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菌培养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7668发布日期:2018-06-30 09:07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细菌培养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细菌培养是一种用人工方法使细菌生长繁殖的技术。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数量大,种类多,它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成为致病的原因。大多数细菌可用人工方法培养,即将其接种于培养基上,使其生长繁殖。培养出来的细菌用于研究、鉴定和应用。细菌培养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随着生物医学的飞速发展,细菌培养箱在生物学领域内被广泛使用,但环境因素对细菌的培养影响很大,每一种细菌对培养环境的要求都不同,稍有变化便很容易导致培养失败,给实验和研究等工作带来很多阻碍。目前在现实生活时,没有便于使用的细菌培养装置,在需要细菌培养时,通常采用传统细菌培养装置,难以有效便利的调控细菌培养环境,影响细菌培养效果。

就目前而言,因为针对细菌培养的实验装置少之又少,大多数的细菌培养的都是人为大量繁殖,所繁殖的细菌大多数也只是有益菌,而每种有益菌都是经过实验室培养,分析研究才被人利用起来的,所以针对细菌培养的实验装置对细菌的培养和研究有重大的意义,目前实验室大多数培养装置只是针对某一种细菌特有装置进行培养,很少有可以通用性高的实验装置,每次改变变量种类时都需要重新设置装置,而且在改变变量和控制变量上不够精细化,对变量对细菌的影响不能做到及时记录,及时观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用性高、变量控制精确、方便的细菌培养实验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细菌培养实验装置,包括箱体、气压装置、水暖装置、光照装置、供气装置、湿度控制装置;

所述箱体包括电源线、控制器、显示器、前侧板、显微镜,所述显示器倾斜固定在箱体顶部的后侧棱上,所述控制器设在箱体的上底面后部且与显示器电性连接,所述显微镜贯穿在箱体顶部中心位置,所述前侧板与箱体前侧面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电源线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水暖装置包括盛水槽、加热板、温度传感器,所述盛水槽设在箱体的底部且盛水槽的左端凸出于箱体,所述加热板固定在盛水槽的中央,所述温度传感器设在箱体左侧内壁的上方;所述气压装置包括进气口、出气口、气泵、抽风机、气压传感器,所述进气口设在箱体右侧壁的上方,所述出气口设在进气口的后方,所述气泵位于箱体的右侧外壁下方且通过管道与进气口相通,所述抽风机固定在箱体右侧外壁且通过管道与出气口相通,所述气压传感器固定在箱体的左侧内壁且位于温度传感器的下方;所述供气装置包括氧气进口、电子阀一、氧气瓶、电子阀二、二氧化碳瓶、氧含量检测器、二氧化碳含量检测器、二氧化碳进口,所述氧气进口设在进气口的后方,所述二氧化碳进口设在氧气进口的后方,所述电子阀一设在氧气进口处,所述电子阀二设在二氧化碳进口处,所述氧气瓶固定在箱体右侧外壁下方,所述二氧化碳瓶固定在箱体右侧外壁下方,二氧化碳瓶通过管道与二氧化碳进口相通,所述氧含量检测器设在温度传感器的后方,所述二氧化碳含量检测器设在氧含量检测器的下方,所述光照装置包括LED灯带、光照传感器,所述LED灯带呈环形且设在箱体的内顶部,所述光照传感器设在氧含量检测器的后方;所述湿度控制装置包括喷雾头、水泵、湿度传感器,所述喷雾头设在箱体内顶部的前侧,所述水泵设在盛水槽内底部右侧,且通过管道与喷雾头相通,所述湿度传感器设在二氧化碳含量检测器的后方,所述控制器与电子阀一、电子阀二、LED灯带、加热板、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水泵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侧板的内侧边缘设有密封圈,保证箱体内部的环境不受外接干扰,防止有害的细菌在实验的过程中扩散。

进一步地,所述前侧板的顶部设有电磁锁,所述电磁锁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电磁锁的设置方便又快捷,而且能够使密封圈的密封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盛水槽的左端设有矩形注水口,通过注水口对盛水槽进行注水。

进一步地,所述注水口的上端设有滑盖,所述滑盖与注水口滑动式连接,在装置未使用的状态下可以关闭滑盖,防止落尘,在装置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盛水槽内的水温手动调节滑盖开口大小,防止过多热量流失。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器为触屏式显示器,用户通过触屏式显示器调节实验变量。

更进一步地,所述盛水槽的左下方设有出水口,在装置使用结束后通过打开出水口,排出盛水槽内的水。

本发明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电源线连接在220V交流电源上;

S2:将所要培养的细菌放在培养皿中,然后放置在箱体中,与显微镜保持在同一轴线上;

S3:根据实验所要控制的变量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可通过显示器调节箱体内部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氧含量、二氧化碳含量、气压,进而探究各变量对细菌的影响;光照强度调节方法:通过显示器调节LED灯带的明暗程度;温度调节方法:通过显示器控制加热板加热盛水槽内的水;氧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的调节方法:通过显示器控制氧气瓶和二氧化碳瓶向箱体内部注入氧气或二氧化碳;气压调节方法:通过气泵注入空气提升气压,由气压传感器监测气压,抽风机降低气压;湿度调节方法:通过喷雾头提高箱体内湿度,再由湿度传感器实时反馈数据到显示器;

S4: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在结合显示器上所调节的变量,对细菌的培养条件进行分析;

S5:实验结束,取出培养皿,断开电源,打开出水口,放空盛水槽内的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箱体内部空间与外界密封,实验环境不受外界环境影响,适应于多种菌种,可有效防止有害菌在培养过程中向外部环境扩散,本发明可以在不更换装置的情况下对多种变量进行调节,可在细菌培养过程中改变变量的同时对细菌进行观察记录,对变量的改变程度可通过显示器精确调节,更换变量种类时无需更换装置,比起同类装置,实验数据更准确,实验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体、2-气压装置、3-水暖装置、4-光照装置、5-供气装置、6-湿度装置、11-电源线、12-控制器、13-显示器、14-前侧板、15-显微镜、31-盛水槽、32-加热板、33-注水口、34-温度传感器、21-进气口、22-出气口、23-气泵、24-抽风机、25-气压传感器、51-氧气进口、52-电子阀一、53-氧气瓶、54-电子阀二、55-二氧化碳瓶、56-氧含量检测器、57-二氧化碳含量检测器、58-二氧化碳进口、41-LED灯带、42-光照传感器、61-喷雾头、62-水泵、63-温度传感器、141-密封圈、142-电磁锁、311-出水口、331-滑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理解,下面结合图1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附图1所示,一种细菌培养实验装置,包括箱体1、气压装置2、水暖装置3、光照装置4、供气装置5、湿度控制装置6;

箱体1包括电源线11、控制器12、显示器13、前侧板14、显微镜15,显示器13倾斜固定在箱体1顶部的后侧棱上,显示器13为触屏式显示器,用户通过触屏式显示器调节实验变量,控制器12设在箱体1的上底面后部且与显示器13电性连接,显微镜15贯穿在箱体1顶部中心位置,前侧板14与箱体1前侧面通过铰链连接,前侧板14的内侧边缘设有密封圈141,保证箱体内部的环境不受外接干扰,防止有害的细菌在实验的过程中扩散,前侧板14的顶部设有电磁锁142,电磁锁142与控制器12电性连接,电磁锁142的设置方便又快捷,而且能够使密封圈的密封效果更好,电源线11与控制器12相连;水暖装置3包括盛水槽31、加热板32、温度传感器34,盛水槽31设在箱体1的底部且盛水槽31的左端凸出于箱体1,盛水槽31的左下方设有出水口311,在装置使用结束后通过打开出水口,排出盛水槽内的水,盛水槽31的左端设有矩形注水口33,通过注水口对盛水槽进行注水,注水口33的上端设有滑盖331,滑盖331与注水口33滑动式连接,在装置未使用的状态下可以关闭滑盖,防止落尘,在装置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盛水槽内的水温手动调节滑盖开口大小,防止过多热量流失,盛水槽31的左下方设有出水口311,在装置使用结束后通过打开出水口,排出盛水槽内的水加热板32固定在盛水槽31的中央,温度传感器34设在箱体1左侧内壁的上方;气压装置2包括进气口21、出气口22、气泵23、抽风机24、气压传感器25,进气口21设在箱体1右侧壁的上方,出气口22设在进气口21的后方,气泵23位于箱体1的右侧外壁下方且通过管道与进气口21相通,抽风机24固定在箱体1右侧外壁且通过管道与出气口22相通,气压传感器25固定在箱体1的左侧内壁且位于温度传感器34的下方;供气装置5包括氧气进口51、电子阀一52、氧气瓶53、电子阀二54、二氧化碳瓶55、氧含量检测器56、二氧化碳含量检测器57、二氧化碳进口58,氧气进口51设在进气口21的后方,二氧化碳进口58设在氧气进口51的后方,电子阀一52设在氧气进口51处,电子阀二54设在二氧化碳进口58处,氧气瓶53固定在箱体1右侧外壁下方,二氧化碳瓶55固定在箱体1右侧外壁下方,二氧化碳瓶55通过管道与二氧化碳进口58相通,氧含量检测器56设在温度传感器34的后方,二氧化碳含量检测器57设在氧含量检测器56的下方,光照装置4包括LED灯带41、光照传感器42,LED灯带41呈环形且设在箱体1的内顶部,光照传感器42设在氧含量检测器56的后方;湿度控制装置6包括喷雾头61、水泵62、湿度传感器63,喷雾头61设在箱体1内顶部的前侧,水泵62设在盛水槽31内底部右侧,且通过管道与喷雾头61相通,湿度传感器63设在二氧化碳含量检测器57的后方,控制器12与电子阀一52、电子阀二54、LED灯带41、加热板32、温度传感器34、气压传感器25、光照传感器42、湿度传感器63、水泵62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电源线11连接在220V交流电源上;

S2:将所要培养的细菌放在培养皿中,然后放置在箱体1中,与显微镜15保持在同一轴线上;

S3:根据实验所要控制的变量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可通过显示器13调节箱体1内部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氧含量、二氧化碳含量、气压,进而探究各变量对细菌的影响;光照强度调节方法:通过显示器13调节LED灯带41的明暗程度;温度调节方法:通过显示器13控制加热板32加热盛水槽31内的水;氧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的调节方法:通过显示器13控制氧气瓶53和二氧化碳瓶55向箱体内部注入氧气或二氧化碳;气压调节方法:通过气泵23注入空气提升气压,由气压传感器25监测气压,抽风机24降低气压;湿度调节方法:通过喷雾头61提高箱体1内湿度,再由湿度传感器63实时反馈数据到显示器;

S4:通过显微镜15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在结合显示器13上所调节的变量,对细菌的培养条件进行分析;

S5:实验结束,取出培养皿,断开电源,打开出水口311,放空盛水槽31内的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