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动物细菌病诊断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2142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动物细菌病诊断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菌病诊断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养殖场细菌病常年不断发生,特别是畜禽群中发生各种病毒病时,往往都出现细菌病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导致畜禽群发病率与死亡率增高,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当前养殖场之所以没有专门的兽医诊断室,主要是因为兽医人员的缺乏和诊断室需要配备昂贵的仪器设备,因此需要研制出一款便携式的细菌病诊断箱,简单方便,能直接带入各种类型的养殖场及养殖户家中,使细菌病能及时得到诊断,及时进行药敏试验,正确指导用药。

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 205295349 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诊断箱,但是结构利用存在不合理,使用不方便,对垃圾的收集处理存在不安全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动物细菌病诊断箱。合理利用空间,使用更加方便,提高检测后期处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动物细菌病诊断箱,包括箱体、电源模块、恒温箱、器械盒,其特征在于:箱体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五个空腔,五个空腔从前至后、从左至右依次为恒温箱、电源箱、观察箱、器材箱和回收箱;电源箱内设置有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为交直流电源,与恒温箱相连;恒温箱左侧转动连接有密封门;恒温箱内从上至下均匀固定有多个支撑板;支撑板上放置有培养基;密封门内侧从上至下固定连接有与培养基对应的压簧,压簧另一端与培养基侧边接触;恒温箱与观察箱之间的隔板为A板;A板上开有与培养基对应的窗口;窗口转动密封连接有挡门,挡门上端与窗口转轴连接;在窗口上方,A板上固定连接有套管;套管内滑动连接有“工”字形的锁止杆;锁止杆上部与套管上端通过拉簧连接,锁止杆下部与挡门外侧接触;观察箱内设置有显微镜;观察箱后部开有导向槽;导向槽内转动连接有竖直的丝杠,丝杠上端穿过箱体且固定连接有转盘;丝杠上螺纹配合连接有滑块;滑块前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显微镜安装在安装板上;观察箱上端插接连接有盖板;观察箱前端转动连接有转动门;转动门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器械盒;器材箱从上至下设置有多个器材抽屉,器材抽屉与器材箱通过滑轨滑动连接;回收箱上端开有投放口;投放口内插接密封连接有密封塞。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动物细菌病诊断箱的箱体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提手;提手侧边开有凹槽;箱体上表面开有与凹槽对应的定位槽。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动物细菌病诊断箱的转动门与观察箱以及箱体的前端左侧均为磁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诊断箱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电源箱内的电源模块为恒温箱的恒温工作提供电力,恒温箱内的培养基用于细菌的培养等,以便于后期的观察,在观察箱内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或是进行一些检查操作,如取样剥离等,安装板既为显微镜的安装平台也为操作平台,恒温箱内的培养基可从A板上的窗口滑出,一一对应的小窗口的使用,使每次开口较小,减少对内部环境的影响,锁止杆利用拉簧的拉力,在常态下保持挡门的关闭状态,可手动向上提拉锁止杆,使挡门失去锁止杆的转动阻碍,而密封门内侧的压簧即可将对应的培养基推出,培养基“撞开”挡门,露出在观察箱内,即可方便的拾取培养基内的标本用于检测。滑块与丝杠螺纹连接,在导向槽内可带动显微镜上下移动,方便于调节显微镜位置高度,便于存放与观察操作,同时使观察箱下部腾出空间,转动门内侧固定的器械盒可存放多种器械,且打开后便于拿取使用,合理利用空间。器材抽屉内可存放多种使用器材,满足携带使用需求,分为多个器材抽屉,方便于分类存放。回收箱内可回收垃圾,减少对外污染,方便于提高集中处理和后期进行更加全面有效的无害化处理;

2、提手方便于携带,凹槽与定位槽的设置,能够对试管等工具进行简单的竖立放置;

3、转动门与观察箱以及箱体前端左侧为磁性连接,连接方便稳定,满足于转动门对观察箱的关闭,和贴合于箱体便于拿取器械盒内器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箱体水平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左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观察箱内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恒温箱;3、电源箱;4、观察箱;5、器材箱;6、回收箱;7、密封门;8、支撑板;9、培养基;10、压簧;11、A板;12、窗口;13、挡门;14、套管;15、锁止杆;16、拉簧;17、显微镜;18、导向槽;19、丝杠;20、转盘;21、滑块;22、安装板;23、盖板;24、转动门;25、器械盒;26、器材抽屉;27、密封塞;28、提手;29、凹槽;30、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便携式动物细菌病诊断箱,包括箱体1、电源模块、恒温箱2、器械盒25,其特征在于:箱体1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五个空腔,五个空腔从前至后、从左至右依次为恒温箱2、电源箱3、观察箱4、器材箱5和回收箱6;电源箱3内设置有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为交直流电源,与恒温箱2相连;恒温箱2左侧转动连接有密封门7;恒温箱2内从上至下均匀固定有多个支撑板8;支撑板8上放置有培养基9;密封门7内侧从上至下固定连接有与培养基9对应的压簧10,压簧10另一端与培养基9侧边接触;恒温箱2与观察箱4之间的隔板为A板11;A板11上开有与培养基9对应的窗口12;窗口12转动密封连接有挡门13,挡门13上端与窗口12转轴连接;在窗口12上方,A板11上固定连接有套管14;套管14内滑动连接有“工”字形的锁止杆15;锁止杆15上部与套管14上端通过拉簧16连接,锁止杆15下部与挡门13外侧接触;观察箱4内设置有显微镜17;观察箱4后部开有导向槽18;导向槽18内转动连接有竖直的丝杠19,丝杠19上端穿过箱体1且固定连接有转盘20;丝杠19上螺纹配合连接有滑块21;滑块21前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2,显微镜17安装在安装板22上;观察箱4上端插接连接有盖板23;观察箱4前端转动连接有转动门24;转动门24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器械盒25;器材箱5从上至下设置有多个器材抽屉26,器材抽屉26与器材箱5通过滑轨滑动连接;回收箱6上端开有投放口;投放口内插接密封连接有密封塞27;箱体1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提手28;提手28侧边开有凹槽29;箱体1上表面开有与凹槽29对应的定位槽30;转动门24与观察箱4以及箱体1的前端左侧均为磁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器械盒25内部用来放置剪刀、镊子、手术刀、接种环等,用来进行病料采集时和细菌分离及药敏实验等;器材抽屉26内部用来放置实验过程中所需的器材,包括酒精棉球、消毒液、手套、口罩、纱布、酒精灯、载玻片、革兰氏染色液、洗瓶、一次性塑料试管、一次性培养皿、药敏纸片、生化反应管等,主要是用于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实验及血清学试验。

可利用恒温箱2进行多个培养基9的培养,在观察箱4内可对采集的样品或是培养基9内产物进行观察或实验等,旋动转盘20,通过丝杠19和滑块21带动显微镜17移动,调节高度,或是为下部留出操作空间,利用显微镜17观察培养基9内产物时,可依次打开挡门13,取出内部样品放置在显微镜17上进行观察,手动向上推动锁止杆15,使锁止杆15下端脱离对挡门13的阻挡,在密封门7内侧的压簧10作用下,推动培养基9穿过窗口12露出,此时可取出培养基9或是从内部刮取样品,利用显微镜17进行观察,然后可将培养基9放回或在外部做灭菌处理,然后关闭挡门13,失去培养基9在窗口12的支撑或是手动的施力,在拉簧16的作用下,锁止杆15下移,推动挡门13旋转回归原位。在使用观察箱4内的显微镜17时,需打开转动门24和上方的盖板23,盖板23的插接连接为传统的连接结构,当需要使用器械进行组织解剖、割取等操作时,可方便的从转动门24上的各个器械盒25内拿取相应器械进行操作。所需的器材可从器材抽屉26内拿取,器材抽屉26应与器材箱5通过锁紧机构连接,以避免器材抽屉26自动滑开,比如采用插销与孔的配合等常规手段。实验或观察后产生的垃圾废物,可利用器材抽屉26内的消毒装置等进行处理,或是投入到回收箱6内,比用密封塞27塞进,带回处理室进行更加安全高效的处理,以防止细菌等的污染。

在利用试管等装置时,放置时,可将试管斜靠在提手28的凹槽29内,然后底端插入到定位槽30内,完成对试管的放置,凹槽29与定位槽30可倾斜对应,能够防止试管的倾倒。提手28也方便于进行携带。

每个培养基9的位置可对应两个压簧10,使压簧10产生的推力更加平衡稳定。所需要的密封连接或是自身结构决定需要密封的,其密封手段和装置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手段。恒温箱2为常规现有装置,且在对比文件中得到了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进行选择安装使用,以满足使用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