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干细胞培养垒盘系统用培养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6771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干细胞培养垒盘系统用培养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物干细胞培养垒盘系统用培养盘。



背景技术:

目前,植物干细胞在培养的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大量的培养盘对干细胞进行培养,以获取大量的实验数据。培养盘中植物干细胞设置完成后,需要对培养盘进行整理和包装,以便完成对实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然而传统的整理和包装方式多采用人工手动进行,但是整理过程繁琐,直接浪费了大量的整理时间,影响实验进度,且在整理过程中极易出现人为失误,造成培养盘的损坏,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在使用自动垒盘系统进行垒盘时,需要一种能够稳定堆叠,且相互之间能够平稳堆放,同时又便于拿取的培养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干细胞培养垒盘系统用培养盘,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植物干细胞培养垒盘系统用培养盘,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四周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的四周设置有盘沿,所述盘沿的表面一侧开有定位孔,所述盘沿的底端与垫板的外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底盘的一侧靠近垫板的一端开有排气孔,所述盘沿的底端与底盘的外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堆叠筋条。

进一步地,所述盘沿的长度为480mm,所述盘沿宽度为15mm,所述盘沿的厚度为4mm。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共设置有两个,且所述定位孔关于盘沿中心镜像分布,所述定位孔的内径为2.5mm,所述定位孔的间距为50mm。

进一步地,所述堆叠筋条的底端与底盘的底端相距10mm,所述堆叠筋条共设置有8个,所述堆叠筋条平均分布在盘沿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加强筋的等间距分布,所述加强筋的间距为100mm。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所述底盘为方形结构,所述底盘的内径为438mm。

进一步地,所述垫板为宽度5mm深度10mm的台阶类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本装置通过设置有加强筋,提高了盘沿的稳定性,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通过设置有堆叠筋条,使处于上层的堆叠筋条靠在下层的盘沿上,提高了堆叠稳定性,通过设置有垫板,在堆叠过程中垫板与底盘底部接触,提高了堆叠稳定性,防止倒塌,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廉,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盘;2、盘沿;3、垫板;4、定位孔;5、加强筋;6、排气孔;7、堆叠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植物干细胞培养垒盘系统用培养盘,包括底盘1,所述底盘1的四周设置有垫板3,所述垫板3的四周设置有盘沿2,所述盘沿2的表面一侧开有定位孔4,所述盘沿2的底端与垫板3的外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5,所述底盘1的一侧靠近垫板3的一端开有排气孔6,所述盘沿2的底端与底盘1的外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堆叠筋条7。

其中,所述盘沿2的长度为480mm,所述盘沿2宽度为15mm,所述盘沿2的厚度为4mm。

其中,所述定位孔4共设置有两个,且所述定位孔4关于盘沿2中心镜像分布,所述定位孔4的内径为2.5mm,所述定位孔4的间距为50mm。

其中,所述堆叠筋条7的底端与底盘1的底端相距10mm,所述堆叠筋条7共设置有8个,所述堆叠筋条7平均分布在盘沿2两端。

其中,所述加强筋5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加强筋5的等间距分布,所述加强筋5的间距为100mm。

其中,所述底盘1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所述底盘1为方形结构,所述底盘1的内径为438mm。

其中,所述垫板3为宽度5mm深度10mm的台阶类构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植物干细胞培养垒盘系统用培养盘,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利用吸盘吸住底盘1内部将其移动并放置在指定的位置,接下来,吸盘继续吸住另外一个培养盘的底盘1,并将底盘1的底端落在前一个培养盘的垫板3上,同时后一个培养盘的堆叠筋条7落在前一个培养盘的盘沿2上,减轻垫板3和盘沿2上的压力,形成一个稳定的堆叠结构,同时排气孔6能保持两个培养盘直接堆叠时产生的密闭空间的压力随时保持与外界一致,便于后期取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