有机硅纳米材料、改性环氧树酯、改性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树脂中一种或几种。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uv成膜物料,其特征在于,包含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混合制造而成: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uv成膜物料,还具有这样的特点:即、上述pmma微球与改性材料的混合/复合物中,包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80%的pmma微球。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uv成膜物料,还具有这样的特点:即、上述pmma微球与改性材料的混合/复合物选自pmma微球、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环氧树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或复合物;

上述pmma微球与改性材料的混合/复合物选自pmma微球、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环氧树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合物,与pmma微球、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环氧树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即、在该组分中,即包括复合产物还包括多组分的组合产物。

上述复合产物的制造方法为,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后烧结后粉碎造粒,或在醇、醚、酮等溶剂中混合均质(搅拌或超声),通过离心和干燥得到复合产物。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uv成膜物料,还具有这样的特点:即、上述pmma微球、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环氧树酯的质量比为1:0.1-100:0.1-10。

优选的,在pmma微球与改性材料的混合/复合物中,pmma微球的含量不低于15%,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的含量不高于10%。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uv成膜物料,还具有这样的特点:即、上述改性纳米二氧化钛为经硅烷偶联剂改性的二氧化钛纳米材料。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uv成膜物料,还具有这样的特点:即、上述pmma微球的粒径为0.3-0.8um;

上述pmma微球与改性材料的混合/复合物的粒径为50-120nm。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uv成膜物料,还具有这样的特点:即、还包括5-15%的光引发剂。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uv成膜物料,还具有这样的特点:即、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混合制造而成:

上述配方中,分散剂可选用任意的uv成膜材料用的分散剂,如:脂肪酸类、脂肪族酰胺类和酯类(乙烯基双硬脂酰胺、硬脂酸单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油酸酰等),石蜡类,金属皂类(硬脂酸钡,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硬脂酸镉,硬脂酸镁,硬脂酸铜等),高级脂肪酸的金属盐类,低分子蜡类,聚乙二醇类,hpma等等。

上述配方中,消光剂可选自带有环氧基的聚丙烯酸酯树脂,或二氧化硅系列等等。

上述配方中,稀释溶剂可选用任意可成膜的单体,如:丙烯酸酯类,烷基丙烯酸酯类。

上述配方中,光引发剂为能在紫外光区(250~420nm)或可见光区(400~800nm)吸收一定波长的能量,产生自由基、阳离子等,从而引发单体聚合交联固化的化合物。可选自任意uv成膜材料用的光引发剂,如:苯偶姻及衍生物(安息香、安息香双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异丙醚、安息香丁醚等),苯偶酰类(二苯基乙酮、α,α-二甲氧基-α-苯基苯乙酮等),烷基苯酮类(α,α-二乙氧基苯乙酮、α-羟烷基苯酮、α-胺烷基苯酮等),酰基磷氧化物(芳酰基膦氧化物、双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等),二苯甲酮类(二苯甲酮、2,4-二羟基二苯甲酮、米蚩酮等),硫杂蒽酮类(硫代丙氧基硫杂蒽酮、异丙基硫杂蒽酮等)。

本发明的作用和效果:

本发明的方法能够现在业界生产中不良问题,基于表面的颗粒越细腻,颗粒越均匀,呈现的效果越好,让批次及连续生产良率有效提升的考虑,本发明针对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称pmma)材料上喷涂抗眩光涂层,有效改善现在业界在生产中不良,如:涂料颗粒团聚不良(晶点、亮点),分聚不均(局布块状不良及影响表面光学及物理特性不均)和点状不良(凹点、凸点、黑点)这些问题,并能改善生产良品率和质量的同时保有良好的产品原光学及物理特性需求,如:高表面能(dyne>36),低水滴角(<70deg),高透光率(>91.5%),高光泽度(>75),高硬度(≧4h),附着力(=5b)等。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优选pmma微球粒径在0.3-0.8um,使用颗粒微更细小化,能够同时克服和改善物料的分聚均匀及团聚问题。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优选pmma/改性纳米tio2复合粒子及改性环氧树酯平均粒径在70nm,作法是以凝胶法用偶联剂改性的纳米tio2,由于改性后的纳米材料表面覆盖大量的烷氧基,使疏水基团增加,降低与介质分子的氢键作用,将其与pmma和改性环氧树酯混合或复合后,基于pmma与改性环氧树酯的结构特点,除了能够提高防炫光的效果外,还能够进一步增大产品的疏水性,从而有利微米粒子分散,并阻断了团聚趋势,进而提高了产品自生产和制造中的稳定性及分散性,使产品表面更为均匀和细腻。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通过分散剂的添加,进一步增强粒子间排斥力且在制程中微米粒子沉降速率慢(约0.6cm-0.8cm/单位时间),分散稳定性佳。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消光剂选用二氧化硅系列并通过精准控制其公差,使光学特性的雾度与消光剂比例成正比,配合其他的组分协同使用能够进一步实现分散和防炫光的效果。

由此可见,通过本发明的参数配方上的特点,以湿法喷涂工艺制作的防眩光涂层在聚甲基丙酸甲酯,使得生产过程中因团聚、分散不佳及点状不良生产良率问题得以改善提升,同时保有良好光学特性及物理特性,使业界大面积生产过程不良率降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以sem拍摄的改性前二氧化钛电镜图;

附图2、以sem拍摄的pmma/改性纳米tio2复合粒子表面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施例1、

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上抗眩光涂层的粒子,其配方如下所示:

上述pmma微球粒径为0.3-0.5um。

上述pmma微球与改性材料的混合/复合物为pmma/改性纳米tio2复合粒子及改性环氧树酯(pmma/改性纳米tio2/改性环氧树酯fb9801=1/0.1/1)的混合物,其平均粒径在70nm左右,作法是以凝胶法用kh-570改性的纳米tio2,改性后的纳米表面覆盖大量的烷氧基(见附图1和2的比对)。

实施例2、

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上抗眩光涂层的粒子,其配方如下所示:

上述pmma微球粒径为0.5-0.8um。

上述pmma微球与改性材料的混合/复合物为pmma/改性纳米tio2/改性环氧树酯复合粒子(pmma/改性纳米tio2/改性环氧树酯fb9801=1/0.01/0.8)的混合物,其平均粒径在65nm左右,作法是以凝胶法用kh570改性的纳米tio2。

实施例3、

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上抗眩光涂层的粒子,其配方如下所示:

上述pmma微球粒径为0.5-0.8um。

上述pmma微球与改性材料的混合/复合物为pmma/改性纳米tio2/改性环氧树酯复合粒子(pmma/改性纳米tio2/改性环氧树酯e-44=1/0.1/1)的混合物,其平均粒径在65nm左右,作法是以凝胶法用kh560改性的纳米tio2。

实施例3、

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上抗眩光涂层的粒子,其配方如下所示:

上述pmma微球粒径为0.1-0.3um。

上述pmma微球与改性材料的混合/复合物为pmma/改性纳米tio2/改性环氧树酯复合粒子与pmma、改性纳米tio2的混合物(pmma/改性纳米tio2/改性环氧树酯e-44=1/1/1),其平均粒径在85nm左右,作法是以凝胶法用a-1100改性的纳米tio2。

实施例4、

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上抗眩光涂层的粒子,其配方如下所示:

上述pmma微球粒径为0.2-0.4um。

上述pmma微球与改性材料的混合/复合物为pmma/改性纳米tio2/改性环氧树酯复合粒子与pmma的混合物(pmma/改性纳米tio2/改性环氧树酯kh560=1.5/0.4/1),其平均粒径在85nm左右,作法是以凝胶法用a-1100改性的纳米tio2。

性能测试试验

将实施例1的防炫光物料以湿法喷涂工艺喷淋在聚甲基丙酸甲酯表面,通过uv照射照射10min,成膜能量为(1800mj/cm^2-2400mj/cm^2)。

对成膜前后的产品生产不良比例比较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通过本实施例的配方比例,使得生产过程中因团聚、分散不佳及点状不良生产良率问题得以改善提升,同时产品还能保有良好光学特性及物理特性,使业界大面积生产过程不良率降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