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迁移试验用细胞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5795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迁移试验用细胞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迁移试验用细胞培养装置,属于微生物培养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细胞迁移(cell migration)也称为细胞爬行、细胞移动或细胞运动,是指细胞在接收到迁移信号或感受到某些物质的梯度后而产生的移动。细胞迁移为细胞头部伪足的延伸、新的黏附建立、细胞体尾部收缩在时空上的交替过程。细胞迁移是正常细胞的基本功能之一,是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生理过程,也是活细胞普遍存在的一种运动形式。胚胎发育、血管生成、伤口愈合、免疫反应、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癌症转移等过程中都涉及细胞迁移。

现有技术中迁移小室中的过滤膜难更换,难以操作,更换过程中容易损坏过滤膜,安装完成之后也难保证过滤膜与迁移小室环形侧面之间的密封性能,现有技术中细胞培养板都是单独存在,实验培养多组细胞时所占空间过大,现有技术中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培养板都是移动显微镜载物台,操作时难以控制,不利于对比观察,所以急需一种迁移试验用细胞培养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迁移试验用细胞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迁移试验用细胞培养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迁移小室、培养架以及显微镜观察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细胞培养板底座、玻璃上盖、导流孔、板孔、收集槽、隔离板以及滑块,所述细胞培养板底座通过滑块安装在培养架底座内,所述玻璃上盖安装在细胞培养板底座上端面,所述细胞培养板底座上设有板孔,所述收集槽设置在板孔和细胞培养板底座中间位置,所述导流孔设置在板孔上,所述收集槽通过导流孔与板孔连通,所述隔离板设在两个收集槽中间位置,所述滑块设置在细胞培养板底座左端面和右端面下侧,所述迁移小室安装在板孔上端面,所述迁移小室包括卡托、定位玻璃罩、过滤膜定位环、过滤膜、玻璃通孔圆环以及刻度标线,所述卡托装配在板孔上端面,所述定位玻璃罩安装在卡托下端面,所述过滤膜定位环设置在迁移小室环形侧面底端,所述过滤膜安装在过滤膜定位环上端面,所述玻璃通孔圆环安装在过滤膜上端面,所述刻度标线设置在迁移小室环形侧面,所述培养架安装在细胞培养板底座外侧,所述培养架包括培养架底座、滑槽、玻璃板以及玻璃盖,所述滑槽设置在培养架底座内左端面和右端面上,所述玻璃板安装在培养架内璧左右端面上,所述玻璃盖安装在培养架底座上端面,所述显微镜观察机构安装在培养架右端面底部,所述显微镜观察机构包括观察架底座、玻璃挡板、环形把手以及滑槽,所述观察架底座安装在培养架右端面底部,所述玻璃挡板安装在观察架底座内部,所述环形把手安装在玻璃挡板前端面,所述滑槽设置在观察架底座内前段面和后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卡托和板孔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玻璃罩横截面呈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设有三组,三组所述滑槽等距设置在培养架底座内左端面和右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板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玻璃板分别设置在两组细胞培养板底座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挡板为可抽取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迁移试验用细胞培养装置,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卡托、定位玻璃罩、过滤膜定位环、过滤膜、玻璃通孔圆环以及刻度标线,该设计实现了过滤膜更换方便,安装过后密封性能好的功能,解决了原有装置过滤膜更换困难,容易破损,密封性差的问题。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培养架底座、滑槽、玻璃板以及玻璃盖,该设计实现了同时安全培养多组细胞且所占空间小的功能,解决了原有单独培养耗费实验空间的问题。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观察架底座、玻璃挡板、环形把手以及滑槽,该设计实现了观察时对比明确,寻找观测位置方便的功能,解决了原有观察时移动载物台不准确,难以控制的问题。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密封圈,该设计实现了迁移小室与板孔连接的密封,因定位玻璃罩横截面呈圆形,该设计实现了迁移小室与板孔连接的稳固性,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滑槽,该设计实现了同时多组进行细胞培养,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玻璃板,该设计实现了细胞培养板之间无污染的功能,因玻璃挡板为可抽取结构,该设计实现了玻璃挡板可拆卸功能,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迁移试验用细胞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迁移试验用细胞培养装置中迁移小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迁移试验用细胞培养装置中培养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迁移试验用细胞培养装置中显微镜观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细胞培养板底座、2-迁移小室、3-培养架、4-显微镜观察卡板、5-玻璃上盖、6-导流孔、7-板孔、8-收集槽、9-隔离板、10-滑块、21-卡托、22-定位玻璃罩、23-过滤膜定位环、24-过滤膜、25-玻璃通孔圆环、26-刻度标线、31-培养架底座、32-滑槽、33-玻璃板、34-玻璃盖、41-观察架底座、42-玻璃挡板、43-环形把手、44-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端、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迁移试验用细胞培养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迁移小室2、培养架3以及显微镜观察机构4,装置主体包括细胞培养板底座1、玻璃上盖5、导流孔6、板孔7、收集槽8、隔离板9以及滑块10,细胞培养板底座1通过滑块10安装在培养架底座31内,玻璃上盖5安装在细胞培养板底座1上端面,细胞培养板底座1上设有板孔7,收集槽8设置在板孔7和细胞培养板底座1中间位置,导流孔6设置在板孔7上,收集槽8通过导流孔6与板孔7连通,隔离板9设在两个收集槽8中间位置,滑块10设置在细胞培养板底座1左端面和右端面下侧。

迁移小室2安装在板孔7上端面,迁移小室2包括卡托21、定位玻璃罩22、过滤膜定位环23、过滤膜24、玻璃通孔圆环25以及刻度标线26,卡托21装配在板孔7上端面,定位玻璃罩22安装在卡托21下端面,过滤膜24定位环23设置在迁移小室2环形侧面底端,过滤膜24安装在过滤膜定位环23上端面,玻璃通孔圆环25安装在过滤膜24上端面,刻度标线26设置在迁移小室2环形侧面,该设计实现了过滤膜24更换方便,安装过后密封性能好的功能。

培养架3安装在细胞培养板底座1外侧,培养架3包括培养架底座31、滑槽32、玻璃板33以及玻璃盖34,滑槽32设置在培养架底座31内左端面和右端面上,玻璃板33安装在培养架底座31内左右端面上,玻璃盖34安装在培养架底座31上端面,该设计实现了同时安全培养多组细胞且所占空间小的功能。

显微镜观察机构4安装在培养架3右端面底部,显微镜观察机构4包括观察架底座41、玻璃挡板42、环形把手43以及滑槽44,观察架底座41安装在培养架3右侧面底部,玻璃挡板42安装在观察架底座41内部,环形把手43安装在玻璃挡板42前端面,滑槽44设置在观察架底座41内前段面和后端面上,该设计提供了观察时对比明确,寻找观测位置方便的功能。

卡托21和板孔7连接处设有密封圈,定位玻璃罩22横截面呈圆形,滑槽32设有三组,三组滑槽32等距设置在培养架3内左端面和右端面上,玻璃板33设有两组,两组玻璃板33分别设置在两组细胞培养板底座1中间位置,玻璃挡板42为可抽取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实验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当实验人员使用时,用镊子夹起通孔玻璃圆环25,将过滤膜24放置到过滤膜定位环23上端面,再将通孔玻璃圆环25放置在过滤膜24上端面,固定好过滤膜24,将迁移小室2安装在到板孔7上端面,将定位玻璃罩22与板孔7侧壁贴合完成固定,该设计实现了过滤膜24更换方便,安装过后密封性能好的功能,迁移小室2内培养液不会漏入板孔7中。

实验人员使用时,将三组正在进行细胞迁移的细胞培养板底座1,通过滑块10在滑槽32内滑动安装在培养架3内,每组之间设有玻璃板33隔开,盖上玻璃盖34进行实验,该设计实现了同时安全培养多组细胞且所占空间小的功能。

当实验人员使用时,将迁移实验完成的细胞培养板底座1通过滑块10在滑槽32内向前滑动取出,将细胞培养板底座1安装在观察架底座41内,再通过滑块10在滑槽44内向左滑动,使细胞培养板底座1左端紧贴第一块玻璃挡板42,将观察架底座41放入显微镜载物台进行观察,观察第二个板孔7时,通过环形把手43抽出第一块玻璃挡板42,滑动细胞培养板底座1,使细胞培养板底座1左端紧贴第二块玻璃挡板42,进行观察,观察第三个板孔7时,通过环形把手43抽出第二块玻璃挡板42,滑动细胞培养板底座1,使细胞培养板底座1左端紧贴第三块玻璃挡板42,进行观察,该设计实现了观察时对比明确,寻找观测位置方便的功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