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型硅橡胶印模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26985发布日期:2018-06-30 08:51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型硅橡胶印模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印模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硅橡胶是聚硅氧烷最主要的产品之一。由以Si-O-Si键为骨架的硅氧烷构成,硫化前为高摩尔质量的线型聚硅氧烷,硫化后成为网状结构的弹性体。硅橡胶具有良好的耐候、耐热、耐寒性等特点。在所有橡胶中,硅橡胶具有最广的工作温度范围(-100~+350℃),它在-60~+260℃内,能保持一定的柔软性、回弹性,机械性能无明显变化,而且还能抵抗长时间的热老化。另外,它还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耐臭氧和透气性。硅橡胶因具有无毒无刺激、植入人体组织后不引起异物反应、对周围组织不引发炎症等性能,在医疗卫生和医学方面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印模材料的强度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拉伸性能和撕裂强度。印模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就可以保证印模从口腔中取出时保持完整性。对于一些印模材料用量较少、印模厚度较薄的区域,例如牙龈沟,材料的拉伸和撕裂强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提高印模材料的强度,可以通过提高甲基硅油的分子量和加入填料的方法。但是基础聚合物的分子量过高或填料过多会使材料的粘度过大,影响操作性能。所以,如何制备一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印模材料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的印模材料拉伸和撕裂强度等力学性能较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强型硅橡胶印模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去离子水、3~5份尿素、0.5~1.0份氢氧化锂和3~5份棉浆粕置于烧杯中,搅拌混合并超声分散处理,得分散液;

(2)按体积比1:4,将环氧氯丙烷滴加至分散液中,待滴加完成后,静置得凝胶液,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凝胶液、3~5份丙烯酸、3~5份纳米二氧化硅和1~2份过硫酸钾置于三口烧瓶中,水浴加热,静置冷却至室温,过滤并收集滤液;

(3)在室温下静置固化,真空冷冻干燥并研磨过筛,得改性颗粒,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硅橡胶、3~5份含氢硅油、1~2份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6~8份改性颗粒置于密炼机中,密炼处理,静置冷却至室温,得混合生胶;

(4)将混合生胶置于开炼机上开炼,将混合生胶置于开炼机中滚压和翻炼后,得开炼混合胶并将开炼混合机置于平板硫化机中,硫化处理并置于室温下静置停放20~24h,即可制备得一种高强型硅橡胶印模材料。

步骤(2)所述的环氧氯丙烷滴加速率为2.5~3.0mL/min。

步骤(2)所述的静置温度为0~5℃。

步骤(3)所述的密炼温度为120~130℃。

步骤(4)所述的开炼机辊距为0.2mm。

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棉浆粕为改性原料的主体,由于棉浆粕内部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材料,将制备成凝胶液时,其内部材料发生有序的化学交联,从而得到紧密连接的网状交联结构,这种均相交联的水凝胶压缩强度高,力学性能优异,同时其高密度和有序的交联不会使本身溶胀,保持了水凝胶原始构成时的韧性,将其作为改良材料的主体添加至硅橡胶材料内部,有效提高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印模材料的力学强度;

(2)本发明通过棉浆粕制备的改性颗粒,与硅橡胶发生初步交联和配对,在化学交联的作用下,通过白炭黑对改性颗粒的有效锚固和包覆改性,由于白炭黑镶嵌后,改性凝胶颗粒技能有效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又能有效改善硅橡胶印模材料印模薄弱边缘的抗撕裂性能,从而在本质上有效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去离子水、3~5份尿素、0.5~1.0份氢氧化锂和3~5份棉浆粕置于烧杯中,搅拌混合并置于200~300W下超声分散处理10~15min,得分散液并按体积比1:4,将环氧氯丙烷滴加至分散液中,控制滴加速率为2.5~3.0mL/min,待滴加完成后,再在0~5℃下静置6~8h后,得凝胶液;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凝胶液、3~5份丙烯酸、3~5份纳米二氧化硅和1~2份过硫酸钾置于三口烧瓶中,在75~80℃下水浴加热3~5h,静置冷却至室温,过滤并收集滤液,再在室温下静置固化20~24h,真空冷冻干燥并研磨过200目筛,得改性颗粒;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硅橡胶、3~5份含氢硅油、1~2份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6~8份改性颗粒置于密炼机中,在120~130℃下密炼10~15min后,静置冷却至室温,得混合生胶,将混合生胶置于开炼机上开炼10~15min,控制开炼机辊距为0.2mm,将混合生胶置于开炼机中滚压和翻炼后,得开炼混合胶并将开炼混合机置于平板硫化机中,再在5~10MPa、140~150℃下进行硫化处理10~15min后,置于室温下静置停放20~24h,即可制备得一种高强型硅橡胶印模材料。

实例1

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份去离子水、3份尿素、0.5份氢氧化锂和3份棉浆粕置于烧杯中,搅拌混合并置于200~300W下超声分散处理10min,得分散液并按体积比1:4,将环氧氯丙烷滴加至分散液中,控制滴加速率为2.5mL/min,待滴加完成后,再在0℃下静置6h后,得凝胶液;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份凝胶液、3份丙烯酸、3份纳米二氧化硅和1份过硫酸钾置于三口烧瓶中,在75℃下水浴加热3h,静置冷却至室温,过滤并收集滤液,再在室温下静置固化20h,真空冷冻干燥并研磨过200目筛,得改性颗粒;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份硅橡胶、3份含氢硅油、1份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6份改性颗粒置于密炼机中,在120℃下密炼10min后,静置冷却至室温,得混合生胶,将混合生胶置于开炼机上开炼10min,控制开炼机辊距为0.2mm,将混合生胶置于开炼机中滚压和翻炼后,得开炼混合胶并将开炼混合机置于平板硫化机中,再在5MPa、140℃下进行硫化处理10min后,置于室温下静置停放20h,即可制备得一种高强型硅橡胶印模材料。

实例2

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7份去离子水、4份尿素、0.8份氢氧化锂和4份棉浆粕置于烧杯中,搅拌混合并置于200~300W下超声分散处理12min,得分散液并按体积比1:4,将环氧氯丙烷滴加至分散液中,控制滴加速率为2.7mL/min,待滴加完成后,再在2℃下静置7h后,得凝胶液;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7份凝胶液、4份丙烯酸、4份纳米二氧化硅和2份过硫酸钾置于三口烧瓶中,在77℃下水浴加热4h,静置冷却至室温,过滤并收集滤液,再在室温下静置固化22h,真空冷冻干燥并研磨过200目筛,得改性颗粒;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7份硅橡胶、4份含氢硅油、2份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7份改性颗粒置于密炼机中,在125℃下密炼12min后,静置冷却至室温,得混合生胶,将混合生胶置于开炼机上开炼12min,控制开炼机辊距为0.2mm,将混合生胶置于开炼机中滚压和翻炼后,得开炼混合胶并将开炼混合机置于平板硫化机中,再在7MPa、145℃下进行硫化处理12min后,置于室温下静置停放22h,即可制备得一种高强型硅橡胶印模材料。

实例3

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50份去离子水、5份尿素、1.0份氢氧化锂和5份棉浆粕置于烧杯中,搅拌混合并置于300W下超声分散处理15min,得分散液并按体积比1:4,将环氧氯丙烷滴加至分散液中,控制滴加速率为3.0mL/min,待滴加完成后,再在5℃下静置8h后,得凝胶液;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50份凝胶液、5份丙烯酸、5份纳米二氧化硅和2份过硫酸钾置于三口烧瓶中,在80℃下水浴加热5h,静置冷却至室温,过滤并收集滤液,再在室温下静置固化24h,真空冷冻干燥并研磨过200目筛,得改性颗粒;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50份硅橡胶、5份含氢硅油、2份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8份改性颗粒置于密炼机中,在130℃下密炼15min后,静置冷却至室温,得混合生胶,将混合生胶置于开炼机上开炼15min,控制开炼机辊距为0.2mm,将混合生胶置于开炼机中滚压和翻炼后,得开炼混合胶并将开炼混合机置于平板硫化机中,再在10MPa、150℃下进行硫化处理15min后,置于室温下静置停放24h,即可制备得一种高强型硅橡胶印模材料。

将本发明制备的实例1,2,3进行性能测试,具体测试结果如下表表1所示:

表1 性能对照表

由上表可知,本发明制备的印模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撕裂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