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变色金属光泽膜及包括该金属光泽膜的汽车饰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8460发布日期:2019-08-16 22:41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双重变色金属光泽膜及包括该金属光泽膜的汽车饰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重变色金属光泽膜及包括该金属光泽膜的汽车饰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色膜往往变色效果单一、结构稳定性和平整性差、视觉冲击感较弱,可运用的领域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重变色金属光泽膜及包括该金属光泽膜的汽车饰件,能实现双重变色,能实现双重变色,具有多层次化的变色效果,并且结构稳定、表面平整,同时还带有金属光泽,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适用于更多领域产品的修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重变色金属光泽膜,包括载体层,所述载体层上依次设有第一反射层、第一变色层和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一变色层和第二反射层之间还设有第二变色层,所述第一变色层与所述第一反射层和第二反射层共同构成第一光学谐振腔,所述第二变色层与所述第一反射层、第二变色层和第二反射层共同构成第二光学谐振腔,光线通过所述第一变色层和第二变色层进行反射和位置偏移,从而产生双重变色。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变色层包括透明涂料部和空隙部,所述第二变色层由所述透明涂料部和空隙部依次交替设置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涂料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空隙部的宽度,所述透明涂料部反射长波长光谱,所述空隙部反射短波长光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变色层均由透明涂料制成,所述透明涂料为合成树脂涂料。

进一步地,所述合成树脂涂料选自包括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和氨基树脂。

进一步地,所述载体层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透明材料包括PET和PC。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射层沉积在所述载体层上,所述第二发射层沉积在所述第二变色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反射层均由反光材料制成,所述反光材料包括铝和铬。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材料为铬,所述第一反射层和第二反射层分别通过沉积法设置在载体层和第二变色层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饰件,其包括所述的双重变色金属光泽膜。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饰件选择包括汽车后视镜、汽车灯饰或汽车油箱盖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双重变色金属光泽膜通过依次设置载体层、第一反射层、第一变色层以及第二反射层,并在第一变色层和第二反射层之间设有第二变色层,并使第一变色层与第一反射层和第二反射层共同构成第一光学谐振腔,第二变色层与第一反射层、第二变色层和第二反射层共同构成第二光学谐振腔,光线通过第一变色层和第二变色层进行反射和位置偏移,从而产生双重变色。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汽车饰件,其包括所述的双重变色金属光泽膜。

并且,第二变色层由透明涂料部和空隙部依次交替设置形成,透明涂料部和空隙部分别用于呈现两种变色效果,涂料部形成的第二光学谐振腔用于呈现较长光谱色及其色移效果,空隙部形成的第一光学谐振腔用于呈现较短光谱色及其色移效果,从而实现双重变色。

同时,该双重变色金属光泽膜的载体层、第一变色层以及第二变色层都为透明结构,第二反射层和第二反射层都为反光材料成膜层,其中,反光材料可为铝、铬等金属,使该双重变色金属光泽膜具有金属光泽。

故,该双重变色金属光泽膜能实现双重变色,具有多层次化的变色效果,并且结构稳定、表面平整,同时还带有金属光泽,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适用于更多领域产品的修饰。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的双重变色金属光泽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的双重变色金属光泽膜自下而上依次包括载体层1、第一反射层2、第一变色层3以及第二反射层5。第一变色层3和第二反射层5之间还设有第二变色层4,该第二变色层4上形成有空隙部41和透明涂料部42,且透明涂料部42的宽度大于空隙部41的宽度。所述第二变色层4由空隙部41和透明涂料部42依次交替设置形成。

其中,载体层1、第一变色层3以及第二变色层4都为透明材料,可实现较为明显的色彩变化,保证其变色效果。由于第一变色层3为透明涂料形成的薄膜层,因此与第一反射层2和第二反射层5构成第一光学谐振腔(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能反射特定颜色波长。当改变观察角度时,谐振腔的反射光谱位置发生偏移,使反射光颜色发生变化,膜面呈现变色效果,例如:金变绿、绿变蓝等。又由于第二变色层4为透明涂料局部涂布形成,其与第一反射层2、第一变色层3以及第二反射层5构成第二光学谐振腔(法布里-珀罗谐振腔),其中,空隙部41形成的较窄的光学谐振腔能反射短波长的光谱;透明涂料部42形成的较宽的光学谐振腔能反射长波长光谱。当从不同角度观察时,膜面颜色会发现变化,例如:粉变绿、绿变紫等。这两种变色层形成的法布里-珀罗谐振腔组合使本实用新型的变色膜实现双重变色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载体层1为由透明材料PET形成的薄膜层,所述第一变色层3和第二变色层4都由丙烯酸树脂形成,所述第一反射层2和第二反射层5都为由反光材料金属铬形成的薄膜层,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变色膜具有金属光泽。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载体层1还可由PC等其他透明材料形成,反射层还可由金属铝等其他反光材料形成,变色层还可由聚氨酯树脂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该双重变色金属光泽膜先在载体层1上通过沉积法设置铬层,即第一反射层2,再在其表面满版涂布涂料并固化形成第一变色层3。然后在第一变色层3上通过雕花辊(雕花可为字符、图形或两者组合)卷对卷局部涂布涂料并固化形成第二变色层4。最后在第二变色层4上通过沉积法设置铬层,即第二反射层5,从而制得本实用新型的双重金属光泽膜。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汽车饰件(未图示),其包括所述的双重变色金属光泽膜,所述汽车饰件可选自包括汽车后视镜、汽车灯饰或汽车油箱盖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双重变色金属光泽膜通过依次设置载体层、第一反射层、第一变色层以及第二反射层,并在第一变色层和第二反射层之间设有第二变色层,并使第一变色层与第一反射层和第二反射层共同构成第一光学谐振腔,第二变色层与第一反射层、第二变色层和第二反射层共同构成第二光学谐振腔,光线通过第一变色层和第二变色层进行反射和位置偏移,从而产生双重变色。并且,第二变色层由透明涂料部和空隙部依次交替设置形成,透明涂料部和空隙部分别用于呈现两种变色效果,涂料部形成的第二光学谐振腔用于呈现较长光谱色及其色移效果,空隙部形成的第一光学谐振腔用于呈现较短光谱色及其色移效果,从而实现双重变色。同时,该双重变色金属光泽膜的载体层、第一变色层以及第二变色层都为透明结构,第二反射层和第二反射层都为反光材料成膜层,其中,反光材料可为铝、铬等金属,使该双重变色金属光泽膜具有金属光泽。故,该双重变色金属光泽膜能实现双重变色,具有多层次化的变色效果,并且结构稳定、表面平整,同时还带有金属光泽,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适用于更多领域产品的修饰。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汽车饰件,其包括所述的双重变色金属光泽膜,通过采用该双重变色金属光泽膜,可以使该汽车饰件具有较佳的变色效果,使产品更美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